硬邦邦带大梁皮卡,舒适能装承载式,你选谁?

说起皮卡,咱们大多数人脑海里立刻就会浮现出一个固定的画面:一个又高又大、方头方脑的铁家伙,跑在路上感觉整个车身都硬邦邦的,尤其坐在后排,过个坑洼路面,感觉人都能被颠得飞起来。

这确实是传统带大梁皮卡给我们留下的最深刻印象,它就像一个任劳任怨的“糙汉子”,能干重活,但要说舒服,那基本跟它没什么关系。

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市场上悄悄出现了一种“新品种”,它开起来的感觉和我们家里常开的城市SUV差不多,非常舒服,也能拉不少东西,最关键的是,它的价格可能比你想象的要便宜得多,这会不会让你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这种“新品种”就是承载式车身的皮卡。

硬邦邦带大梁皮卡,舒适能装承载式,你选谁?-有驾

很多人一听到“承载式”这三个字,心里可能就开始犯嘀咕了:皮卡车要是没了那根粗壮的大梁,那还能叫皮卡吗?

那不就成了一个样子货,中看不中用?

真要拉点重东西,车身会不会散架?

这些疑问都很正常,毕竟我们对皮卡的认知已经根深蒂固了。

今天咱们就花点时间,把这个事儿从头到尾好好捋一捋,看看这种没有大梁的承载式皮卡,到底是个不切实际的怪胎,还是未来很多人会抢着买的香饽饽。

首先,咱们得聊聊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就是钱。

不管买什么车,价格永远是绕不开的坎。

硬邦邦带大梁皮卡,舒适能装承载式,你选谁?-有驾

承载式皮卡能走进我们的视野,最大的一个优势就是它真的很便宜。

那它为什么能做到便宜呢?

其实秘密很简单,就是因为它和我们路上最常见的那些城市SUV是“一家人”,用的很多东西都是一样的。

你可以这么理解,一个汽车厂家花了大价钱开发了一套非常成功的SUV生产平台,就像盖房子打好了一个万能的地基。

用这个地基造出来的SUV卖得特别火,一年能卖几十万辆。

这时候厂家就想了,我能不能在这个现成的地基上,稍微变通一下,把后半部分的车顶和后备箱去掉,换成一个敞开的货斗,这样不就成了一台皮卡了吗?

这样做的好处简直太明显了。

硬邦邦带大梁皮卡,舒适能装承载式,你选谁?-有驾

开发新车的成本,早就被那几十万辆SUV的销量给分摊得差不多了;生产线上用的发动机、变速箱、车轮悬挂,甚至车里的方向盘、座椅、中控大屏,都和那款SUV一模一样,因为采购量巨大,所以每个零件的成本都能压到最低。

这就像你家楼下的饭馆,炒宫保鸡丁的鸡丁、黄瓜、胡萝卜,顺手也能做个酱爆鸡丁,原料都是大批量进的,成本自然就低了。

咱们看几个实际的例子就更清楚了。

比如最近挺有话题性的雷达皮卡,不管是插电混动的还是纯电动的,它都是吉利汽车SEA浩瀚架构这个大平台出来的。

这个平台可不简单,像极氪、银河这些热门车,都是它的“兄弟姐妹”,价格从十几万到五十多万都有。

但是你看雷达皮卡,大部分车型的价格都定在了二十万以内,和它那些同平台的兄弟比起来,实惠了不是一点半点。

它用的就是和轿车、SUV一样的车身结构,加上能和自家很多车型通用的动力系统,价格想不亲民都难。

硬邦邦带大梁皮卡,舒适能装承载式,你选谁?-有驾

更早些时候,中国重汽VGV也干过类似的事,他们有一款叫U75 PLUS的SUV,起步价是11.79万,然后他们用同一个平台造了一款叫VX7的皮卡,你猜卖多少?

起步价11.28万,比SUV还便宜。

所以说,如果像比亚迪这样的大厂,也用它卖得最好的宋系列SUV平台,装上那套省油省得厉害的DM-i混动系统,造一台承载式皮卡,那价格很有可能就直接下探到十万块钱左右。

到了那个时候,对于那些既想拉货又想家用的普通老百姓来说,吸引力可就太大了。

说完了价格,咱们再来聊聊开起来和坐起来的感受,这一点上的差别可以说是天翻地覆。

坐过传统带大梁皮卡的人都知道,那滋味不好受。

为啥呢?

硬邦邦带大梁皮卡,舒适能装承载式,你选谁?-有驾

因为它的结构天生就是为了干重活设计的。

它有一副独立、非常结实的梯形车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梁”,车身是固定在这副架子上的。

为了能承受一两吨的货物,它的后轮悬挂结构非常简单粗暴,通常就是一根硬邦邦的整体桥,再配上几片厚重的钢板弹簧。

这套东西就像一个专业的举重运动员,力气是真大,但你让他去跳个舞,那可就太为难他了。

而且这套悬挂本身就很重,在车轮上下跳动的时候反应很慢,所以路面上一点小颠簸都会毫无保留地传到车里来,让人感觉特别颠。

而承载式皮卡就不一样了,它没有那副独立的大梁,整个车身本身就是一个整体的承力结构,就像我们现在住的楼房一样,钢筋骨架和墙体是一体的。

它的底盘结构基本上就是从同平台的SUV那里原封不动搬过来的,前后轮都是独立悬挂。

硬邦邦带大梁皮卡,舒适能装承载式,你选谁?-有驾

这就好比让举重运动员改行去练体操了,每个车轮都能自己独立地处理来自路面的冲击,不会互相干扰。

这样一来,车子开起来就平稳多了,过个减速带也不会有那种要起飞的感觉,舒适性自然就向SUV看齐了。

这时候肯定有人会问,舒服是舒服了,但它毕竟是台皮卡,不能拉货那不就是个样子货吗?

其实这个观念也需要更新一下了。

现在的汽车制造技术进步太快了,各种高强度、超高强度的钢材应用得非常普遍。

承载式皮卡的工程师们只要在车身的关键承重部位,比如底盘纵梁、B柱这些地方用上足够好的材料,把结构设计得更牢固,它的承载能力完全可以满足绝大多数人的使用需求。

如果你还是不信,可以想想我们满大街跑的那些小货车,比如金杯、五菱之类的面包车,它们也都没有大梁,不照样拉着一车的水果、装修材料跑得欢吗?

硬邦邦带大梁皮卡,舒适能装承载式,你选谁?-有驾

它们能干的活,一台设计精良的承载式皮卡只会干得更好。

说了这么多优点,承载式皮卡到底适合什么样的人,用在什么地方呢?

它特别适合那些在城市或者乡镇做点小生意的朋友,平时需要运送一些货物,但又不至于太重,周末呢,又想开着车带上老婆孩子,拉上帐篷烤炉去郊外玩一玩。

对于这些人来说,承载式皮卡简直就是量身定做:既能满足工作的需求,又能提供家用车一样的舒适和便利,一辆车解决了两个问题,性价比非常高。

从适用地区来看,它在那些路况比较好的地方,比如华北平原、东北平原,或者基础设施完善的广大城乡地区,都能大显身手。

当然,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东西,承载式皮卡也有它明显的短板,那就是它真的不适合去玩高强度的越野。

这还是和它的“出身”有关。

硬邦邦带大梁皮卡,舒适能装承载式,你选谁?-有驾

因为它源自城市SUV平台,发动机大多是横着放的,天生就是以前轮驱动为主。

即便有些车型配备了四驱系统,也多半是那种在需要时才把动力分一点给后轮的“智能四驱”,主要还是起个辅助防滑的作用。

但在真正的越野,特别是爬那种又陡又滑的大坡时,车子的重心会向后转移,这时候最需要的是后轮能提供强大而持续的动力。

而这恰恰是传统硬派皮卡的拿手好戏,它们发动机纵置,以后轮驱动为基础,配上能放大扭矩的低速四驱挡,脱困能力要强得多。

最后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甚至可以说是决定生死的问题,就是长相。

之前国内市场也出现过几款承载式皮卡,但都没掀起什么水花,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它们长得太别扭了。

给人的感觉就像是设计师偷懒,直接把一辆SUV从后门往后的部分“一刀切”,然后草率地焊上一个货斗,整个车的比例看起来非常奇怪,缺乏美感。

消费者买车,第一眼的感觉很重要。

你这台皮卡本来就没有大梁,在一些人心里已经有点“名不正言不顺”了,结果外形还搞得这么敷衍,那谁会为你买单呢?

看看国外卖得好的同类车型,比如福特的Maverick,它虽然也是承载式车身,但它从设计图的第一笔开始,就是按照一台皮卡的标准来设计的,车头、车厢和货斗的比例非常协调,看起来就是一台精干帅气的工具车。

所以说,对于想进入这个领域的汽车厂家来说,千万不能再用那种“SUV魔改”的投机取巧的办法了,必须拿出诚意,正儿八经地去设计一款真正好看又好用的承载式皮卡,这样才能真正打开市场,赢得消费者的认可。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