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点不一样的。最近啊,关于问界M9的事挺多的,尤其是那个华为ADS小蓝灯的升级方案。价格7500,真对得起二手车主?我先不评论贵不贵,倒是觉得这个升级背后透露出了不少行业乱象。
我记得去年,问界M9刚出来时,很多车主都对定位挺满意的。豪华感受、硬件配置,当然价格也不便宜。刚买车,想的都是稳扎稳打,要用几年没问题。结果,最近这升级方案一出来,7500的价位刷在眼前。凭心而论,那部分车主会觉得:这不就是在试探我们?价格挺高的,但其实就是供需的博弈。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原厂的小蓝灯其实就是个辅助驾驶状态的提示灯,简单点说,就是车外的小灯泡反映车在辅助驾驶。这个功能其实没啥技术门槛(能看出状态挺方便),但问题在于:消费者理解的空间很有限。很多人还以为升级会带来啥激光雷达加持、功能提升,结果,除了外观调味,实际体验其实没变多,大部分还是看状态灯。
看看同价位的车型,比如理想、小鹏、红旗之类的,硬件其实都挺丰富,甚至部分已经用了激光雷达、毫米波等传感器。这也是为什么我说:问界此举可能是迎合市场心理,想用一个小灯的升级,赚点情绪价值。毕竟,自驾改成L3、L4,光有一个灯是不够的。功能真正变智能,还得硬件、软件双剑合璧。
(这段先按下不表)要说厂商套路也不是新鲜事。之前有人跟我吐槽,问界就是一天到晚拼配置,钱都花到灯泡上。但你知道的,国内市场,车主的心理很复杂——要面子,要配置,还得看得见。反正我就觉得,华为用小蓝灯升个级,硬件没变、成本又没少多少,7500块钱在成本里算不算贵?没细想过,推测可能只是不想让车主觉得白花钱。
当然啦,有综艺效果,也有营销手段。实际体验呢?我车旁边那辆问界M9,车外的小蓝灯亮着,我问开车的朋友:你觉得有用吗?他笑笑说:其实就是个‘样子货’,不过在堵车时,那种‘知道自己在用辅助’的感觉还挺安慰。你说,这算心理安慰吧,还是一种科技虚荣?我觉得还是后者多点。
我还在琢磨,问界为什么不直接把这7500退成赠品或者降价出售呢?似乎是要形成差异化服务。对比坚固的人砍掉,还是在硬件上打软广告。毕竟,车价和维护成本攀升不说,还要面对依赖升级的压力。
这让我想到,除了价格之外,更多车主关心的其实还是未来能不能升级成L3、L4。问界官方也没明说:这个灯能不能帮你升级到更高自动驾驶。我 personally 猜测——没细想过,至少目前光靠一个灯,升级无望。
你问:那是不是未来所有辅助驾驶都要靠灯提示?不一定。之前我见过一辆特斯拉,就只在仪表盘上用不同颜色显示状态,完全不用灯泡。车主呢?惯后觉得其实更直观,反应也快。界面直观、信息清晰,远比灯光更重要。
讲真,问界的做法让我有点费解。是不是在用精神价值来撑起这个价格?堵车时看到旁边的车有蓝灯闪闪,心里暗暗松了口气。那种我还在用智能辅助感觉,比任何硬件都值钱。直到我确认华为的传感器科技升级了,或者未来能提供更硬核的硬件,我也会对真升级保持怀疑。
说了这么多,差点忘了问。你们觉得,花7500元买个灯升级值不值?还是说只是在心理安慰里打转?我有点好奇,因为不同的人心态、用车场景差别很大。有的车主说:这点钱还不如省着用,等法规真到位了,再升级更靠谱。也有人说:其实只要能看出车在主动辅助,就是把安全感塞自己心里。
(这段先按住)补贴政策会不会影响这种微创新?国家对辅助驾驶硬件鼓励补贴,这样的话,7500是不是能变得更实在?抑或,厂商早就想好了办法,把硬件配备和灯光升级挂钩,变成常规操作。实际上,有时候觉得,汽车的技术升级,比起灯泡、传感器,更像是一场心理战。
我去问了个卖修车店的师傅,他说:这灯,干嘛的?有啥用?我笑了。证据啊,就是车在辅助状态。他回应:哎,反正看得见就行,不然谁知道你到底在开辅助。你说,这就是大家的日常了。
最后题外话,我觉得这个小蓝灯的事,还让我想到,车企和供应链之间的关系其实挺微妙。硬件厂商要赚点,做点有感的东西,让车企买账。就像我们生活中买手机,买的不是里面的处理器,而是那块屏幕能不能在开会时亮错过的通知,跟这差不多。
好了,说了这么多,你觉得,小灯是不是一种新型炫耀?还是说,未来智能就靠这些微小的升级?我自己还在想,真正的自动驾驶,还有多远?未来路上,这种虚有其表的升级案,能不能持续搞下去?试问,谁愿意花7500去买个灯泡,不如我自己花点时间钻研一下车里的其他神秘装置。
—以上,就是我对这事的随想、碎碎念。你们呢?觉得7500的灯泡刚需吗?还是市场的象征?我想着,等到以后,能不能只用个手机APP,远程操控灯泡,省一笔。嘿,说不定还真有可能,看着保险公司后续优惠怎么走。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