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车展吉利发新AI座舱,手机全兼容,老车主也能升级

有人说,汽车座舱的革新速度,比新能源电池还刺激——前一秒还在比谁多几个屏幕,转眼间风向一变,AI成了所有人的“心头好”。

成都车展吉利发新AI座舱,手机全兼容,老车主也能升级-有驾

可真要说起哪个品牌把这场智能座舱的牌局搅和得天翻地覆?抱歉,成都车展那一刻,吉利银河M9和它的Flyme Auto 2算是“把把都放大”。

一开车门,人群的目光集体被锁死在那套AI座舱里,没得含糊。

难道是屏幕尺寸翻番?不,是玩法直接跨数代!

仔细扒拉一下,这玩意儿最炸裂的地方还真不是“外壳”有多炫,而是带来了一个汽车圈严肃又“鸡毛蒜皮”的问题——为啥每次换手机都跟“拆家”一样麻烦,安卓对华为,苹果对CarPlay,用户要么被迫拆东补西,要么对着不兼容的接口叹气。

你说现在智能化都2024年了,这“手机党”的尴尬怎么就没人管?

吉利偏不跟大流。

Flyme Auto 2直接无视品牌壁垒,搞定了HiCar、Carlink、Carplay、Flymelink这“四大天王”全兼容。

你是华为党的、果粉,还是安卓小众玩家?一水儿都是亲生的。

导航、音乐、通讯录一气呵成,习惯全都带着走,手机怎么折腾,座舱都能跟上步伐,谁还会纠结又连不上车?这覆盖90%主流手机的适配水平,让平时吐槽“油电不兼容”的科技男都得侧目。

更狠的是,连那些买了些年头的老吉利车主都能顺带升级。

啥概念?那就是不用赌气砸碎自己刚磨合好的“老伙计”,也能吃上最新AI蛋糕,一次OTA就帮你跨越车型年限标签。

不过,Flyme Auto 2这次真的不是“给系统补药”,而是直接把传统玩法砸烂重造。

你说AI座舱,不少品牌也是高喊过,但说实话,有几个是真正摸清了AI的门?大多还停在加点智能语音助手的小打小闹。

吉利这波操作就不同。

人家都不准备搞传统座舱了——没有AI加持的那种,一刀切。

而Flyme Auto 2,底层用AI边缘算力作地基,搭载原生AI OS,场景交互、智能体Eva,能把你的小九九全扒拉明白,想你没想到,还得给你补台阶。

举个栗子,老司机们平时最烦就是开车出汗了、空调风太冲,老式车机顶多机械开关一下;Flyme Auto 2问你“热不热”,你要是随口嘀咕“有点闷”,它不仅能帮你把天窗开一条缝,还会识大体地结合室外温度、车内人数,把风量调到刚好不着凉又不缺氧,主打一个“你一句话,我自个儿脑补半天”。

能琢磨人心思的AI,比你家刚买的空气炸锅还懂你那点小个性——怎么,不服?你去试试老牌那套全流程预设机械逻辑,看能不能挑不出毛病。

最带感的还是对老车主的“宠幸”。

常在车圈混的都懂,很多品牌玩升级那都是挤牙膏,升级一版,换一辆。

吉利这次倒好,只要你原来的车还撑得住AI算力,OTA推送一开——你这老铁皮立马能进阶成人工智能“旗舰机”,果真不甩掉老顾客,谁还舍得说吉利鸡贼?

不少老手都感慨:“这回跟着吉利,走对了!”

这个世道,能做到“不抛弃,不放弃”可不是句笑话,尤其在智能电车这片谁都恨不得你多换一辆的江湖。

成都车展上的银河M9,简直就是吉利自家Flyme Auto 2的“带货主播”。

现场一波花式演示,不管你是用什么手机,插上就是通,刷刷切换还带AI场景联动,一下子把旁边那些还在比屏幕几何的兄弟们比掉一条街。

更让人侧目的,是它试图“斩断”大家对传统座舱的那种依赖。

大家习惯把汽车看作一个出行工具、控制中枢。

成都车展吉利发新AI座舱,手机全兼容,老车主也能升级-有驾

可Flyme Auto 2把它直接塑造成能与你生活节奏同步的“数码好搭子”,你有啥操作需求,它都先一步安排明白。

曾经“智能化=新车新特权”的局限?彻底打破。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要问:“花里胡哨的新技术,真有那么神?”

说实在的,汽车行业从不缺热闹,什么AI助手、智能语音、车机生态,看着都挺厉害,落到日常用,屡屡翻车。

可Flyme Auto 2真有两把刷子在哪?一是彻底不受手机品牌羁绊,二是实打实照顾到“老用户”。

老车在多数人眼中,基本等同于软件升级无望,吉利愣是开了个升级的口子;新体验,老硬件也能试。不骗你,别家品牌有胆子跟着效仿吗?

先不说体验能否绝对完美,单就这个姿态,已经足够拉满好感。

就像那句段子——别人都想让你换新,吉利偏说“我陪你白头偕老”。

成都车展吉利发新AI座舱,手机全兼容,老车主也能升级-有驾

这得多不怕麻烦才敢给每辆旧车都补丁打到最新,说夸张点,是行业的“长期主义”在作妖,也是对粉丝的情感价值充值。

打个比方,你吐槽“科技巨头”每次都把升级权力攥得死死的,可Flyme Auto 2就像疯起来愿意把宇宙钥匙先分你一半。

你想控制,它来配合,你要体验,它包场升级。

自动场景智能体的嵌入,更是配合你各种生活细节,从开车约会,到堵车烤串,一路陪玩还不嫌烦。

而且吉利战略式宣言,以后只发展AI座舱,连“传统座舱”这锅旧饭都懒得翻,彻底宣告一个时代的终结。

智能化,不只是宣传口号,是真的被拉进日常出行的点点滴滴。

想想,以后可能你坐进吉利车里,再也不会被“苹果党”“安卓党”交替殖民,数据、环境、服务,全都归你自己说了算。

这种体验感,是不是比饭堂里抢个窗口都刺激?换句话说,你说它不卷,它自己都受不了。

对了,别忘了最关键一条。

Flyme Auto 2把驾驶舱从一个传统仪表盘,玩成了贴身生活助理。

无缝连接的手机生态,让驾驶和娱乐不再是割裂世界。旁边的副驾驶直接刷歌、路上导航、联动家门口的智能设备,这一套“小而美”的服务集合拳,你说不上哪点最好,但整体用下来,就是舒服。

别忘了吉利发话,这要在越来越多车型铺开,“无AI不座舱”离你“躺”进车里的那天,真的只差一个OTA。

而每个跟风的对家,都在盘算“要不我也ALL IN AI一把?”

格局拉大,玩家重洗。技术的归技术,体验的归体验,这一盘可能还有得玩。

说到底,这波Flyme Auto 2的豁出去,不光是产品升级,更像在给整个行业下一个注脚。

一方面,车企开始不再满足于小修小补,而是直接消灭“兼容焦虑”;另一方面,老用户再也不是收废铁的,能跟着享受最新的数码生活方式。

对很多人来说,买车的意义不就是长久陪伴嘛,有这么个“主品牌”愿意一直供升级包,谁还不动心?

未来这些智能座舱的标准,可能会逐渐向吉利看齐,用户与品牌的关系也会发生微妙的化学变化。

要是别家长期“独裁”不改,智能座舱的天花板还真就被提前定死了。

反观吉利这一遭,无论能不能彻底颠覆智能化进程,但起码今天,用户能尝到升级的甜头。

这个局面,是车企拥抱AI带来的红利,还是科技内卷的又一把火?没人能笃定。

但大佬们都在加速跑,你还真不着急?

你怎么看吉利Flyme Auto 2的这种“技术大方+老用户友好型”操作?算不算把对手都狠狠卷了一把?欢迎你在评论区唠唠,继续整活儿!

本新闻旨在弘扬社会正气,如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及时反馈,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