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重塑行业格局,汽车座椅来到革命时刻……这话听着是不是特正式?
跟新闻稿似的。
但咱今天不玩虚的,聊点实在的。
这汽车座椅吧,以前觉得就是个能坐的地儿,舒不舒服另说,安全第一。
现在可倒好,都快赶上变形金刚了,各种高科技,又是按摩又是零重力,恨不得还能给你沏茶搓背。
2024年,新能源车跟打了鸡血似的,嗖嗖往上涨,直接突破40%渗透率。
这下好了,百年汽车行业格局彻底洗牌。
以前那些燃油车大佬,现在也得跟着学跳舞,不,是学转型。
这电动化、智能化一来,汽车座椅也跟着沾光,升级成了智能生态终端。
你瞅瞅,以前就坐得稳坐得舒服就得了,现在还得科技、舒适、安全三手抓。
座椅巨头们也不再拼价格了,开始卷用户体验和技术整合。
延锋,这家中国企业,以前就是个做木模的小作坊,现在都成全球前15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了,妥妥的励志故事。
他们现在厉害了,整了个“从概念到量产”的一站式解决方案,2024年销售额都超过360亿了!
座椅产量580多万辆份,这数字,听着都让人腿软。
而且人家不光量大,还紧跟潮流,给蔚来、小鹏、理想这些新势力,还有鸿蒙智行这些生态车企提供集成化座舱方案。
延锋的成功可不是天上掉馅饼,人家有真本事。
全球研发网络遍地开花,美国、德国、中国都有他们的技术中心。
研发团队规模也大,一千多号工程师,平均经验都超过十年。
这团队协作效率也高,说是“24小时不间断”创新闭环,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三班倒,反正一年启动240多个整椅开发项目,投产80多个,这效率,杠杠的。
还有,延锋这客户结构也玩得溜,高端品牌和科技车企两手抓。
宝马、奔驰、奥迪这些高端品牌是老朋友了,合作多年,技术标准都往欧洲顶级水平看齐。
同时,也积极拥抱新势力,给鸿蒙智行这些科技车企提供定制化智能座舱解决方案。
这就好比,既能稳住老客户,又能吸引新客户,左右逢源,生意兴隆。
成本控制也是延锋的拿手好戏。
他们搞了个纵向一体化战略,座椅电机都自己生产,成本一下就降下来了,还能保证质量。
这就好比自己种菜自己做饭,既新鲜又实惠。
省下来的钱还能继续投入研发,良性循环,越做越大。
其他巨头也没闲着,李尔和佛吉亚各有各的招。
李尔专注座椅设计,尤其擅长豪华车真皮工艺和运动座椅调校,这就好比老师傅的手艺,精雕细琢。
佛吉亚则整合资源,拓展新能源市场,电子集成方案做得不错,跟延锋的定制化策略互补。
这三家企业,各有千秋,也共同推动了座舱技术向智能化、场景化方向发展。
以前的车,就是个代步工具,座舱功能单一,座椅就是让你坐着的。
现在不一样了,智能座舱兴起,汽车变成移动空间了,出行、娱乐、社交、办公,啥都能干。
延锋在2018年就搞了个零重力座椅,把航天科技搬到汽车上,听着就高级。
不过,传统座椅躺倒了有安全隐患,安全带失效、气囊覆盖不足,想想都后怕。
延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发了Safe Unit座椅集成安全技术,碰撞前座椅自动复位,安全带和气囊也跟着调整,全方位保护乘客安全。
这技术牛啊,据说首款搭载这技术的豪华车型今年就要上市了。
还有个让人头疼的问题,传统座椅滑轨太短,空间利用率低,调节也不够精准。
延锋又搞了个超长行程隐藏式座椅滑轨系统,滑轨长度达到1.2米,地板嵌入式设计,还省空间。
这系统用的是1180MPa超高强度钢,承载力强,还有无刷电机和FOC算法,移动速度快,调节精准,还能一键调节零重力模式。
这技术,已经用在十多款高端车型上了,市场反响不错。
延锋这些年的努力,也得到了认可,拿了不少奖。
2022年,零压座椅拿了铃轩奖金奖;2023年,零压座椅又拿了中国汽车新供应链百强金辑奖,Surflex舒适棉也拿了铃轩奖金奖;2024年,Safe Unit又拿了中国汽车新供应链百强金辑奖和创新技术奖。
这奖状,估计都能贴满一面墙了。
现在汽车座椅行业竞争激烈,不再是拼价格,而是拼价值。
延锋这些技术创新,解决了用户的痛点,也提前布局了未来市场。
他们用全球化视野支持本土化创新,用技术提升价值,让每一张座椅都成为“移动生活”的入口。
未来,谁能把技术转化为用户体验,谁就能称霸市场。
延锋,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他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