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长安,整合优化提速,实现关键一跃

最近咱们身边,特别是关心汽车的朋友们,可能都听到了一个大消息,就是那个我们很熟悉的长安汽车,好像一夜之间搞了个大动作。

今年7月29号,一个叫“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的新名字正式挂牌了,而且一上来就顶着“中央企业”的光环。

这事儿听起来好像就是换了个名字,但你要是真这么想,那就把事情看简单了。

这背后可不是换个招牌那么简单,它更像是一次精心布局的“闪电战”,可能会深刻影响到未来我们买什么车,以及整个中国的汽车行业会怎么走。

百年长安,整合优化提速,实现关键一跃-有驾

这事儿最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地方,就是它的速度。

咱们普通人办事都知道,想办成一件大事,尤其是牵扯到很多部门、很多钱的大事,那流程走下来,没个一年半载根本下不来。

可这次重组呢?

从2月份传出风声说要和其他国有资产一起筹划这事儿,到7月底新公司正式成立,前后加起来还不到六个月。

这可是涉及到上千亿资产、好几个不同背景的股东、还有一堆我们耳熟能详的汽车品牌的大整合啊。

这个效率,快得让那些天天跟资本打交道的金融专家都觉得有点夸张。

这就好比你家小区要整体改造,从贴出通知到所有楼都翻新完毕,还装上了新电梯,一共就花了半个月,你是不是也得惊叹一下这背后强大的组织和执行能力?

百年长安,整合优化提速,实现关键一跃-有驾

所以,这绝不是一次心血来潮的合并,而是一次目标非常明确,决心非常坚定的战略行动。

那么,这个行动的第一个直接结果,就是身份上的巨大变化。

咱们得先弄明白,从一个央企旗下的重点子公司,直接“升级”成一个独立的中央企业,这中间的差别有多大。

打个比方,这就好比你原来是一个大集团里最厉害的部门经理,虽然你手下的团队很能打,业绩也最好,但你要做个重大决定,比如签一个几千万的大合同,还得写报告、层层审批,等集团大老板点头才行。

现在呢,你直接被提拔成了独立公司的总经理,有了自己独立的决策权、用钱的权力和招人的权力。

市场的风向一变,你马上就能调转船头,看到好的合作机会,比如跟华为、宁德时代这样的顶级高手合作,你可以当场拍板,马上就干。

这种自主权,在今天这个竞争激烈到白热化的汽车市场里,简直就是最宝贵的财富。

百年长安,整合优化提速,实现关键一跃-有驾

它意味着,一个好的产品想法,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变成我们能开上路的实车。

咱们再用实打实的数据说话,这可不是空谈。

就看今年上半年,这个新成立的中国长安汽车,整体的营业收入就达到了1469亿元,生产和销售的汽车数量更是高达135.5万辆。

这个数字放在全国的大盘子里是什么概念呢?

全国每卖出10辆车,差不多就有1辆是他们家的。

更亮眼的是两个增长数据:新能源汽车卖了45.2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了将近一半;汽车出口到国外卖了29.9万辆,也比去年同期有增长。

要知道,现在整个汽车市场的大环境并不算特别好,很多品牌都在喊增长困难,日子不好过。

百年长安,整合优化提速,实现关键一跃-有驾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长安汽车还能拿出这样一份“逆势上扬”的成绩单,尤其是新能源这块的增速,远远跑赢了市场平均水平。

这就好比在一场长跑比赛里,大部分选手都开始感觉疲惫、速度放慢的时候,突然有一个选手不但没减速,反而还加速往前冲刺,你说他身后的那些对手,心里能不咯噔一下吗?

他们肯定得连夜回去开会,琢磨自己的产品、价格、服务是不是得再加把劲,因为最强的那个对手,已经踩下油门,开始全速前进了。

这事儿对我们普通老百姓来说,其实也是个实实在在的好消息。

为啥这么说呢?

“央企”这两个字,在咱们中国人的心里,分量是不一样的,它代表的是“国家队”,代表着一种信誉和保障。

尤其是在买新能源车这件事上,现在市面上的新品牌太多了,大家心里最没底的是什么?

百年长安,整合优化提速,实现关键一跃-有驾

就是怕这个车厂干个两三年,突然就倒闭“跑路”了,那我们花十几万、几十万买的车,找谁修?

电池坏了找谁换?

这不就成了一块“电动废铁”了嘛。

而选择“国家队”的产品,这种担心基本上就可以放下了。

它的根基更稳,不太可能说没就没。

而且,因为它的规模大、资源多,它的售后服务网点会铺得更广,你在哪个城市都更容易找到服务站;它的服务项目和标准会更规范;车辆的软件升级计划也会更明确、更持久。

说得再实际一点,几年后你要换车,卖自己家的旧车,可能还会给一个比别人更高的置换补贴。

百年长安,整合优化提速,实现关键一跃-有驾

这就是资源整合之后释放出来的能量,把政策、资本、人才、技术这些好东西,都拧成了一股强大的合力,最终让我们消费者受益。

当然,光有宏大的战略还不够,关键还得看底下的部队怎么打仗。

中国长安汽车这盘大棋,具体落子的地方,就是我们现在能看到的阿维塔、深蓝和启源这“三驾马车”,它们各自的任务不同,但目标一致,就是要形成强大的集团军优势。

先说阿维塔,可以把它看作是集团里的“科技先锋”和“品牌高地”。

它主打的是高端智能电动车市场,从一出生就带着华为和宁德时代这两大行业巨头的基因。

它的设计、它的技术,都是冲着最高标准去的。

虽然价格不便宜,但它的销量在稳步增长,7月份就突破了一万辆。

百年长安,整合优化提速,实现关键一跃-有驾

阿维塔的任务,不光是卖车,更重要的是要树立一个技术标杆,告诉市场,中国品牌也能造出世界顶级的智能汽车,以此来拉高整个中国长安汽车集团的品牌形象和价值。

再说深蓝汽车,它就是集团里的“中流砥柱”和“销量担当”。

它的定位非常精准,就是瞄准了现在市场上最主流的中高端家庭用户。

深蓝很聪明,它用“超级增程”技术解决了很多人对电动车的里程焦虑,让你长途开车心里不慌;同时又搭载了华为的智能系统,满足了大家对车辆智能化的需求。

7月份它的全球交付量就超过了2.7万辆,是央企新能源品牌里的销量冠军。

而且它还计划在未来投入上千亿搞研发,就是要在这个量最大、竞争最激烈的主流市场里,牢牢占据一个领先的位置。

最后是长安启源,它扮演的是“国民良品”和“普及先锋”的角色。

百年长安,整合优化提速,实现关键一跃-有驾

它面向的是最广大的普通家庭用户,主打的就是一个“高性价比”和“越级体验”。

它背后依靠的是长安汽车几十年积累下来的造车经验和成熟的供应链体系,所以能用一个更亲民的价格,提供超出预期的产品力。

它诞生不到两年,累计销量就突破了30万辆,这个速度足以说明它有多受市场欢迎。

启源的任务,就是要把最新的智能科技,用一种更实惠、更可靠的方式,带给更多的中国家庭。

你看,阿维塔负责向上突破,打响品牌高度;深蓝负责在中坚市场攻城略地,保证基本盘;启源负责向下普及,扩大用户基础。

这三支部队分工明确,协同作战,形成了一个从高到低、覆盖所有主流细分市场的完整产品矩阵。

无论你是什么样的消费者,有什么样的预算和需求,在中国长安汽车这里,总能找到一款适合你的车。

这种系统性的打法,让它的竞争力不再是某一个点的强大,而是整个体系的强大。

可以预见,在完成了这次关键的“升级”之后,中国长安汽车手里的牌更多了,打法也更灵活了。

它正在从一个单纯的市场竞争者,向一个有能力影响行业规则的领导者转变。

未来五年,随着五十多款全新新能源产品的陆续推出,一个围绕着我们“买车、用车、修车、换车”全流程的庞大服务生态将会建立起来,这不仅会给它自己带来持续的增长,也会推动整个中国汽车产业向着更高质量的方向发展。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