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上世纪90年代叱咤中国街头的"老三样"吗?桑塔纳、捷达和富康并称车坛三剑客,这其中来自神龙汽车的富康正是法系车的代表作。时过境迁,当年与德系并驾齐驱的法系车,如今在华销量已从巅峰期的年销72万台暴跌至今年上半年的不足4万台,市场占有率更是从4%萎缩到0.4%。究竟是什么让这个曾经风光无限的汽车派系沦落到如此境地?
傲慢与偏见:错失中国市场黄金期
法系车的衰落轨迹清晰可循。2014-2015年达到销量顶峰后,2016年便开启断崖式下跌。当德系品牌深耕本土化研发、完善售后网络时,法国车企却表现得像个固执的老派贵族。神龙汽车一位离职高管曾透露:"法国工程师坚持认为中国人不懂车,拒绝为当地市场调整设计。"这种傲慢直接导致法系车接连错过SUV热潮和新能源转型两大关键机遇。
在产品策略上,法系车展现出令人费解的"双标"。标致408X、雪铁龙凡尔赛C5X和售价30万的DS4竟共用同一款1.6T发动机,这种"一机多用"的偷懒做法连基本的产品区隔都懒得做。更讽刺的是,在欧洲本土市场,标致208长期稳居销量前三,法国人显然知道怎么做市场,只是不愿为中国改变。
减配门与维修难: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法系车近年来的"减配不减价"操作堪称教科书级别的自毁行为。以508L为例,宣传时主打的元框车门、掀背尾门等卖点仅出现在顶配车型,次顶配都难以满足基本需求。有车主吐槽:"看配置表像在玩大家来找茬,每往下看一个版本就少几个功能。"
维修保养则是另一个噩梦。业内流传着"修一辆法系车等于修八辆日系车"的说法,换个空调滤芯要拆半个中控台,更换防冻液需要专用工具。北京某维修店老板坦言:"我们收法系车维修费都要加价30%,不是黑心,是真费工时。"这直接导致二手车市场对法系车避之不及,三年保值率普遍低于国产车。
底盘神话难掩产品短板
必须承认,法系车的底盘调校确实独步天下。在WRC赛场屡获殊荣的"底盘大师"并非浪得虚名,开过雪铁龙C5的车主都对那种"贴地飞行"的质感念念不忘。但当下消费者更在意的是大空间、高配置和智能化,法系车引以为傲的操控反而成了小众卖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