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港股上市,新能源提速,财务负担成压力

上头条了,朋友们,这次带来的是一出汽车圈的“苦尽甘来”大戏——奇瑞汽车冲刺港交所上市,手里攥着的可是足足2.97亿股!有没有那么一秒觉得,这画风有点熟悉?是的,奇瑞这家公司,上市梦已做了整整21年,兜兜转转,真有点“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倔强味道,派头丝毫不比哪部长篇电视剧逊色。

奇瑞港股上市,新能源提速,财务负担成压力-有驾

说到这,你是不是也跟我一样,好奇一个问题:奇瑞,为什么拖到了现在才敢在资本市场敲钟?中间到底经历了些啥风风雨雨?

先提一句,9月17日,奇瑞终于等来了港交所那纸“通行证”,宣布要全球发售2.97亿股股份。消息放出来之后,吃瓜群众欣慰地看着这位国产品牌老伙计,终于迈出了上市的关键一步。可你知道吗,这一步走得有多难?你还别笑,奇瑞其实从2004年就盘算着上A股,当年还想借壳上市,你信吗?结果一连串的…哎,别急,让我慢慢给你倒倒这盘旧账。

先别说别的,你看奇瑞历年的上市乏力,最大的拦路虎其实就两条:一是股权结构难梳理,二是市场气候变来变去,不给好脸色。早些年,奇瑞有点像过年的麻将桌,亲戚朋友都想分一杯羹,股权你一块我一块,整得台面跟拼图差不多。市场一看这么复杂,心里都咯噔一下,陆家嘴的投行老哥们内心OS:这要是上市后分红,谁给谁发工资都要画个流程图。

而市场环境,这就更不用说了。汽车一会儿新能源风生水起,一会儿经济风向说变就变,想融点钱拧螺丝都不是那么容易。加上中间还穿插着什么金融危机、资本金链断裂、财报不好看,说好听点是险象环生,说不好听就是命里无“市”。就这样,奇瑞一边熬着小日子,一边看着比亚迪、吉利、长安等对手一个接一个勇闯资本江湖,心里甭提多不是滋味。

镜头拉回到2024年,奇瑞终于披挂上阵,再度递交招股书。这一次,似乎一切都准备妥妥的。咱们得扒一下数据,看看奇瑞这个“打怪升级”是怎么玩的。

你要问我,奇瑞这几年是怎么熬出头的?很大一块原因就是,新能源汽车赛道开挂了。2024年,奇瑞汽车的营收飙到了2698.97亿元,比上一年多了个惊叹号还多——同比增长65.4%。净利润也不含糊,143.34亿元,同比大涨37.2%。看到这,投资人心里多少有点稳了。以前人们说奇瑞保守、慢半拍,这回,数据啪啪打脸,堪称逆袭典范。

不过,光看账面还不行,真正让奇瑞不得不上市的原因是啥?一句话:钱不够烧。你别小看电动车研发投钱的架势,认认真真搞一辆能和特斯拉掰掰手腕的东西,研发的钱能砸出一个小银行来。造车新势力也不是吃素的,卷技术、卷市场、卷海外,每一个环节都要银子撑场面。

再挑明点,奇瑞的债,实话说挺重。过去三年到2025年一季度,公司资产负债率从93.1%慢慢降到87.7%,看着是下来了,可行业平均只有66.32%,同行比亚迪、吉利也就是七成出头。奇瑞这财务杠杆,走钢丝都不带安全绳。普通人看到负债吓得后退三步,奇瑞却靠着业绩逆风翻盘,一边狂卖燃油车“回血”,一边大力爆刷新能源。这如意算盘打得有一手,但想彻底消化历史遗留,还得靠上市这剂猛药。

奇瑞港股上市,新能源提速,财务负担成压力-有驾

说到燃油车,还不得不提及奇瑞一直以来的“老本行”其实还是传统燃油。过去三年,油车的收入占比高得离谱:2022年85.1%、2023年94.8%,到2024年还有76.1%。新能源块头在膨胀,但短期内完全转型?太乐观了。到2025年第一季度,新能源收入占比才刚刚摸到三成出头。这就有点像昨天还在喝着羊肉汤,今天就要上手榴莲披萨——适应需要时间,转型要慢慢来。

奇瑞港股上市,新能源提速,财务负担成压力-有驾

更迷的是,奇瑞这些年怎么调整组织架构,怎么折腾星途、艾虎等子品牌,最新还分了事业部,反正架子是越搭越大。这种“分而治之”打法,不只是为了业务清晰,更为了把IPO那点烦恼梳理清楚。投行和分析师说,奇瑞既要迎合监管口味,又得让自己的故事讲得通,别人上市是写情书,奇瑞要写论文——够辛苦的吧?

咱们再回看奇瑞这上市大事记。2004年,奇瑞试过借壳巢东股份,上不了;2009年,又因多品牌、股权复杂等问题卡壳;2019年搞混改,投资人资金链直接断了,进度戛然而止。最稳的一笔操作?那就是今年8月提交上市文件,六个月到点没通过,一天都不想多等,立马卷土重来,就这股拼劲儿,还有哪家车企比得上?

不得不承认,奇瑞能够最终捅破资本市场的“天花板”,说白了还是政策和自身调整双管齐下。一方面,国家这些年对新能源和本土车企扶持力度大,看得见摸得着。另一方面,奇瑞这回把股权结构捋顺了,以前多股东纠结得跟连环扣,现在各大股东明面上都排好队。该谁挣谁挣,该激励激励,该融资融资——顺拐的事终于不拐了。

呐,这里还不能漏说本场主角“IPO募资用途”。奇瑞会把这笔钱拿来干嘛?根据公开道明的,新钱主要花在四个地方:第一,接下来一到三年,继续投研发,尤其是新款车型和下一代技术,这就是“科技信仰”;第二,打国际化,想做成在全球刷脸的“高配小伙”;第三,补充营运资金、优化生产线,主攻老家安徽芜湖的主基地。听着是不是每条都哪都缺钱?真没夸张,这就是造车的现实残酷:

没有融资,梦想就是纸上谈兵。

其实很多人都在问,奇瑞到底还值不值期待?咱还是得说,虽然比亚迪、吉利、长城等都早早融到钱、做大做强了,奇瑞来得迟一点,但牌面还在。只要上市顺利,上市那刻起,它就站到了行业新一轮角逐的起跑线上。理由也简单:融资+股权激励+品牌背书+国际化筹码,组合拳能不能打得响,全看这次上市之后运营如何配合。

奇瑞港股上市,新能源提速,财务负担成压力-有驾

说到底,奇瑞上市不是终点,反而是新一轮自我暴击的开始。曾经那些上市折戟的旧痛,或许会变成新的动力源。大家都清楚,现在中国造车赛道就是“比谁跑得快、谁敢砸钱、谁敢玩命想象力”。今天一款AI座舱,明天一个新能源独角兽,圈内卷得人头晕。奇瑞要想不掉队,除了加速研发投入,更得盯紧市场变局,别犯“固执保守”那种老毛病。新生代用户、海外市场、智能化、电动化,哪样都不能掉链子。

奇瑞港股上市,新能源提速,财务负担成压力-有驾
奇瑞港股上市,新能源提速,财务负担成压力-有驾
奇瑞港股上市,新能源提速,财务负担成压力-有驾

回到开头那个问题,奇瑞这次上市到底有意义没?毋庸置疑,对于自己是一剂强心针,等于把二十多年功力和忍耐统统拿出来做了一次终极释放。对行业,对市场,则是再次叠加一圈期待:中国自主车企,谁能在新一轮全球化浪潮里,讲出更酷的故事,谁就能赢得头彩。

老话怎么讲来着?“万事开头难”,但更难的是,开了头后别走老路。奇瑞,你都扛这么多年了,这次咱看你怎么冲、怎么卷、怎么自我进化。市场不会等谁,所有的一切从敲钟那一刻,才刚刚开始。

说到这,你怎么看:奇瑞上市后,能否跻身一线新能源豪强,实现“翻盘超车”?你更看好哪家国产品牌接下来成为赛道最大“黑马”?你会投票给谁?评论区咱一起聊聊!

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倡导健康、正面的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修正需求,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