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名单一出,斯堪尼亚那个8×4的载货龙骨就这么来了,不声不响,但圈子里已经炸了。这事儿吧,特有意思,感觉公路之王不是来卖车的,是来渡劫的。之前零零散散搞个牵引车,大家还能理解,算是试探性下山,现在连载货车底盘这种贴身肉搏的活儿都干了,那味道就不对了。这是不装了,摊牌了,要正式在国内市场这个修罗场里,渡一场金丹大劫。
斯堪尼亚这个牌子,讲真,自带玄学光环。开过的人都懂,那不是个车,是个移动的北欧神殿,驾驶室就是英灵殿的VIP包房。买它的人,很多时候不是为了拉货,是为了信仰充值。之前进口的时候,斯堪尼亚是元婴期老怪,高高在上,凡人只能仰望,花一百多万买个生产工具,那本身就是一种行为艺术。现在国产了,价格肯定要下来,这就好比元婴老怪突然宣布,要下山历练,跟筑基期的小年轻们一起抢资源。
这一劫要是渡不过去,直接道心破碎,修为全废。
但是,修仙不是请客吃饭,国内这帮同行,哪个不是在血海里杀出来的蛊王?你想体面?门儿都没有。现在国内重卡市场什么情况?已经不是卷了,是直接发疯。你降五万,我降八万还送全套脚垫。大家不是在做生意,是在比谁先把自己送走,顺便把隔壁桌的也带上。讲真,这让我想起了小时候楼下那家天天打折的包子铺,打到最后老板自己吃了一个月包子。斯堪尼亚这时候进来,就像一个西装革履的古典音乐家,一脚踏进了维京人的狂战士食堂,然后发现盘子里装的都是自己的同行。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维京人食堂里应该没盘子,都是直接上手抓。
你看公告里的配置,8x4驱动,32吨总重,13升369千瓦的发动机,空气悬挂,标准的9米6载货车尺寸。每一个参数都精准地踩在了国内法规和市场需求的G点上,看得出斯堪尼亚的功课做得非常足,属于是“三体人看了都气活了”的程度,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一群什么样的怪物。甚至连车轮螺母帽这种细节都给你选,还给你选装驾驶室外面的储物箱,这显然是在讨好中国司机师傅们“家”的需求。这就是贵族的体面,即便打架,发型也不能乱。
可问题就在这儿。我作为一个曾经也跟过车的中年人,我特明白司机师傅们要的是啥。舒服重要吗?重要。省油重要吗?巨重要。但最重要的是什么?是回本。是那个冰冷的、无情的、压得人喘不过气的投资回报率。
你花可能八九十万甚至上百万买个国产斯堪尼亚,隔壁老师傅花四十万买个解放J7,两人拉一样的货,从临沂到广州,挣一样的运费。唯一的区别是,你回本周期是人家的两倍多,中间但凡运价有个风吹草动,你就直接心态爆了。你坐在北欧神殿里,享受着人体工学座椅,听着丹拿音响,心里盘算的却是下个月的车贷。隔壁老师傅可能腰有点疼,但人家心里踏实啊,因为他的车已经开始纯赚钱了。你跟人家讲你的发动机热效率,人家只关心今天油价涨没涨。
这玩意儿就根本不是一个维度的战争!
你那个精致的车轮螺母帽,能帮你多拉一吨货吗?不能。你那个高级的空气悬挂,能让油耗子离你远点吗?更不能。解放、东风、重汽这帮哥们儿,早就杀疯了,属于是典中典的掀桌子专业户。你斯堪尼亚带着“公路之王”的王冠来了,人家直接一句“价格屠夫附体”,哐哐一顿降维打击,就问你怕不怕?你讲你的北欧品质,我讲我的“今天下单明天提车,坏了全国服务站随便修,再不行直接换一台”。
这就是典型的反技术崇拜。决定一个生产工具成败的,从来不是实验室里的峰值扭矩,而是高速服务区里,司机师傅们一边吃着泡面一边算的那笔经济账。你的技术再牛,不能转化成实打实的利润,那就是压缩毛巾,看起来很大,一泡水就没了。
所以斯堪尼亚国产8x4能卖爆吗?
这个问题问得就没水平。斯堪尼亚可能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跟那帮已经把刀捅进自己身体里的疯子们去抢市场。会买的人,根本不考虑这些性价比。人家买的不是生产力工具,是“斯堪尼亚”这三个字本身,是自己跑车生涯的一个梦,一个里程碑。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这是品牌玄学,是信仰,不讲道理的。
斯堪尼亚要的,就是这群“信徒”。他们可能是某个细分领域的头部车队,可能是对车辆出勤率和全生命周期成本(TCO)计算到极致的物流公司,也可能就是单纯不差钱、就要犒劳自己的个体司机。它的目标用户画像,从一开始就跟别人不一样。它不是来抢饭碗的,它是来定义一种更贵的吃饭方式。
至于其他人?其他人跟它有啥关系?斯堪尼亚渡劫,关我凡人屁事。
我们始终秉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内容涉及权益纠纷,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依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