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老百姓过日子,都懂一个最朴素的道理,那就是做买卖得有赚头。
开个小卖部,进货五毛的糖,怎么也得卖个一块钱,这中间的差价才是辛苦钱。
可现在这世道,真是越来越让人看不懂了,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这个圈子里,出现了一些怪现象。
有些车企,车子卖得是热火朝天,报表上的销量数字蹭蹭往上涨,可是一到年底算总账,嘿,不赚钱就算了,反倒是卖得越多,亏得越惨。
这事儿听着是不是挺玄乎?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其中一个挺典型的例子——北汽蓝谷,看看它家这盘棋,到底是怎么下的,这背后又藏着咱们普通人不太容易看到的门道。
最近,北汽蓝谷公布了自家8月份的卖车成绩单。
从数据上看,这个月卖出去了13530辆车,跟去年同期比,多了那么百分之三点四七。
要是把时间拉长一点看,从今年一开年到八月底,总共卖了超过九万辆车,这个数字跟去年一比,那可是增长了将近百分之七十五。
单看这个成绩,尤其是将近百分之七十五的同比增长率,确实挺唬人的,感觉企业发展势头很猛,在市场上是越来越受欢迎了。
这就像邻居家孩子,去年考试还不及格,今年一下子考到了中上游,当家长的脸上肯定有光。
但是,咱们看问题不能只看表面。
现在的新能源车市场,那可不是一个人的赛场,而是一群高手在同台竞技。
你进步了,别人可能进步得更快。
北汽蓝谷那个8月份百分之三点几的增长,要是放到整个行业里去横向比较一下,就显得有点不够看了。
你看人家比亚迪、理想这些头部品牌,动不动就是百分之几十甚至翻倍的增长。
这么一对比,北汽蓝谷的增长就显得有些“温和”了,说明它虽然在努力追赶,但前头领跑的人跑得更快,竞争的压力是一点儿也没减少。
那么,这九万多辆车,主要是靠谁卖出去的呢?
北汽蓝谷现在手上主要有两张牌在打,一个是咱们比较熟悉的极狐汽车,另一个是听着就很高大上的享界。
极狐可以说是目前北汽蓝谷家里最能干的“顶梁柱”,绝大部分销量都是它贡献的。
它的定位非常明确,就是主攻10万到30万这个价格区间的市场。
这个市场是目前中国老百姓买车最集中的地方,当然,也是各大品牌杀得最眼红的地方。
极狐在这个区间里布局了不少车型,有轿车也有SUV,比如S5、T5,还有那个专门为带娃家庭设计的“宝妈神车”考拉,可以说是想方设法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为了能卖出更多的车,抢占更大的市场份额,极狐最近又推出了一个新车型T1,这是一款小型车,预售价格定在了六万八千八到九万三千八之间。
这个价格一出来,意思就很明白了,就是要用低价来吸引更多年轻人,走的是“薄利多销”的路子,先不管赚不赚钱,把人拉进来,把市场占住再说。
说完了负责“走量”的极狐,再来看看负责“拔高”的享界。
如果说极狐是深入一线阵地拼刺刀的步兵,那享界就是被寄予厚望,要去打高端战役的“王牌飞行员”。
享界的来头可不一般,它是北汽和咱们中国的科技巨头华为一起合作打造的。
这就好比一个有着几十年造车经验的老师傅,跟一个满脑子都是高科技、智能化的技术天才联手,他们合作出来的产品,自然是备受期待。
这里要特别说明一下,网上有些信息可能不太准确,把享界的产品搞混了。
享界推出的第一款车,是一款名为享界S9的豪华纯电动轿车,它的目标是直接对标那些卖到四五十万甚至更贵的国外豪华品牌。
所以,享界的任务不是像极狐那样去追求销量数字,而是要树立一个品牌的高端形象,向市场证明,我们中国自己的车企,同样有能力造出世界顶级的豪华智能汽车。
一个负责铺开市场,一个负责提升品牌价值,北汽蓝谷这“双管齐下”的策略,思路是非常清晰的。
好了,好的方面说完了,现在咱们就得聊聊那个最核心,也最让人揪心的问题了:卖了这么多车,钱呢?
根据北汽蓝谷自己公布的2024年上半年财务报告,公司上半年的总营业收入达到了95亿多,比去年同期增长了一倍还多,这证明车确实是实打实地卖出去了。
但让人大跌眼镜的是,收入暴增的同时,亏损也在同步放大,上半年净亏损高达23亿。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
就好像你辛辛苦苦开了半年饭店,流水做了九十多万,结果到头来一算账,发现还往里赔了二十多万,这生意做得就让人心里发慌了。
财报里还有一个更关键的数字,叫“毛利率”,北汽蓝谷的这项数据是负的百分之五点四七。
这个“负号”可是要了命了。
毛利率是正数,说明你卖东西有得赚;如果是负数,就意味着你是在做亏本买卖。
说得再直白一点,北汽蓝谷每卖出一辆车,光是造这辆车所需要的钢材、电池、零件这些直接物料成本,就已经超过了这辆车的售价了。
这还没算上巨额的研发投入、工厂的设备折旧、给员工发工资、打广告做宣传、建销售门店等等这些费用。
这就形成了一个非常尴尬的局面,车子在展厅里卖得越火爆,财务报表上的亏损窟窿就可能越大。
这就是我们开头说的那个“卖得越多,亏得越多”的魔咒。
看到这里,肯定有朋友会问,既然亏本,那为什么还要硬着头皮卖呢?
干脆停产不就不亏了?
这个想法虽然直接,但在现实的商业竞争中是行不通的。
如今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不是简单的做生意了,它更像是一场不允许中途退出的“生死牌局”。
你只要上了牌桌,就得一直跟下去,一旦你说“我不玩了”,那你就彻底出局了,之前投入的所有心血都会付诸东流。
为什么会这样呢?
首先,技术发展太快了。
今天你的车续航六百公里还算优秀,明天对手就推出八百公里、一千公里的车了;今天你的车机系统还挺流畅,明天华为的鸿蒙座舱就把体验拉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所以,在研发上的钱,不但不能省,还得咬着牙、勒紧裤腰带继续往里投,否则用不了多久,你的产品就会在技术上落后,被消费者抛弃。
其次,价格战打得太厉害了。
行业龙头为了巩固地位,会利用自己的规模优势,把价格压到很低,逼得所有对手都必须跟进。
你不降价,客户扭头就去买别人家的了。
为了保住市场,很多车企只能牺牲利润,甚至亏本卖车,先活下来再说。
最后,品牌和渠道的建设也是个无底洞。
你要让消费者认识你、信任你,就得开体验店、建售后服务中心、在各种媒体上打广告,这些全都是要花真金白银的。
所以,你看,研发、降价、渠道,这三座大山压下来,想在短期内实现盈利,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北汽蓝谷目前面临的困境,其实也是行业内许多其他车企共同的烦恼。
它们现在亏的钱,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一种战略性投资,是用金钱换取时间,换取市场份额,赌一个能够活到行业洗牌结束、市场格局稳定的未来。
对北汽蓝谷来说,它最大的底气可能来自于其国企的背景,这让它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
而它最大的希望,则寄托在与华为合作的享界品牌上。
如果享界S9这款高端车型能够一炮打响,在高端市场站稳脚跟,那它不仅能带来宝贵的利润,更能极大地提升整个北汽蓝谷的品牌形象,反过来也能帮助极狐卖得更好。
这盘棋很大,但风险也同样巨大,每一步都走在钢丝上,考验着企业的智慧、耐力和决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