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山西商务厅这事儿,就突出一个不讲武德。
10月8号晚上发个通告,说24点,也就是你刚反应过来这通告说的是啥的时候,汽车置换补贴,停了。
没了。
The End。
像不像你老板周五下班前五分钟,突然把你拽过去说,那个啥,明天全员来公司头脑风暴一下,福报。
毫无征兆,直接一个背刺,整个山西的汽车销售和潜在车主,估计都跟被雷电法王杨永信电了一下似的,当场就麻了。通告里还特别“贴心”地给你划重点:今晚24点前开票的,年底前赶紧提交材料,过期不候。
这话说得,就好像双十一零点抢购,服务器都快挤爆了,旁边还有个大喇叭在喊:亲,抓紧下单哦,再不付款我们就要去下一个场子了哦。
这操作,典中典了家人们。
你以为的政策调整,是深思熟虑,是运筹帷幄,是给市场一个缓冲期。
实际上的政策调整,更像是一个项目经理,在发布会前夜发现预算的Excel表红得像关公的脸,当场心态就爆了,直接冲进机房,不是拔网线,是把电闸都给你拉了。
什么叫暂停?暂停的意思就是,这游戏我们先不玩了,地主家也没余粮了,各位演员辛苦了,盒饭自己领一下。
这背后是什么?是前期刺激效果显著?是预算趋紧?
是,是是是,你说的都对。
但这些都是文绉绉的说法,是给外面人看的。真实的世界运行逻辑,往往比小说还离谱。
真相只有一个,那就是车圈这场仗,已经打到连二楼的观众席都开始互扔啤酒瓶的阶段了。
如果说之前小米入场,是直接把餐厅里最贵的蛋糕连盘子一起端走了。那现在各地补贴政策的突然收紧,就是餐厅老板发现,不仅蛋糕没了,连桌子上的蜡和蜡烛油都被人刮干净了,再不关门,明天连凳子腿都得被人拆了当柴火烧。
这已经不是存量竞争了,这是黑暗森林,是你死我活的修罗场。
什么叫“精细化调整期”?翻译过来就是,之前大水漫灌,发现淹死的都是自己人,现在得改成精准滴灌了。以前是发钱让你去买,现在是“先抢资格后购车”,这不就是卖房摇号那套都给学来了么?
汽车,一个工业时代的明珠,一个大宗消费品,硬生生被逼成了需要抢购的电子茅台。就问你怕不怕?
我作为一个开了几年电车的中年人,对这种事儿早就见怪不怪了。
买车这几年,我的心态锻炼得跟特种兵一样。你永远不知道明天醒来,你刚提的车是降价三万,还是你邻居没买的车突然多了五千补贴。这不叫买车,这叫炒股,还是加了杠杆的那种。
每一次政策的变动,每一次车企的降价,都像是一场针对所有车主的“你是不是傻”的公开质询。
所以你看,山西这波操作,看似突然,实则必然。
它揭示了一个残酷的真相:在掀桌子式的竞争法则里,根本没有所谓的“体面”。所有人都杀红了眼,最好的防守就是直接把对方的泉水给爆了。补贴是什么?补贴就是那个给你加血的泉水。现在泉水说没就没,就是要逼着所有人硬着头皮出去肉搏。
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更有意思的是,这种补贴的取消,对不同的人来说,效果完全不一样。
对于那些真正需要补贴,为了三五千块钱差价能跑断腿的普通家庭来说,这无疑是晴天霹雳。我都能想象到,8号晚上,山西各大4S店里,销售的电话被打爆,客户经理嘶吼着让财务无论如何把发票开出来,整个场面堪比华尔街的交易大厅。
说真的,我最近在想,与其研究这些,不如去研究一下怎么做红烧肉更好吃,那个幸福感才真实。
但对于另一群人,这事儿,甚至连个新闻都算不上。
谁?那些买奔驰、买特斯拉、买保时捷的人。
你跑去跟一个刚提了奔驰E级的车主说,哥们,晚提两天,五千块补贴没了,亏了啊。
你信不信他会用一种看智障的眼神看着你?他心里想的是,我买的是三叉星徽,是那种“人生绕不开一台奔驰”的玄学信仰,是社交圈里的硬通货,你跟我聊补贴?侮辱谁呢?
奔驰最值钱的是什么?是它的发动机吗?是它的内饰吗?不,是那个标。那个标,就是一张通往某个圈层的门票,一张无形的社交名片。这张门票的价值,岂是区区几千块补贴能衡量的?简直就是离谱他妈给离谱开门,离谱到家了!
再说特斯拉。会买特斯拉的人,你就算告诉他今天买能便宜一万,他可能还得考虑一下是不是破坏了他提车的黄道吉日。他们买的是马斯克,是科技感,是“我跟你们不一样”的身份认同。这种爱真的很特别,当你爱上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他们的决策逻辑,跟我们这些研究哪家充电桩一度电便宜两分钱的凡人,根本不在一个次元。
写到这我得承认,把买车比作修仙确实有点中二,但你别说,还真特么有点像。
有的人修的是“性价比”大道,追求的是花小钱办大事,一个铜板掰成两半花。这种修士,最在乎的就是各种“天材地宝”,也就是补贴和优惠。一旦灵气(补贴)枯竭,他们就得暂缓修行,等待下一个纪元。
有的人修的是“品牌”仙法,他们追求的是道统纯正,是门派荣光。奔驰是昆仑仙境,特斯拉是蓬莱仙岛。对他们来说,门派的牌面就是一切,至于修行路上是烧钱还是省钱,那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是这个门派的弟子。
所以你看,山西补贴这事儿,炸出来的,都是我们这些还在“炼气期”苦苦挣扎的凡人。
而那些已经“结丹”、“元婴”的大佬们,云淡风轻,甚至都懒得看一眼。
这才是最真实的现实。
车圈的战争,从来不是一场战争,而是无数场战争的叠加态。高端局在拼品牌玄学和用户信仰,中端局在拼技术内卷和配置溢出,低端局,则是在拼谁更能豁得出去,谁更能掀桌子。
而补贴政策,就是那个不稳定的战场变量,一个扔进战场的“压缩毛巾”,看起来不大,一旦遇水(市场),瞬间就能膨胀成一团乱麻。
所以说到底,这一切跟我们普通人有关系吗?
没有。
真正的真理是,等等党永远胜利,除非你刚买车就降价。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