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召回风暴 雷军直面11万辆OTA升级 智能驾驶安全警钟再鸣
11.69万辆!
这个数字在9月19日炸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公告如一道闪电。小米汽车主动召回2024年2月至2025年8月生产的SU7标准版。召回编号S2025M0149I覆盖98462辆。S2025M0150I涉及18425辆。
为什么?
L2辅助驾驶的暗礁
公告直指核心:极端场景下系统可能失守。当高速领航辅助功能开启时——对施工区、异常障碍物的识别或存在延迟。预警或处置不足。若驾驶员未能及时接管……碰撞风险陡增。
这并非空穴来风。
铜陵事故的幽灵
时间倒回2025年3月29日。安徽铜陵高速。一辆SU7标准版以116km/h冲入施工区。3秒。从系统报警到撞击水泥护栏仅3秒。三条生命陨落。
如今工信部新国标征求意见稿中——赫然出现1:1复刻该事故的测试场景:"施工区域探测与响应能力试验"。要求距交通锥200米启动响应。TTC(碰撞时间)低于1秒必须制动。
小米的召回恰似回应。
OTA:科技公司的救赎?
"只需升级系统!"知情人士向澎湃新闻强调。雷军转发的《小米汽车答网友问》第191集详解方案:
•优化大车避让逻辑。压迫感降低。
•新增动态车速功能。雨天夜间自动降速。
•自适应远光灯联动辅助驾驶。
车主只需将车机升级至Xiaomi HyperOS 1.10.0。短信和APP已推送通知。
但问题真的如此简单?
标准版与高配版的硬件鸿沟浮出水面。Pro/Max版搭载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阵列。而标准版仅1个毫米波雷达。Xiaomi Pilot Pro与Xiaomi Pilot Max的本质差异——是感知硬件的先天不足。
"OTA能弥补硬件缺陷吗?"业内专家摇头。某自动驾驶高管直言:"汽车不是手机。安全冗余必须用物理配置堆砌。"
30%交付量的沉重
小米SU7累计交付超30万台。召回量占比近三分之一。财报显示:二季度汽车业务收入206亿元。同比增长230.3%。销量与ASP(均价)齐飞。
但繁荣背后——雷军的转发语耐人寻味:"车主朋友们仔细看看"。
终极叩问
当科技公司闯入汽车业。迭代速度与生命安全如何平衡?铜陵事故中3秒接管窗口。新国标将TTC阈值压至1秒。这2秒的差距——是算法与死神的赛跑。
"智能驾驶的每一行代码。"某车企CTO叹息:"都该用生命敬畏重新编译。"
车主行动指南
1️⃣ 检查VIN码是否在召回范围(2024.2.6-2025.8.30生产)
2️⃣ 连接车载网络接收OTA推送
3️⃣ 升级后重点体验:
•高速遇施工锥桶的预警距离
•大雨中辅助驾驶降幅是否合理
4️⃣ 切记:L2仍是辅助!方向盘比算法可靠
科技进化从无坦途。但安全底线不容迭代。这场11万辆的OTA召回——是小米汽车的成人礼?还是智能驾驶的觉醒剂?道路仍在延伸。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