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4.2万买个装饰孔?小米车主集体维权背后的信任危机

最近,小米汽车摊上大事了!全国300多位SU7 Ultra车主集体要求退车,原因直指小米“货不对板”的骚操作。

花4.2万买个装饰孔?小米车主集体维权背后的信任危机-有驾

车主们最炸裂的槽点,是花4.2万元选装的“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官方宣传里,这玩意儿号称“复刻赛道设计”“辅助散热”“高效导流”,雷军直播时还拍胸脯说“内部结构全改了”。结果车主一拆车,傻眼了:内部和普通铝制盖子没区别,鼓风机一吹,连纸巾都纹丝不动。有车主自嘲:“这哪是风道,分明是装饰孔!”

花4.2万买个装饰孔?小米车主集体维权背后的信任危机-有驾

更离谱的是,小米偷偷推送系统更新,把宣传的1548匹马力锁到900匹。想解锁?先去官方赛道刷圈速!车主气炸:“我买的是车,不是驾校套餐!”尽管小米暂停了更新,但信任早碎了一地。

面对维权,小米的回应被骂“抠门”:没提车的可以换回普通盖子,提车的送2万积分(约2000元)。但4.2万的选装费只赔2000?车主怒斥:“打发叫花子呢!”

花4.2万买个装饰孔?小米车主集体维权背后的信任危机-有驾

法律层面,律师指出,若坐实虚假宣传,车主可针对碳纤维盖单独索赔12.6万(退一赔三),甚至起诉整车欺诈。但难点在于证明小米“明知故犯”。

这场风波暴露了新势力车企的“营销病”:参数吹上天,功能却缩水。碳纤维变贴纸,风道成装饰,消费者成了“付费测试员”。

小米造车的初心本是“年轻人的第一台车”,如今却成了“年轻人的第一次维权”。车企们该清醒了:流量能造势,也能反噬;用户信任一旦崩塌,再多的情怀也兜不住底。

(本文综合车主实测、媒体报道及法律分析,力求客观呈现。事件仍在发酵,你怎么看?评论区聊聊→)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