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拿下两个销冠!两次车祸舆论汹涌,但雷军一点也不怕

当安徽高速的严重车祸还未完全落下帷幕,成都街头的碰撞事故又刺痛公众神经——小米汽车被舆论的聚光灯烤得发烫。小米汽车安全事故,似乎逐渐成为一种独特的传播现象。

但令人瞠目的是,这家“风暴中心”的车企,产品销量持续持续火爆,9月一举斩获两个销冠。

左手安全事故频发,右手攥着销冠奖杯,站在舆论刀剑上跳舞的雷军,究竟藏着怎样的底牌?

小米拿下两个销冠!两次车祸舆论汹涌,但雷军一点也不怕-有驾

1. 两个销冠:小米断层式领先

包括雷军在内的所有人,都想不到小米汽车会如此畅销和火爆。

首款车小米SU7,去年3月份上市4分钟订单破万,7分钟破两万,27分钟订单破五万,当天88898辆。这些沉甸甸的数字,刷新了行业纪录。

第二款车型YU7,今年6月份上市3分钟订单20万、1小时28.9万,大幅刷新了由SU7保持的纪录。火爆的销量撑破了小米汽车的产能,提车时间一度长达一年之久。

小米拿下两个销冠!两次车祸舆论汹涌,但雷军一点也不怕-有驾

今年年初,小米汽车销量两万出头,然后一路上扬。

6月份YU7上市之后,助力小米汽车7月份销量迈上3万辆台阶,然后9月份又突破4万辆大关,达到41948辆。

其中小米SU7售出19579辆,力压奥迪A6L、奔驰E级、宝马5系,稳居中大型轿车销冠。

小米YU7售出22369辆,超越勇夺中大型SUV销冠。排名第二的理想L6不过12325辆,小米YU7的领先优势非常大,堪称断层式领先。

小米拿下两个销冠!两次车祸舆论汹涌,但雷军一点也不怕-有驾

2. 舆论惊雷:频发的安全事故

然而,耀眼的销量光环上面,安全事故的阴影却始终萦绕着小米汽车。

今年3月29日,安徽德上高速发生一起严重交通事故。一辆小米SU7在智能辅助驾驶状态下,遭遇施工路段复杂路况。

最终,车辆与隔离带水泥桩发生碰撞,导致车上三名女大学生不幸遇难。事故发生之后,舆论讨伐犹如决堤的洪流一样涌向小米。

不仅公众对小米智驾技术安全性产生了广泛质疑,而且国家监管部门也由此开始对智驾技术进行强监管。

小米拿下两个销冠!两次车祸舆论汹涌,但雷军一点也不怕-有驾

半年后的10月13日凌晨3点多,一辆SU7 Ultra在四川成都天府大道上,与一辆出租车发生碰撞,然后越过道路中央绿化带,翻滚至对向车道并起火燃烧,邓某某被困驾驶位。

多名路人想尽办法都无法打开车门,等到消防人员到场用水枪压制火势,再用工具切割车身救援后,邓某某已遇难。

该事故再将小米推向舆论风暴中心,人们质疑小米车门为何打不开?此前宣传的“电池向下防爆技术”,到底有没有起作用?

小米拿下两个销冠!两次车祸舆论汹涌,但雷军一点也不怕-有驾

3. 刀剑跳舞:雷军一点也不怕

面对汹涌的舆论讨伐,雷军似乎一点也不怕。

10月16日,成都车祸事发后仅3天,雷军在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不仅没有对公众关切的安全问题予以正面回应,反而慷慨陈词地呼吁抵制网络水军和黑公关。

雷军为何不怕舆论的质疑?首先,当然是小米汽车卖得太好了,销量根本就不愁,愁的只是产能问题。

其次,安徽德上高速事故,已经过去半年多了,舆情已经大大降温。

小米拿下两个销冠!两次车祸舆论汹涌,但雷军一点也不怕-有驾

今年9月份,小米汽车大规模召回了11多万辆小米SU7,其根本原因就是智能辅助驾驶技术在某些特殊复杂路段,存在安全隐患。

这也算是间接认错,通过召回对于安徽德上高速事故,给予公众一个交代。

至于最近发生的成都碰撞车祸,司机邓某某酒驾和超速等危险驾驶行为,显示是事故发生的直接诱因。而小米在该事故中,需要承担的责任非常小,或者可以说没有。

所以面对舆论压力,雷军根本就不怕。

小米拿下两个销冠!两次车祸舆论汹涌,但雷军一点也不怕-有驾

但值得注意的是,事情正在起变化。日前,多家官媒开始下场。

浙江省官媒“钱江晚报”,批评雷军不能把“正常批评与黑公关混为一谈”;

有上海市地方政府背景的“第一财经”,发表文章《小米,别让年轻人的第一台车变成最后一台》,质疑小米汽车的安全问题;

有山东省济南市地方政府背景的“经济观察报”,以《小米之 “祸”》为题,直指小米汽车模式之祸、理念之祸、生态之祸。

官媒的批评,对小米汽车来说不是一个好信号,这应该引起雷军足够的重视。否则,事情就可大可小了。

质疑、反省、进步,这也是中国企业与中国企业家迈向成熟的必经之路。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