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销量回暖,凯迪拉克激增,捷豹市场下滑

都说“金九银十”,车市也跟喝了鸡血似的,每年到这个节骨眼都得猛烈冲一波。可您说,每年都冲,是商家发疯还是消费者真有钱?这事我琢磨了半天,这里面门道还真不少。

大众、丰田、日产、本田、奥迪这五个牌子,上周一个赛一个猛,大众还是“扛把子”,销量三万多,丰田紧跟,日产也不怂,本田更是明显“回血”,居然能同比暴涨48%,不得不让人佩服。本田这几年其实有点低迷,被大家质疑技术不更新,外观不进化,也让国产品牌追着打,待遇多少有点尴尬。可现在一波操作猛如虎,要不说老牌厂子底子就是厚,这波涨势,仿佛是给去年那些看衰它的人一巴掌,告诉你“老子还行”。

那为啥会有这种反弹?是“金九”使劲发力的结果,还是价格又下探了?你发现没有,这几年动不动就官降优惠。车还没出4S店就亏着卖,好像这车如果涨价反而没人买了。便宜能吸引人,确实是事实。毕竟老百姓的钱都不是风刮来的,打算买车的人,赶着“金九银十”享受个终极优惠,合情合理。但能不能一直这么靠降价活着?市场可不会一直惯着谁。

眼看国产品牌比亚迪、长安、吉利越来越生猛,合资品牌要不靠降价就只能拼服务,拼口碑。这一轮合资冲上去,其实是把压箱底的招都用光了。谁也不敢留力,别说本田反弹,连老大哥大众、丰田都得预防“翻船”。

说到这,其实特别想问一句,大家买车,到底看重啥?真就只看牌子、只认便宜?以前咱说“得买个合资,图个质量稳定”,可现在技术小白都知道国产新能源领先全球,有些合资反而没啥新东西,还死盯油车市场。你说这样的“传统思维”,还能撑多久?

本田销量回暖,凯迪拉克激增,捷豹市场下滑-有驾
本田销量回暖,凯迪拉克激增,捷豹市场下滑-有驾

再看豪华车,这次表现也有意思。奥迪竟然又冲进了前五,宝马、奔驰这老对手都被甩在后头。这是不是又会引发新的“奥迪潮”?但我觉得实际大家还是看谁更有用途。城市开,奥迪外观内饰都实在,“家用也撑场面”,宝马、奔驰也好,就是贵那一丢。尤其是现在大家理性了,面子光环没那么重要了。

结果“最惊喜”的是凯迪拉克,这一周猛涨55.3%。你说这是为啥?降价?促销?还是品牌转型?其实这些原因都有。凯迪拉克搞的“豪华不贵”,对很多年轻人有吸引力。你花国产中高级车的钱,买个洋品牌豪华车,谁不心动?但问题也在这儿,凯迪拉克这种“性价比路线”走到头,靠减配,靠利润空间换客户,能不能永远有效?一旦雷达一响,“配置晚了,新技术跟不上”,走谁的路都没用,还是得扎实研发。

跟凯迪拉克对比,捷豹就有点尴尬了。跌了快四成,这不是小事儿。捷豹一直给人“贵气有余、底气不足”的印象,技术上没什么新突破,品牌力也没能跟上宝马、奔驰。新能源上也没声音,再这样下去,别说市场分化,直接掉队了。

那你再想个事儿,为啥同样是豪华品牌,有的涨、有的跌?豪华车难道不香了吗?其实现在大家对“豪华”理解变了。不是单看标、单看皮革内饰,电动化、智能化、用车成本才是大家新话题。油价这么高,谁愿意天天加油哭鼻子?谁不想一个月电费顶过去一箱油的费用?豪华车品牌要学会转型,否则哪怕贴着金牌,消费者也不买单。

本田销量回暖,凯迪拉克激增,捷豹市场下滑-有驾
本田销量回暖,凯迪拉克激增,捷豹市场下滑-有驾
本田销量回暖,凯迪拉克激增,捷豹市场下滑-有驾

再往下,数据说本周就6个品牌销量下降。整体市场气氛不错,可这也说明了另一个问题:大环境变好了是因为厂家拼命做活动了,而不是大家日子舒服了主动消费。一旦回归常态,这种高歌猛进能持续多久?经济下行、存款缩水、工资原地踏步,大家的消费欲望被透支了。买车这种大件,提前交卷了,以后怎么办?这更值得琢磨。

再说国产品牌,有些人关心为啥没在这波榜单里风头出尽。其实国产现在主力在新能源、电车、混动这些领域。“油车世界”是合资品牌最后的“领地”,可是电车的冲击越来越大,合资品牌守住老地盘到底能守几年?头部几家能活下去,剩下更弱的二三线合资品牌,恐怕很快就成“时代眼泪”了。

还有个细节,像五十铃这样的品牌刚被统计进来。实际上,汽车行业里还有一大批边缘品牌,“做存在感”的努力永远在持续。只不过,这种存在感对于真正买单的用户来说,可能没啥特别吸引人的东西。现在信息太透明,你骗不了消费者。好就是好,差就是差,没技术、没有鲜明个性,说贵不值,说便宜又没底气,迟早要被行业淘汰。

聊这些,最终要问一句,未来买车到底该看什么?品牌已经没以前那么重要,选配置、选动力、选科技、看保值,才是当下的主旋律。你再拿合资时代那一套做生意,再想靠广告、靠“历史厚重感”,对不起,市场不信这个。现在的消费者是什么样?信息全面,懂配置、懂技术,甚至懂工厂标准。品牌本身确实还能打,可更多是用来筛选,而不是最后一锤定音的标准。

聊回“金九”行情,咱们都知道这两月买车能捡实惠,也知道年底厂家要冲业绩。可我要是个消费者,我会理性筛选,宁可多看看新能源配置,问自己到底要啥,是面子,还是空间,还是后期成本低。你合资品牌能创新,能把价格打到我心坎儿,还能懂我想要啥,谁都愿意买。要是还是看不起人、觉得高高在上,不愿意降本增效,不推新技术,那不好意思,任你这周涨多少,也就是暂时喝口汤。

最后我想说,汽车市场的所谓“繁荣”,背后并没有太多新故事。不管是本田的回暖、凯迪拉克的激增,还是捷豹的滑坡,说到底是市场用脚投票。你不努力创新,不及时调整,终归要被时代甩下去。厂家天天算KPI,消费者天天琢磨性价比,买卖双方都太清楚套路,没有人会傻乎乎地为情怀买单了。新周期已到,真本事见分晓,车市如此,行业如此,整个社会也是如此,谁能读懂这个趋势,谁才能赢下未来。

本文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宗旨,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及时回应。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