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仰望,一台行走的“技术暴发户”

讲真,达索那句“好看的飞机性能也不会差”在车圈就是一句纯纯的正确的废话。属于那种你听了觉得好有道理,仔细一想发现什么都没说的“机场成功学”。因为反过来就不成立了,性能强的车,大概率长得都比较抽象,甚至可以说是反人类。就像那些修仙小说里功力深厚的老怪物,哪个不是奇形怪状的?真以为是靠脸吃饭啊?

比亚迪仰望,一台行走的“技术暴发户”-有驾

保时捷卡宴就是个典型,一个拍扁了的甲壳虫硬生生吹气吹成了SUV,丑得惊天动地,但你就是绕不开它。宝马7系那个大鼻孔,感觉下一秒就要打个巨响的喷嚏。所以,当有人讨论仰望的设计是不是“土”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这问题问得就不对。这不是土不土的问题,这是仰望到底想干嘛的问题。

仰望的技术有多强?强到我觉得它有点不务正业。什么U9破了布加迪的记录,什么易四方、云辇-X、云辇-Z,名字一个比一个玄乎,听着就像是修仙功法,什么《易筋经》、《凌波微步》、《金刚不坏神功》。这些技术,讲白了,就是比亚迪攒了几十年的内力,现在一股脑全灌注到仰望这个大号上了。原地掉头、螃蟹横行、三轮蹦迪,这些功能在现实里你可能一辈子都用不上一次,但它必须有。为什么?因为它要证明自己值一百万。

比亚迪仰望,一台行走的“技术暴发户”-有驾
比亚迪仰望,一台行走的“技术暴发户”-有驾

这就是百万级豪车的第一个法则:提供大量“我用不上,但不能没有”的功能,来构建一种技术上的神性。你买的不是车,你买的是一个可以随时显灵的“移动神庙”。所以U8一个月卖一千多台,大家买单的不是那几个轮子,而是“福建号电弹”上车这种离谱的故事性。我在路上看到U8,也会多看两眼,然后跟朋友说:看,那玩意儿会游泳。这感觉,就跟在村里看到有人家盖了三层小洋楼,楼顶还非要装个罗马柱一样,你知道那玩意儿没用,但就是觉得这家人“起来了”。

比亚迪仰望,一台行走的“技术暴发户”-有驾

但问题就出在这里,技术上“起来了”,设计上却透着一股浓浓的“不自信”。

咱们先说好的,仰望的Logo,甲骨文的“电”,这个很6,有种三星堆的神秘感,一看就是从地里刨出来的宝贝。U8那个前脸,说是灵感来自“鼎”,也确实霸气,正面看过去像个巨型青铜器要怼你脸上,气势上直接把揽胜、GLS按在地上摩擦,属于那种“不服就干”的造型。到这里,都还挺好,有想法,有执行力。

比亚迪仰望,一台行走的“技术暴发户”-有驾

然后,画风就开始不对劲了。

我到现在都忘不了仰晚U9第一次亮相那个鬼样子,那哪里是车灯,那是两串从拼多多买来的LED灯带,汽配城老板看了都要流泪,直呼知己。那种感觉就像一个武林高手,练成了绝世神功,结果出门穿了一身荧光绿的紧身衣,上面还印着“精神小伙”,主打一个视觉上的闪电战。它会跳舞,会蹦迪,会三轮跑,这些天顶星科技带来的震撼,被那个杀马特造型一秒干回了解放前。我心态当时就崩了。还好后来改了,不然真没眼看了。

比亚迪仰望,一台行走的“技术暴发户”-有驾
比亚迪仰望,一台行走的“技术暴发户”-有驾

再看U8的侧面,那个直线条的轮眉,那个阶梯状的修饰,特别是D柱那“六把砍刀”,我每次看到都在想,设计师是不是“道诡异仙”看多了,觉得车身上不多几件法器就镇不住这车的煞气?这已经不是设计了,这是在车身上搞装修,生怕有一块白墙,显得家里穷。

后来出的U8L,明显是被网友喷开窍了,把D柱那六把“镀铬凶器”给熏黑了,轮眉也改了,一下就精神了。你看,最好的设计,有时候就是啥也别设计。但他们还是没忍住,侧裙那两座“高山”还在,仿佛在提醒你这车有翻山越岭的实力。求求了,自信点,我们知道它牛逼,不用在车身上刻出来了。

最离谱的是U7。那个纯电版的前脸,又是“跑马灯”又是粗筋线,整个脸皱在一起,像一个便秘了三天的绿巨人,狰狞、拧巴、充满了对这个世界的愤怒。后来出的PHEV版又好多了,把“跑马灯”换成了灯线,把筋线干掉了,一下子就从“煤老板”变成了“金融新贵”。这个过程的变化,让我严重怀疑仰望的设计部是不是有个“纠错部门”,专门跟在设计师后面擦屁股。

比亚迪仰望,一台行走的“技术暴发户”-有驾

讲真,我作为一个中年人,看到仰望的技术是感动的,是热泪盈眶的。但看到U7那个号称灵感来自“敦煌飞天飘带”的侧面,我沉默了。飘带是飘逸,是优雅,不是割裂,不是一堆线条的胡乱堆砌。那个双色车身在后窗搞出的Z字形,更是典中典,感觉设计师的鼠标在画图的时候突然抽筋了。

我最近在琢磨,为什么便利店的饭团总是三角形的,可能也是一种设计上的路径依赖吧。

比亚迪仰望,一台行走的“技术暴发户”-有驾

写到这里我得承认,拿保时捷这种几十年不变的老油条来欺负一个新兵,有点不讲武德。但没办法,谁让你卖一百万呢。你看Panamera的侧面,一根线从头拉到尾,干净得像被水洗过一样。保时捷的设计师,可能是全世界最爽的职业,上班就是Ctrl+C,Ctrl+V。而仰望的设计师,像是生怕别人不知道他会用CAD,恨不得把所有功能都用一遍,各种拉伸、切角、倒圆角,在U7的车身上开技能发布会。简直是精神污染!

比亚迪仰望,一台行走的“技术暴发户”-有驾
比亚迪仰望,一台行走的“技术暴发户”-有驾

内饰也是一样,那个竖向曲面屏,那个复古方向盘,各种材质和颜色的疯狂拼接,整个座舱像一个装修到一半的KTV包房。外观和内饰风格还完全不搭,精神分裂了属于是。

所以,仰望的设计团队到底在想什么?我的理解是,一种典型的“技术暴发户”心态。因为技术太强了,强到不知道该怎么用一个与之匹配的“壳”去包装它。他们没有奔驰那种百年“玄学”光环,一个三叉星标就值五十万。他们也没有保时捷那种“青蛙脸”的图腾崇拜,几十年不变大家还抢着买单。仰望啥都没有,只有一身用钱和工程师堆出来的肌肉。

于是,他们只能用一种最原始、最粗暴的方式来表达“我很贵”——那就是复杂。用最复杂的线条,最多的装饰,最亮的灯,来填满用户对一百万这个价格的想象。这是一种设计上的“堆料”,逻辑和配置堆料一模一样。把能给的都给你,甚至把你没想到的也塞给你,让你觉得“值”。

所以,仰望的设计土吗?不,它只是精准。它不是为那些欣赏“少即是多”的包豪斯信徒设计的,而是精准地戳中了那些认为“贵就等于好,复杂就等于牛”的人的G点。你觉得它土,只能说明你不是它的目标用户。这套设计语言,本身就是一种筛选机制,一种赤裸裸的宣言:看得懂我牛逼技术,又吃我这套“土豪金”审美的人,请上车。就这么简单,不服憋着。

本新闻旨在弘扬社会正气,如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及时反馈,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