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吨多重的七座SUV,半年总油费1020元,这个数字背后藏着哪些用车门道
翻开去年11月到现在的加油记录,六个月时间一共加了六次油,每次三百块不到,合计1020元。算上充电的钱,半年能源总支出不到1500块。这个数字放在一台七座插混SUV身上,多少让人觉得有点不太真实。
上周公司楼下充电桩,隔壁部门老张盯着我车看半天,“你这唐到底费不费油?”我掏出手机给他看用车记账,“上个月加了三次油,170块。”他愣了好一会儿,“2吨多的车,能跑出这油耗?”
去年底提车那会儿心里也没底。主要图215公里纯电续航够长,日常通勤能当电车用。实际跑下来,市区大概能打九折,也就是190公里左右。我家到公司单程29公里,一周充两回电就行。
这车有个地方挺聪明——它记得住你怎么开。头两个月基本都是纯电通勤,周末跑趟郊区。慢慢发现,电量保持在20%以上,发动机几乎不启动。偶尔电量低了,发动机介入也很平顺,不看仪表根本察觉不到。
真正让我意识到不简单的,是春节回老家那趟。单程480公里高速,电跑完了全靠油,特意算了下——百公里4.7升。这数字放在七座SUV上,确实有点说不过去。
有人会说,你这是理想状态。也对,要是长期不充电当油车开,油耗估计在5升出头。但谁买插混车天天当油车开?我算过,现在每月通勤1500公里左右,其中1000多公里纯电,电费80来块;剩下混动部分油费90块上下。一个月能源成本,还不如以前油车加一箱油。
底盘这块儿有点意思。顶配那套云辇系统,就是能根据路况自动调软硬。我家小区门口有段烂路,以前开的车每次过去咯噔咯噔的,现在过去舒服不少。不过这套东西似乎对速度敏感,时速过了100悬挂会自动变硬,跑高速倒是稳。
说到缺点——第三排确实鸡肋。我1米78,偶尔坐后面试过,腿部空间勉强够,坐久了憋屈。平时基本把第三排放倒当后备箱,周末带娃出去玩,放滑板车、帐篷正好。要是经常坐七个人,还是得掂量掂量。
智驾功能用得不多,主要高速上开NOA。这套系统比较保守,变道不会太激进。隧道里它会提前调整车道保持的力度,这点挺人性化。复杂路况还得自己接管,毕竟只是辅助。
用了半年多,车子没啥大问题。右后减震器保养时发现有点渗油,4S店免费换了新的。据说老款通病,新款改了。轮胎磨损看着还行,师傅说照这速度跑六七万公里应该没事。
让我满意的是那些细节。座椅通风真凉快,夏天空调不用开太低;方向盘加热冬天实用,不到一分钟就暖和;后备箱几个隐藏储物格,放充电线和洗车工具正合适。
这车适合什么人?大概率是家里能装充电桩、每天通勤50公里以内、偶尔要跑长途的。要是家里已经有台油车或纯电,这车作为补充有点多余;但要是家里就这一台,什么场景都得应付,那确实合适。
老张上周也来试驾了。试完问我:“你觉得这车最大的优点是啥?”我想了想,“大概就是不用再为油价焦虑,也不用担心续航,想怎么开就怎么开。”
他琢磨了一会儿,“改天我也去看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