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势D9又有新款?成都车展成了“车圈春晚”——谁家有点新动作都想争个出场C位,腾势这回玩得花样还真不少,说起来,是不是已经让不少人“钱包蠢蠢欲动”?
曾几何时,提到MPV,大家脑海里浮现的不是“面包车”大气派,就是那个商务接待车万年造型。
可这年头,谁还满足于平平无奇?不是一家子整出网红Vlog开着MPV自驾游,就是老板搂着商务精英们来一场“开会说走就走”的移动头脑风暴。
行,说回腾势D9这波“新瓶装新酒”,到底值不值得大众跟风?真是配置一次加到底,还是只是响亮的广告词?
我们且换个角度,拆开来看,看看这次它有没有搬出真东西。
先别说别的,新款D9的走心之处首先落到眼睛一瞄就得给个“高分”的外观上。
什么“双拼色涂装”,听起来像定制巧克力,实际是造型师们用紫气凌云这种气场十足的配色直接给MPV带来了一身“迈巴赫同款”既视感。
工艺上,五次喷涂,两茬烘烤,紫色里带着一抹金子般的光泽,真不砸场子的情况下,还挺懂国人那种“面子工程”的心理。
如果你觉得紫檀搭金色太高调,难不成在想叫人喊你一声“董事长大人”?
没有这想法也无妨,反正哪怕开着兜风进小区,都能让邻居多瞅你两眼。
18英寸密辐轮毂,这词儿说着有点拗口,摆出来效果倒是挺运动的。
至于双向电动侧滑门,已经是MPV圈子里的标配了,但腾势偏偏要再加点料——开合顺滑也就算了,动作还够优雅,商务宴请、孩子放学接送一把好手。
一圈看下来,尾巴还来个贯穿式尾灯,流行元素一网打尽,气场撑足了,不显山不露水间,确实能给同行两分压力。
再一进车里,猛地一下子,氛围感就拉满了。
高档材质堆出了豪华,摸哪儿都自带高级滤镜。
本来你可能还不信,一个MPV也能玩出点“高奢范”,但新D9偏给你点真货。
先说说中控台,大屏幕不是炫技,而是真的做到了科技和方便兼顾。
3D仪表盘和HUD抬头显示,开车的时候还能让人体验点“未来感”——有点像打游戏那种头戴装备,关键信息刷在眼前,开车不低头,安全系数上去了。
第二排才叫主场,什么“零重力座椅”、按摩电动调节通风加热,这阵势,比头等舱还殷勤。
16点按摩,说白了,养生馆都得汗颜。
14向电动调节,一家老小都能找到自己最舒服的姿势。
还没完,二排带双桌板——一秒变身“移动办公室”或者孩子们的小乐园。
办公党、带娃族,一边路上赶路,一边不耽误正事,这车的多面性发挥到淋漓。
说到智能配置,新D9恨不得把整个数码电子城搬进车里。
全车十块屏幕,那是真不藏私。
你要什么?中控大屏、3D仪表、阳光书记那套HUD,一个都不落下。
副驾屏满足副驾驶新体验,二排扶手有屏,头枕也有屏,连冰箱都能触控操作,车窗外再多美景动车也不慌——孩子们玩游戏刷动画,大人查资料追剧,互不打扰,家庭和谐指数直线上升。
多屏联动,谁都想给个“方便”——这也算给新时代“低头族”们一点交互自由。
而在智能安全这块,腾势新D9也没掉链子。
“天神之眼”辅助驾驶系统,这名字挺唬人,实际操作起来倒是靠谱。
不光有全球顶级硬件撑底子,还整合智电架构,城市领航、高快领航,放在路上,哪怕高峰期堵成一锅粥,也有点“先知”气派。
谁要还觉得不过瘾,可能是亲身体验才最有说服力。
重点别忘了动力系统,1.5T双电机插混这段其实是技术宅的福音。
“骁云”发动机,1.5T带上涡轮增压,说白了就两句话:省油+能跑。
什么可变涡轮、直喷、VVT这些技术参数,普通人听听就行,真懂行的会瞄一眼全铝合金,毕竟关系到轻量化与散热,反正厂家那套米勒循环、高压缩比、超低摩擦的黑科技,落地都是为动力和节能服务。
再捎上EHS电混系统,插电混动里算高水准。
再聊聊续航,纯电模式下能跑200公里,打工族每天通勤成本省下不少;
全场景综合续航1100公里,长途自驾再也不担心半路抛锚。
这一点,足够让“里程焦虑症”人群松口气。
讲到底,上市的新D9,确实把配置堆到天花板,价位区间又照顾了不同预算的群体。
不管是一家老小周末出行,还是商务人士天天谈合同,这套参数、这份用心,足够当标杆。
但话说回来,“配置丰富”终究只是摆在台面,真正值不值票价,还是得摔到实际体验里见真章。
科技堆砌得再漂亮,如果过个三五年系统卡顿、维护麻烦,恐怕就是“好看不中用”;
空间用了那么多屏,实际有多少同步性能、耐用性,用户用上一圈才敢拍胸脯说“真香”。
还有一个老生常谈的角度,混动动力实际油耗表现,能不能既快又省,才是MPV圈最大的痛点。
毕竟,MPV这么大块头,光省油还不行,加速、操控感都得跟上,全家老少坐车时才不会晕车、被摇晃出“北京瘫”。
说七说八,腾势D9新款确实算是给国产高端MPV提供了一个教科书模板。
消费者图个啥?无非就是花钱省心多点安全,再有点大气面子,能陪家能撑场,多面手一个。
腾势D9新出的这些花式配置,确实拉高了标杆,让外资品牌都得瞄两眼——国产不再只是“便宜大碗”那么简单。
像紫气凌云色、十块屏、移动办公豪华座椅这些,谁能想到几年之前,国产MPV还顶多跟着合资品牌后头跑,摔不死也吃不着。
如今脚踏实地创新,品牌信心、用户口碑逐步拉起来了,这才是真有排面,不是光看广告看的。
当然,也不能光捧,不提短板就成夸夸群成员了。
比如MPV的操控一直有“软肋”,新D9装满配置后,整车重量、动态性能表现未知,实际开起来能不能保证油耗和动力的黄金平衡?
新一代智舱系统多屏操作流畅度经得住时间考验吗?
售后和保养的服务体系能不能跟进这些高智能配置?
每一分钱都是真金白银掏出来的,用户最怕“用得爽,修得慌”,希望腾势能在后端保障上同步跟上。
明里暗里这么绕一圈,还是想说一句踏实话:腾势D9新款值得不值得买,还真不能一句话盖棺定论。
它确实比老款进一步完善了细节,售价区间和配置都是诚意满满,尤其对于既要家庭又要面子的用户,确实吸引力不小。
可大家买车的核心关注从来不是“谁配置最多”,而是哪款车能十年如一日地靠谱、安心、用得省心且路上有回头率。
MPV市场格局已变,花样百出只是开头,用户体验和服务才是落地关键。
想入手新车的朋友,不如多试试,多比比,配置炫够了,实用和口碑少不了,毕竟咱花的钱得买个“舒坦和安心”不是?
说到这里,想问问你们:你们会考虑入手配置“拉满”的国产高端MPV吗?理由是什么?欢迎留言聊聊——老司机、车圈大V、带娃宝爸宝妈都来说说呗!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