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6万到7万!大众 SUV 降价冲量,国产车压力几何?

前几天我朋友老李蹲在4S店门口抽烟,愁得方向盘都要捏碎了。

他攥着十万块钱预算,就想买辆靠谱的合资SUV,媳妇却指着展厅里的比亚迪大屏嚷嚷:“这能K歌! 还能刷抖音! ”

从16万到7万!大众 SUV 降价冲量,国产车压力几何?-有驾

这种纠结不是个例。 2025年7月初的大众4S店里,销售嘴边的“降价”俩字像开了挂。

途岳这款车,前两年挂牌16万还得排队提,如今销售直接甩价:“裸车7万9开走,落地不超8万! ”

价格跳水直接炸翻了销量榜。

2025年上半年的数据显示,这车月销从五千辆猛蹿到小两万,四个月里翻了整三倍。

七八万块买辆德系SUV,听着像天方夜谭?

可现实就摆在眼前:前脸那道贯穿式灯带挺唬人,车头敦实得像堵墙。

尺寸倒是露了馅:车长刚过四米三,还没国产紧凑型轿车长。

好在轴距二米六五,我这种一米七四的个头坐后排,腿伸直还剩两拳空间,头顶也不顶棚。

从16万到7万!大众 SUV 降价冲量,国产车压力几何?-有驾

车尾那贯穿灯带中间镶着大众标,夜里亮起来挺扎眼。

可整体造型中规中矩,比起国产车那些炫酷尾灯,实在没啥记忆点。拉开车门更憋屈:中控台光秃秃的,低配版的小屏才八寸,顶配也就九点二寸。

现在国产车流行“彩电式大屏”,十五寸都算起步款。

空调旋钮直接暴露了定位:低配拧的是手动旋钮,高配才舍得给自动空调。

唯一安慰的是倒车雷达和主动刹车没阉割,侧气帘也老老实实装着。

掀开机盖看动力:原先的2.0T确实砍没了,但留着1.5T引擎。

百公里加速八秒出头,红绿灯起步不输买菜车。

从16万到7万!大众 SUV 降价冲量,国产车压力几何?-有驾

油耗倒是分两极:1.5L自吸版百公里六点四升,堪比日系小车。

但走量的1.5T版本要喝七点三升油,比同价位混动国产车费钱。

底盘简配才是真槽点。

老款后轮用着多连杆独立悬架,现在换成了扭力梁板车悬挂。

试驾车过减速带时,后排颠得水杯都在跳舞。

销售赶紧打圆场:“市区开没问题,烂路您悠着点! ”

真要下手的话,行家都瞄着次低配。

多掏一万块,全景天窗、倒车影像、自适应巡航全配上,落地也就八万出头。

这价钱刚好扎进国产车腹地。

从16万到7万!大众 SUV 降价冲量,国产车压力几何?-有驾

吉利星越L车身逼近四米八,后排能跷二郎腿。

比亚迪宋Pro直接塞进十五点六寸旋转大屏,副驾追剧不费眼。

更别说混动版百公里油耗四个油,加满一箱油能跑一千多公里。

朋友老李的媳妇就是看中这些:上车能语音控制空调,夏天提前远程启动,冬天打开座椅加热。

加油口旁边还藏了个充电桩接口。

老销售抖着报价单直叹气:“我们靠的是品牌背书! 三大件稳当,二手车多卖万把块。 ”

可年轻人早不吃这套,展厅里看国产车的乌泱泱一片。

市场数据最诚实:2025年二季度新能源SUV占比冲到35%,国产车占前十席里的六位。

大众这波降价虽然抢回份额,但架不住比亚迪门店天天排长队。

从16万到7万!大众 SUV 降价冲量,国产车压力几何?-有驾

现在买途岳的人,多半是认大众标的60后、70后。

年轻人摸着薄座椅直撇嘴:“连行车记录仪都要自己装。 ”

隔壁国产展台却在玩科技:人脸识别启动,手势切歌,副驾屏能帮媳妇追《甄嬛传》。

销售指着充电桩打包票:“纯电跑一百公里才花五块钱! ”

老李最终顶着媳妇白眼定了途岳。

交钱时还念叨:“德国车总归踏实点。 ”

可他提车那天下雨,倒车时盯着巴掌大的屏幕,后视镜里全是水雾。

隔壁车位停着辆比亚迪,车主在车里唱歌,十二个喇叭震得玻璃嗡嗡响。

#优质好文激励计划#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