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我刷手机的时候看到这个新闻,整个人都不好了。
湖南株洲,9月6号上午的事。
龙女士带着她三岁的女儿,坐上了哈啰出行的自动驾驶出租车。本来挺开心的一件事,母女俩第一次体验无人驾驶,结果路上碰上个神经病司机。
这人开一辆黑色凯迪拉克,车牌被一张印着“VIP”的纸贴得严严实实。你说巧不巧,偏偏就盯上了那辆没人开车的车。
他不是正常超车,也不是不小心刮蹭。他是故意的。一次又一次地并线,急刹车,把那辆无人车逼停在马路中间。
车上有个妈妈,还有一个三岁小孩啊。
孩子当场吓哭了,哭得撕心裂肺。龙女士后来接受采访说,她当时手都在抖,完全不知道会不会撞上去。
最气人的是那个男司机的说法。警察问他为啥这么干,他说——我就想看看这车能不能刹住,好奇呗。
好奇?你拿别人命去满足你的好奇心?
我当时就在想,要是那辆车反应慢半秒呢。要是系统判断失误呢。要是后面有车追尾呢。一条人命可能就这么没了。
我自己去年在长沙也遇到过类似的事。朋友借了辆新出的智能驾驶SUV,我们在绕城高速上试自动变道。结果旁边一辆面包车突然加速挤过来,差点蹭到我们。司机摇下车窗还骂我们是“机器人上路找死”。那种恶意,根本不像开车斗气,更像在针对机器本身。
我觉得这事不能光看罚款。
陶某最后被罚了300块,扣10分。法律上没错,遮牌、压线,该罚。但问题是,他的行为性质已经超出普通违章了。
他是冲着“无人车”去的。
他知道那车没司机,所以他敢这么玩。他觉得机器不会还手,乘客不敢下来吵架,他就赢了。
我认为,以后对这类 targeting 自动驾驶车辆的行为,必须单独立法。不能只按交通违章处理。这跟酒驾不一样,酒驾是失控风险,这是主动挑衅公共安全系统。
你想如果今天他能这么对一辆无人出租车,明天就能去砸公交站的自动售票机,后天就能往地铁轨道扔东西测试AI反应速度。
都是“好奇”。
可人命经不起测试。
那辆车背后不只是哈啰出行。还有蚂蚁集团,宁德时代。这些大公司投了几十亿进去搞L4级自动驾驶。他们不怕技术难题,怕的是社会信任崩塌。
老百姓一这种人都能随便欺负无人驾驶车,那我还敢坐吗。
信任一旦碎了,拼回去要十年。
国外早就吃过亏。美国有家公司因为一次致死事故,整个项目停了三年。我们现在还没出事,但隐患已经摆在那儿了。
科技往前走,人性却不一定跟着进步。
有些人就是见不得新东西顺利。
所以我说,别再把这种事当成普通的路怒或者调皮了。
它是一次对未来的攻击。
而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是下一个车里的母亲,或是那个哭着的孩子。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