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驾完博越L 2025款,我真的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10万出头落地,15.4英寸大屏+Flyme Auto车机丝滑到飞起,1.5T爆181匹马力,账面数据亮眼得让人想立刻刷卡提车。可一脚油门下去,胎噪嗡嗡作响,过个减速带后排像在跳街舞——这车,到底是“真香”还是“真坑”?今天我就掰开揉碎,跟各位车友聊聊这台让我又爱又恨的博越L。
外观:稳重有余,个性不足?
第一眼看到2025款博越L,我差点没认出来。前脸格栅从横条变成竖条,像是从“商务大叔”转型成了“居家暖男”。这种设计语言的变化,明显是冲着“稳重感”去的,少了老款的张扬,多了几分内敛。说实话,吉利这次“整容”挺彻底,但审美这事,真得看眼缘。
我身边有老铁说:“这前脸,咋看有点像某款国产MPV?”也有人夸:“终于不像以前那么浮夸了。”我个人觉得,设计偏保守,甚至有点“丑萌”,但好在车身比例协调,尾部牌照框下移后,视觉重心更低,整体显得更扎实。如果你追求的是那种一眼惊艳的“网红脸”,那它可能不太对胃口;但如果你更看重耐看和家用气质,那它的颜值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
内饰:科技感拉满,细节见真章
坐进车里,我第一反应是:这屏幕,也太大了吧!15.4英寸横屏取代了老款的13.2英寸竖屏,视觉冲击力直接拉满。更关键的是,它不是“样子货”——芯片换成了“龍鹰一号”,系统是和魅族联手打造的Flyme Auto,操作流畅度堪比旗舰手机。
我试了语音指令:“打开空调,调到23度,播放周杰伦的歌。”系统秒回,执行无延迟,连语义理解都挺到位。这背后其实是吉利在车机生态上的深度布局——不再只是“能用”,而是“好用”。
另一个让我惊喜的小细节:后排新增了中央扶手和杯架。别小看这俩玩意儿,轴距只加了8mm到2785mm,实际空间没大变,但这个设计让后排乘客的体面感直接提升一个档次。以前坐后排,手没处放,水没处搁,现在终于像样了。这说明吉利开始从“司机视角”转向“全员舒适”思维,值得点赞。
动力与操控:顺是真顺,糙也是真糙
先说优点:1.5T+7DCT这套动力总成,真的成熟。CMA架构加持,181匹马力随叫随到,油门轻踩就有反应,超车不拖沓,换挡几乎无感。我特意在城市快速路上做了几次急加速,变速箱逻辑清晰,降挡干脆,完全没有“卡顿感”。对于日常通勤和高速巡航,这套系统足够称职。
方向盘手感轻盈,转向精准,我老婆试了试,说:“这车女生开也不费劲。”对新手和女性司机特别友好,这点必须夸。
但问题也出在驾驶层面——滤震和噪音,简直是两大“刺客”。
我特意找了段坑洼路面测试,结果底盘回馈非常直接。悬挂偏硬,过沟坎时震动传递到车内特别明显,后排乘客反馈“像在坐拖拉机”。这调校明显偏向操控稳定性,牺牲了舒适性。如果你经常跑烂路,或者家里有老人小孩,这体验可能打折扣。
更让我皱眉的是噪音控制。时速刚过80,胎噪就开始嗡嗡作响;一上100,风噪和发动机噪音齐上阵,车内对话得提高音量。我试驾的这辆表显油耗15L/100km,虽然可能是磨合期偏高,但高转速+高噪音,意味着发动机长期在“喊累”,油耗想低都难。暂无官方WLTP工况下的油耗数据,但真实油耗能否降到10L以内,还得等车主反馈来验证。
智能化:领先一步,但仍有遗憾
博越L的智能体验,在同价位里算第一梯队。Flyme Auto不仅流畅,还支持手机无感互联、远程控车、OTA升级,甚至能和家里的智能家居联动。比如我手机靠近车门,自动解锁,上车后空调按预设温度启动——这体验,已经接近新势力的水平。
但有个功能让我直拍大腿:自动泊车居然全系缺席!现在连七八万的车都配自动泊车了,博越L作为主打科技的车型,却把这个实用功能砍了。对于新手司机,尤其是女车主,倒车入库还是个“心理挑战”。这不叫节省成本,这叫“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语音助手倒是灵敏,但偶尔会误唤醒。我喊一声“嘿,吉利”,它立马应答,但我说“嘿,别动”,它反而开始播音乐……智能化不是堆配置,而是要“懂人”。这方面,还有优化空间。
对比竞品:谁才是10万级SUV的“六边形战士”?
光说博越L不够直观,咱们拉几个“老对手”来比划比划:
长安CS75PLUS 2024款:外观更运动,内饰双联屏设计吸睛,蓝鲸2.0T动力猛,但车机流畅度和生态整合不如博越L。优势在动力和品牌认知,劣势在智能化。
哈弗H6 第三代:空间大,保有量高,维修便宜,但设计略显老气,车机反应慢,智能化体验落后一个时代。胜在皮实耐造,输在科技感。
瑞虎8 PLUS:1.6T/2.0T可选,底盘调校偏舒适,隔音做得比博越L好,但内饰质感和车机系统还是“工科男”风格,不够精致。
横向来看,博越L的优势在于“智能化+动力成熟度”的组合,但噪音和滤震是硬伤。如果你看重科技体验和驾驶顺滑感,它很香;但如果你更在意乘坐舒适和静谧性,瑞虎8 PLUS可能更合适。
用户真实反馈:有人爱不释手,有人后悔入手
我在车友群做了个小调研:
老王(博越L车主):“车机太好用了,语音控制比我老婆还听话。就是高速上风噪有点吵,习惯就好。”
小李(前CS75PLUS车主,换车到博越L):“以前车机卡得想砸屏幕,现在流畅多了。但后排坐久了腰疼,悬挂太硬。”
阿娟(女车主):“停车太难了!要是有自动泊车,我早就买了。”
真实声音告诉我们:博越L的智能化是加分项,但舒适性是减分项。没有完美的车,只有适不适合的人。
未来展望:智能化是趋势,但不能牺牲基本功
博越L 2025款的升级,明显在向“智能SUV”靠拢。吉利与魅族的合作,不是简单贴个标签,而是真正在构建“人-车-家”生态。这步棋走得对,也走得早。
但我也担心:车企是不是太沉迷“软件堆料”,而忽略了“机械素质”的打磨?噪音、滤震、油耗——这些基础体验,才是决定一辆车能不能长久陪伴你的关键。再炫的车机,也抵不过一路颠簸带来的烦躁。
未来,随着L2级辅助驾驶、车联网、OTA升级成为标配,消费者会越来越理性:不再为“配置表”买单,而是为“真实体验”投票。
总结:值得买吗?看你要什么
博越L 2025款,像一个偏科的优等生:智能化和动力是90分,滤震和噪音只能打60分。10.07万的落地价,性价比确实高。入门版8万左右,对预算有限的家庭很友好。
如果你是科技控,追求车机流畅、语音灵敏、动力顺滑,那它很值得考虑。但如果你经常跑长途、载家人出行,对舒适性和静谧性要求高,那建议多试驾几圈,或者看看瑞虎8 PLUS。
最后留个问题给各位车友:在10-12万的SUV市场,你会优先选“智能体验”还是“驾乘舒适”?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选择。
另外,有博越L真实车主吗?你们的油耗到底几个?高速噪音能接受吗?我蹲一个真实反馈!咱们评论区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