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险续保前必看!这五个坑人条款让你每年多花冤枉钱
各位车友,今儿咱们聊一个扎心话题——车险续保。
都说买车容易养车难,可学姐我发现,不少老铁们连车险续保都能掉进“连环坑”,每年多花几千冤枉钱。
今天咱就直击重点,带大家扒一扒车险条款里那些“暗藏杀机”的套路,用最少的钱买最实在的保障!
---
一、陷阱1:4S店捆绑“全险套餐”,价格贵出30%!
套路解析:提车时销售一句“必须店内买全险”,直接塞给你盗抢险、玻璃险、划痕险的豪华套餐,价格比外面贵30%以上。
更离谱的是,还可能搭售延保或保养套餐,美其名曰“一站式服务”。
学姐支招:
- 明确拒绝捆绑!根据银保监会规定,除交强险外,商业险可自由选择。
若遇强制消费,直接拨打12378投诉,这招比砍价好使。
- 现场比价:提车当天打开支付宝/微信车险平台,输入车型信息,30秒出报价。
拿着手机怼销售脸上:“按这个价买,否则我出门右转!”
用户案例:去年帮粉丝小李提车,4S店报价7500元,对比线上平台后砍到5200元,省出一套全车贴膜钱。
这车,有点东西!
---
二、陷阱2:不计免赔没买全,修车自掏40%!
套路解析:车损险、三者险默认有免赔率(主责扣15%,全责扣20%)。
如果你没附加“不计免赔”,修车时就得自掏腰包补缺口。
更坑的是,部分销售口头承诺“全赔”,保单上却只字未提。
学姐支招:
- 逐条核对保单!所有主险(车损、三者、座位险)必须标注“不计免赔覆盖”,否则等于买半份保险。
- 警惕文字游戏:某些公司把“绝对免赔率”藏在附加条款里,出险时直接扣钱。
这车险,气的我蹦起来!
---
陷阱3:“全险”≠全赔!这些情况保险公司秒拒!
套路解析:你以为买了全险就能高枕无忧?错!以下情况分分钟拒赔:
- 驾驶证过期、酒驾、非车主驾驶(除非提前加“指定驾驶人”条款,但保费可能涨10%);
- 改装车不备案(改轮毂、刹车、动力系统,保险公司以“改变车辆性能”拒赔);
- 报险超48小时(无现场证据直接拒赔,尤其是单方事故)。
学姐支招:
- 改装前先备案!改色、加装行李架等外观项目需10日内车管所登记;
动力改装?劝退,99%保险公司不认。
- 出险立刻取证:拍全景(带车牌)、近景(碰撞痕迹),录30秒视频记录对话。
留痕,就是留钱!
---
陷阱4:线上投保核保“宽松”,理赔时“严苛”翻旧账!
套路解析:部分互联网平台为抢单,核保时对“贷款车”“车主驾龄”睁只眼闭只眼。
等到理赔时,却揪着“信息不实”拒赔,让你哑巴吃黄连。
学姐支招:
- 选正规渠道!官网/官方APP最靠谱(平安、人保、太平洋),其次选支付宝/微信的“保险服务平台”(查清牌照公示)。
- 贷款车重点备注!保单必须注明“第一受益人是银行”,否则过户或理赔时可能卡壳。
横向对比:某平台报价比人保便宜500元,但条款藏了“指定修理厂”限制,修车只能去合作厂,否则扣15%免赔。
这差价,跌冒烟了也不赚!
---
陷阱5:续保“暗箱涨价”,违章扣分成加费借口!
套路解析:第一年不出险,保费该打5折?Too young!部分公司偷偷加“交通违章溢价”(闯红灯3次加费10%),或捆绑“指定修理厂”条款(不去合作厂修车,免赔15%)。
学姐支招:
- 续保前自查违章!用“交管12123”APP处理完毕再投保,别给保险公司留把柄。
- 要求明细报价单!必须列出“无赔款优待系数”“交通违法系数”“自主核保系数”。
对比3家以上(平安、人保、大地),选纯保费最低的,真香!
---
学姐总结:车险不是越贵越好,匹配需求才是王道!
- 基础方案:交强险+三者200万+车损险+不计免赔(10万级车约4500元);
- 进阶方案:+医保外用药险+驾乘险(长途自驾必选);
- 土豪方案:+电池险(电动车)+玻璃险+划痕险(新车建议)。
最后提醒:提车后15天是“退保冷静期”,发现买贵或重复投保,可无损失退保重买。
这个窗口期,错过天塌了!
---
互动话题:各位车友,你被车险坑过吗?评论区晒出你的“避坑神操作”,学姐抽3位老铁送《车险理赔避坑手册》!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注:本文数据参考自银保监会2020年车险改革文件及主流保险公司公开条款)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