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本该是放松身心、享受生活的美好时光,可对一些车主来说,这个十一却被堵在了两个地方:高速公路上的长龙,以及售后群里的无尽等待。
当问界M5和旧款M7的车主们,满心期待着“ADS4即将推送”的激动,却在群里看到“审批未过,请耐心等待”的冰冷字样时,那份原本的喜悦瞬间化为一种难以言说的堵心。
这究竟是怎么了?
问界的产品总监出来诚恳致歉,一句“流程卡住了”道出了无奈。
可道歉终究是道歉,车主们更想知道的是,这“卡”到底卡在了哪里?
又要等多久?
最终的等待,会不会只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审批“卡壳”,是技术代差还是法规撞车?
回溯到今年九月,一项新发布的自动驾驶国家标准,给L3级别的测试里程要求来了个“大提速”,直接将原本的门槛提高了40%。
以往,跑个十万公里就能勉强交卷,现在呢?
得凑够十五万公里,而且还得区分封闭和开放路段进行测试。
问界旗下的M5和旧款M7,恰恰就落在了这个“新规”发布的节点上,无异于“撞上了枪口”。
那么,为何M9和M8却能“一骑绝尘”,顺利过关?
关键在于它们搭载的全新MDC810计算平台,高达400TOPS的算力,就像是高速列车轻松通过收费站,审批流程自然顺畅。
而M5和旧M7,依旧使用的是算力200TOPS的MDC610平台。
这种硬件上的鸿沟,不是简单的软件更新就能轻易弥合的,它意味着需要重新进行大量的测试验证,硬生生将测试周期拉长了至少三周。
这背后,是技术代差的现实,也是法规迭代的必然。
“补偿礼包”能否抚慰等待的焦虑?
问界给出的解决方案是,一旦审批通过,72小时内即刻推送。
为了安抚车主们焦灼的心情,他们还附赠了一份价值2000元的车载智慧屏和超级快充,外加一次免费保养。
这份“厚礼”,听上去似乎诚意满满。
但对于那些假期被严重打扰、对技术升级充满期待的车主而言,这份补偿能否真正抵消他们内心的失落与焦虑?
这笔账,在每个车主心里都有着不同的分量。
“买了就能升”,当初销售的这句承诺,如今成了悬在老车主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这不仅仅是功能延迟推送的问题,更是品牌信任的一次考验。
有人调侃,这就像是买了期房,交房时才发现赠送的“阳台”面积,远不如宣传的那般宽敞。
技术日新月异,法规的脚步也从未停歇,而身处其中的第一批尝鲜者,往往最容易成为“夹心饼干”。
这不是个例:智能驾驶升级难已成行业痛点
车质网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智能驾驶升级延期的投诉量同比激增67%,其中高达八成的延期事件,都指向了审批流程的瓶颈。
小鹏、理想等品牌也未能幸免,整个行业似乎都面临着一道无形的“天花板”。
“买车如买房,交付验公摊”,这句戏谑的背后,是对技术迭代与法规滞后之间矛盾的深刻洞察。
每一次技术的飞跃,都可能伴随着法规的滞后,而首批用户,则承担了这份不确定性。
往后,当再听到“终身免费升级”的承诺时,我们或许应该多问一句:这“终身”,指的是技术上的永不落伍,还是法规上的永远通行?
笔者深以为, 面对技术飞速发展的浪潮,以及随之而来的法规更新,车企需要更前瞻性的规划和更充分的准备。
对于消费者而言,理解技术迭代的复杂性,同时也要学会理性看待“升级承诺”,多一份审慎,少一分冲动。
实践反复证明, 消费者对智能驾驶的期待,是推动行业进步的重要力量。
而车企需要做的,不仅仅是提供令人惊艳的技术,更要建立一个透明、可信赖的沟通机制,让用户在期待中,也能感受到一份踏实与安心。
值得注意的是, 此次事件也给整个行业敲响了警钟。
如何平衡技术创新与法规监管,如何更有效地安抚用户情绪,是所有汽车品牌都需要深入思考的课题。
也许,一次真诚的沟通,一次切实的行动,比任何华丽的辞藻都更能赢得用户的信任。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你是那位被“卡住”的车主,面对这价值不菲的补偿礼包,是选择欣然接受,继续耐心等待,还是会坚持“杠”到底,要求更实在的解决方案?
或者,你对此事有更深层次的思考和建议?
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让我们一起探讨,如何在技术革新与用户体验之间,找到那条更顺畅的“车道”。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