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仓库里堆满了崭新的电动车,全国各地的经销商却像约好了一样,死活不拿出来卖。这不是什么阴谋论,而是一个摆在台面上的商业策略。根据行业内部消息,各大品牌早已备货充足,但一场围绕“旧车库存”的静默战争,让原定9月上市的新国标车,硬生生被捂到了12月。这背后的逻辑简单却残酷,提前一天卖新车,就意味着旧车少卖一台,而经销商手里积压的旧国标车,可是真金白银的库存。
2025年9月1日,电动车新国标正式落地。政策划下的第一条红线就是,所有旧国标电动车生产线必须立刻停产。但规矩也留了个口子,给了市场一个三个月的缓冲期,允许旧国标车继续销售到11月30日。
这个缓冲期,一下子把整个市场的节奏打乱了。你走到任何一家电动车行,会发现店里摆着的,促销广告上主推的,清一色还是我们熟悉的那些“旧国标”车型。而品牌方早在各大展会上秀过肌肉,宣传得天花乱坠的新国标车,比如雅迪的C09-D,新日的路行X6,你在实体店几乎看不到影子。
这可不是因为厂家没生产。恰恰相反,从9月1日停产旧车到现在,生产线根本没停,开足马力在生产新国标车。大品牌们早就做好了准备,车型研发,3C认证一气呵成,就等着推向市场。那么问题来了,车都造好了,为啥不卖?
答案全在经销商身上。一位小牛的经销商说了大实话,现在这个节骨眼上,谁敢先把新车摆上台面,那就是在砸自己的饭碗。11月30日是旧车销售的大限,这意味着所有没卖出去的旧国标车,到了12月1日就会变成一堆legally不能销售的“废铁”,不仅占着仓库,更压着大笔的资金。
整个十月和十一月,成了经销商清理库存的“黄金窗口”。他们必须在电动车销售淡季来临前,想尽一切办法把手里的旧车卖出去,回笼资金。如果这个时候,性能,外观可能更优的新国标车上市,消费者自然会持币观望,谁还愿意买即将淘汰的旧款?所以,厂家和渠道商之间形成了一种默契,共同控制新车上市的节奏。说白了,就是等,等到旧车卖得差不多了,或者拖到11月底那个最后时刻。
除了清库存的压力,经销商对新国标车本身也有一丝担忧。旧国标车虽然明面上限速,但经过一些“技术处理”,跑个四五十公里每小时是常事,甚至有的能改装到更高速度。而新国标车这次是动了真格,最高时速被严格限制在25公里,一旦超速电机直接断电,从技术上基本杜绝了改装可能。他们担心,这种“硬性降速”可能会劝退一批对速度有要求的客户,影响新车的初期销量。
所以,你现在看到的电动车市场,是一种奇特的“静止”状态。一边是政策推动的滚滚车轮不可阻挡,另一边是市场参与者们为了自身生存而进行的最后博弈。所有的变化和新车潮,似乎都指向了同一个时间点,2025年12月1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