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高峰堵窄路、深夜打车难、长途出行累——这些出行痛点,小鹏或许有新解。11月5日,2025小鹏科技日以“涌现 Emergence”为主题,它抛出第二代VLA大模型,以及Robotaxi、全新IRON机器人、飞行汽车,且都有明确量产计划,这些“科幻感”技术,离日常并不远。
2026年叫Robotaxi会像网约车一样吗?目前Robotaxi多是小范围试运营,小鹏却明确2026年推3款量产车型并试运营。它不用激光雷达,纯视觉就能应对全球道路,4颗图灵 AI 芯片带来3000TOPS算力(2250TOPS运算+750TOPS冗余),还加了“遮阳板车外显示”,低速时能提示行人,减少尴尬。同时会推私享版“Robo”系统,普通车也能有L4级智驾,高德已成为其全球首个生态伙伴,未来打开 APP 或能直接叫车。
人形机器人不只是 “花架子”?全新IRON全身82个自由度,有仿人脊椎、仿生肌肉和柔性皮肤,能走“猫步”,手和人手1:1且有22个自由度,捡东西、递文件都可行。它搭 3 颗图灵 AI 芯片(2250TOPS算力),靠“VLT+VLA+VLM”能对话、走路、交互,可做导览、工厂巡检。宝钢已与其合作,未来会进工厂助力智慧制造,2026年底计划规模量产,还将开放 SDK 邀全球开发者共建生态。
飞行汽车能当“空中班车”?小鹏汇天有两套方案:“陆地航母” 供个人用,已接超7000台订单,11月3日工厂试产下线首台,2026年大规模量产,新手培训后就能用,安全有全域冗余。
“A868”是6人混电飞行汽车,预计续航500公里、时速360公里,适合商务出行,已进入飞行验证阶段。未来还将和敦煌合作开西北首条低空自驾旅游线。
这些技术的核心是第二代VLA大模型,它去掉 “语言转译”,能从视觉信号直接生成动作指令,应对复杂路况更快。对车主来说,“小路NGP” 能让复杂小路接管里程提升13倍,还有 “无导航自动辅助驾驶”。2025年12月底先锋用户可体验,2026年一季度Ultra车型车主能全量用上,大众已成为其首发客户,图灵AI芯片也获大众定点。
2026年这些场景能成真吗?小鹏有明确时间线和合作伙伴,但物理 AI 走进日常仍需解决运营成本、空域审批等问题。不过至少现在,我们看到了更便捷的出行可能,2026年或许就是起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