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奔驰小G要来中国这个事,最近传得有鼻子有眼。这事儿吧,一点都不意外。意外的是奔驰的反应速度,慢得像用拨号上网看完了整部《甄嬛传》。终于,在被国内新势力和坦克300们用组合拳打得太阳穴直冒金星之后,这位浓眉大眼的德国老大爷,终于开窍了,悟了。不是顿悟,是被人一闷棍打悟的。
这背后是什么?是掀桌子式竞争法则的终极体现。以前大家还讲究个品牌调性,你卖你的豪华,我卖我的性价比,井水不犯河水。现在呢?现在是黑暗森林,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最好的防守不是做大蛋糕,是直接把餐厅给爆了。奔驰现在就是那个眼看餐厅快被炸了,才想起来自己厨房里还有个煤气罐没点着的后知后觉者。
为啥非要搞个小G?因为那个正版大G,在国内一线城市,真的就是个移动的灾难。我作为一个曾经在大G后排感受过人生颠簸的中年人,可以负责任地讲,这车除了能让你在三里屯的脏街获得短暂的凝视,剩下的时间都在跟停车场的柱子、小区的窄门、和自己的腰椎作对。它需要的是一个殿堂,而不是一个鸽子笼。所以,奔驰必须搞个小的,一个能让都市丽人们开着去买菜,也能让精神小伙们开着去网红坡打卡的“亲民”版本。
小G就不一样了,它把G级最值钱的壳子,那个方盒子的神髓,进行了一个“压缩毛巾”处理。写到这里我得承认,这个比喻有点蠢,但你懂我意思就行。它保留了90%的视觉冲击力和品牌玄学,但把尺寸压缩到了一个正常地球人能驾驭的范畴。这就叫精准打击,直接打在了那些“我想要个G,但我真的只是想要个G的壳子”的用户心巴上。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然后就是最典中典的环节:动力。这事儿在国内市场,约等于一场宗教战争。
对于硬派越野的“原教旨主义者”来说,一个纯电的G,那就是异端,是背叛。没有发动机的轰鸣和烫裤腿的排气管,那叫什么越野?那叫开着一个带金钟罩铁布衫的电瓶车去郊区给蚊子送温暖。这帮人的逻辑很简单,我拜的是V8发动机铸就的机械神,你现在给我个电动机,等于跟信徒说咱们的教堂以后改用太阳能念经了,功德直接wifi上传。三体人看了都气活了,这不扯淡吗?
但是,诶,但是。你架不住一线城市那张绿牌的诱惑。对于那些只想要G的壳子,99%时间在城市里堵着,偶尔去个网红坡打卡的用户来说,电动的,安静,起步快,还不用摇号,简直是天降正义。他们要的不是翻山越岭,他们要的是在星巴克门口停车时,路人甲投来的那一句轻声的“卧槽”。所以,奔驰如果脑子没进水,就一定会搞双线操作,油车电车一起上,让原教旨主义者和新时代信徒在4S店里自己先打一架,打赢的下单。
再往下说,就是配置了。这块儿更是重量级。现在的国内市场,早就被惯坏了。冰箱彩电大沙发只是入门,你没个800V高压快充,没个激光雷达,没个能给你唱rap的智能语音,你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我最近在想,为什么所有的车评人都要说“冰箱彩电大沙发”,就不能换个词儿吗,比如“冰柜投影按摩椅”,感觉高级一点。如果奔驰小G还抱着海外那套“简约即是美”的破思想,内饰除了标啥都没有,那坏了菜了,分分钟被国产车教育怎么做人。
你以为用户买的是奔驰的标?是,也不是。他们买的是奔驰标带来的“我很有品味”的幻觉。但如果你的车连个座椅通风都没有,夏天开得满背是汗,那这个幻觉就很容易破碎。所以,奔驰必须加大,加大,再加大配置。把大联屏塞进去,把L2辅助驾驶塞进去,把所有能让用户觉得“这钱花得值”的花里胡哨的东西都塞进去。
妈的,这仗也太难打了!
所以,小G能不能爆?这个问题从一开始就是错的。它不是一个纯粹的产品问题,它是一个“信仰”的纯度问题。
我们必须承认,奔驰这个品牌,本身就带玄学光环。就像特斯拉一样,会买的人,就是喜欢它本身。你跟他聊性价比,他跟你聊梦想;你跟他聊配置,他跟你聊价值观。奔驰最值钱的,就是这个标。小G的任务,就是把这个标的价格门槛,往下拉一拉,拉到一个中产阶级踮踮脚、咬咬牙、卖掉两只股票就能摸到的位置。
你看,这才是问题的核心。它不需要干翻坦克300,也不需要跟理想比冰箱,它的唯一目标,就是收割那些预算在50到70万,但内心深处有一个G级梦的人。这些人,才是奔驰真正的“应许之民”。对奔驰来说,小G的成败只有一个标准:它能不能让那些本来踮踮脚也够不着大G的人,心甘情愿地把钱包献上来,去购买一个通往信仰殿堂的“任意门”。成了,就是爆款。败了,也无非是证明了,这届信徒的钱包,还不够虔诚。
就这么简单。
我们始终秉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内容涉及权益纠纷,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依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