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均销量不到一万台!华为能带飞尊界,为啥“带不飞”阿维塔?
12767辆,这是阿维塔今年5月的销量数字,看着挺猛,但拆开一看,今年前五个月平均下来还不到一万台。 更扎心的是,6月销量回落到10153辆,而同期问界M9周销3200辆,尊界S800周订单逼近1000辆,M8大定破8万——同样是“含华量”拉满的车型,差距咋就这么大?我开着阿维塔11跑过高速、钻过山道、停在商场地库被路人围观过,也试过问界M7和M9,说实话,阿维塔的技术底子不差,甚至可以说“华为味儿”比不少鸿蒙智行车型还浓,但它缺的,可能不是技术,而是“存在感”。
一、“亲儿子”出身,技术堆得比谁都狠
阿维塔的背景,用“含着金钥匙出生”都不足以形容。长安的整车制造、宁德时代的电池、华为的全栈智能解决方案——这仨名字放一块儿,简直就是新能源界的“铁三角”。早在2022年8月,阿维塔11就上了带激光雷达的华为ADS 2.0系统,比问界还早。 我记得第一次试驾阿维塔11时,在重庆的盘山公路上,它自动变道、避让大车、上下匝道一气呵成,那种“它比我老司机还懂路”的感觉,至今难忘。
它的座舱是鸿蒙车机,语音响应快得像在打电话,底盘用了华为的DATS动态自适应扭矩系统,过弯时扭矩分配细腻,车身姿态稳得不像SUV。三电系统更是宁德时代定制的CTP 3.0电池包,充电15分钟补能200公里,实测WLTP续航打个9折都算良心。从技术角度看,阿维塔11几乎是华为智驾+宁德电池+长安制造的“完全体”。
可问题是,技术再强,也得有人知道、有人买单。据杰兰路调研,认识阿维塔品牌的受访者不足90%,而“特米蔚小理”都在95%以上。 这意味着,你在街上开阿维塔,路人可能以为是某个新出的“油车电改款”。反观问界,靠着华为门店铺货、余承东站台,品牌认知度直接拉满。你说气不气?
二、价格下探,06扛起销量大旗,但“便宜”不是长久之计
今年阿维塔最火的车不是11,也不是07,是06。6月销量5842台,占了全系近六成。而阿维塔11,同期只卖了153台。 这个反差太真实了——大家不是不买阿维塔,而是只买得起便宜的。
阿维塔06起售价19.19万,是品牌首款杀进20万内的车型。我试驾过06,底盘调校偏舒适,动力响应比11稍肉,但鸿蒙座舱、L2级辅助驾驶、华为DriveONE电驱一个没少。它就像一个“青春版阿维塔”,把核心体验下放,换来了销量。
但问题来了:靠低价走量,会不会稀释品牌高端形象? 阿维塔当初定位是“高端智能电动车”,现在主力车型却在20万区间,和深蓝、零跑S01抢饭碗。而真正体现技术实力的11和07,反而成了“叫好不叫座”的技术展示车。这就像一个学霸,考试拿第一没人夸,反而因为兼职发传单被点赞——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三、华为“朋友圈”太广,独门秘笈变“大路货”
最让阿维塔头疼的,是华为的“汽车朋友圈”越来越大。目前已有超10个品牌、20多款车型搭载华为智驾系统。 东风岚图、北汽极狐、奇瑞智界、广汽传祺……甚至连奥迪、丰田都在谈合作。华为智驾的稀缺性正在消失。
我有个朋友,本来想买阿维塔11,结果看到智界S7也用ADS 2.0,价格还便宜几万,立马转单。当“华为智驾”不再是阿维塔的独门武器,它的核心竞争力在哪? 是设计?阿维塔的碟翼式前脸、曲面屏、悬浮座舱确实有辨识度,但审美主观,撑不起长期销量。是性能?0-100km/h 3.98秒很猛,但日常驾驶谁天天地板油?技术可以复制,品牌心智却很难重建。
更残酷的是,华为现在主推的是“鸿蒙智行”体系,问界、智界、享界、尊界,名字都带“界”,营销资源倾斜明显。阿维塔虽是引望的并列第二大股东,出资115亿占股10%,和赛力斯一样,但在华为的“亲儿子”序列里,它更像是“远房亲戚”。
四、横向对比:和问界M7、智界S7比,阿维塔差在哪?
我拉了三款车对比:阿维塔11、问界M7、智界S7。
维度 阿维塔11 问界M7 智界S7
起售价 28.99万 24.98万 22.98万
华为智驾 ADS 2.0(全系标配激光雷达) ADS 2.0(高配才有) ADS 2.0(高配)
座舱 鸿蒙车机 鸿蒙车机 鸿蒙车机
品牌认知 低(<90%) 高(华为背书强) 中(奇瑞造,华为赋能)
渠道覆盖 自有门店+部分合作 华为门店直营 华为门店直营
数据很说明问题:
阿维塔11价格最高,但品牌认知最低;
问界M7靠华为门店和余承东IP,销量稳定;
智界S7虽是新品牌,但借力华为渠道,起量快。
我试驾的感受是:
阿维塔11开起来最“高级”,底盘滤震、转向手感、智驾流畅度都更接近百万豪车;
问界M7空间大、座椅舒服,适合家庭用户;
智界S7操控灵活,轿跑姿态吸引年轻人。
但最终决定掏钱的,往往是品牌信任和购买便利性。你能在华为店里试驾、下单、提车,和你得专门跑阿维塔中心,体验感天差地别。
五、未来怎么办?光靠“含华量”不够了
阿维塔2025年目标22万辆,现在年化销量才12万左右,差距不小。要破局,光靠华为不行,得自己长出“牙齿”。
第一,品牌重塑。 不能再靠“华为合作”当卖点,得讲自己的故事。比如强调长安的造车功底、宁德的电池安全、阿维塔独有的设计语言。“华为赋能”是加分项,不是唯一项。
第二,渠道下沉。 必须进华为门店,或者和大型经销商合作。用户不会为了买车专门跑一趟“阿维塔空间”。
第三,产品节奏。 06的成功说明市场需要20万级智能车,阿维塔可以推出更多“轻旗舰”车型,用性价比打开市场,再反哺高端线。
第四,用户运营。 多搞试驾、车友会、OTA共创,让车主有归属感。现在阿维塔的车主社群声量太小了。
结尾:热闹都是它们的,阿维塔怎么办?
“含华量”不低,技术不弱,销量却上不去——阿维塔的困境,其实是很多“技术派”新势力的缩影。 在这个拼品牌、拼渠道、拼营销的时代,光有技术不够,你还得会“吆喝”。
华为能带飞尊界,因为它是百万级“旗舰中的旗舰”;能稳住问界,因为它是“华为造车”的代言人。而阿维塔,需要找到自己的位置——是高端技术先锋?还是智能平权推动者?
各位车友,如果你在20-30万预算,会选阿维塔06,还是问界M7,或者智界S7?你觉得阿维塔缺的是什么?是品牌?价格?还是渠道?评论区聊聊。
我,一个爱开车也爱聊车的XXX我,会一一回复大家的问题。下次试驾,说不定就开上阿维塔的新车了。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