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传祺向往S9乾崑里,第一感觉就是宽啊。特别是前后排,你跟朋友聊天的时候,一点也不压抑。后备箱我刚翻了下,放了点行李箱和购物袋,空间简直大得让我觉得,家还离得远点也不怕。你要说这车空间好用,除了五座,六座选项也是他们的杀手锏。我好奇问一句,你们会不会考虑,满座状态下长途会不会觉得挤?
说到这,我还记得我有个同事说过:我比较看重后排躺平的感觉,长途累不累?这正切中我想说的——出行的舒适度,除了座椅宽大,还有后排的零重力座椅。这次试的那款,真的是让我体验到了按摩其实也能不鸡肋。按摩力度很足,像在按摩店一样,特别舒服。从侧面看,就算你每天都坐,坐一整天也不怕疲惫。
估算一下,这车的零重力座椅感官享受,我觉得它能带来比普通座椅多一倍的放松效果,当然我没那么夸张。你们知道吗?在我心里,车里那个设计点最看懂我——它那广汽自己调试的隔音。声音静得我一只耳朵都快贴到门板上了。以前坐车,总觉得噪音像在耳边叫嚣,现在几乎听不见外界的杂音。
你有注意到它的灯光设计没?那幸福之门AI光幕尾灯,真的很有未来感,照亮街道的也像在说—我很酷,你看?我对华为那套ADS 4Max超级智驾有点迷——最远250米的激光雷达,听起来像是有个神眼在前面盯着。这个距离,样本少(估算:可能是我们测试时的最大检测距离),但比起日常开车的情景,还算够用,倒不是特别超前。
这两天在试驾中,我心里突然冒出个问题:你觉得,智能驾驶会不会让人越来越依赖?还是说,它会是真正降低出行压力的新助手?我觉得大部分人还是会担心万一出事怎么办。而且,实际上,智能硬件如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的成本都不低(大致为几千到上万块的差别),我猜华为和宁德时代的供应链压力其实挺大的。
说到这儿,不得不提它的电池。全系标配的宁德时代44.5度超级电池,估算续航252公里(纯电),我试过零电的状态,心里暗暗算——你要跑市区日常通勤,除了充电桩就像家门口的小卖部那么方便,但如果平时出远门,还是得考虑补能时间。它支持14分钟极速充电——我还是有点怀疑,正常情况下,充满电还是得半小时左右吧(这段先按下不表),但能在短时间内快速补能,倒是挺符合我对快充速战的期待。
对比:同价位的比亚迪或长安,虽然也主打科技感,但在护眼大屏、娱乐音响、座椅体验上,传祺这次做得很到位。它的27英寸HUD和17.3英寸娱乐屏,比我遇到过的任何中高端车都要细腻,隔音还挺给力。试驾时我没调它的音量,都觉得听音乐很有感觉。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发现一个细节——那副7.3.4的音响系统,声场很宽,而且低音闷不死。我知道,很多车都讲音响体验,但真体验此处,你会觉得比自家的家用音响还沉浸。说到这,我还在想,为什么这么大手笔投资娱乐系统?难道真的是家用车就要追求科技感这套路大于实际?
我还记得一位修理工跟我说,传祺这车的装配质量其实还挺严谨的,像那珠宝级工艺贯穿式灯带,成本显然不便宜(估算几百块光就能搞出来的细节),但他们不做表面功夫。
这车最让我心动的点,还是它的满配即享受。提前给你挂满华为乾崑智驾,加上鸿蒙座舱,什么都不用选太多,就直接上手,顶配享受。反正我觉得不少人会被满配吸引——安全配置、智慧辅助、舒适体验全都是亮点。
有个小疑问:在实际路况中,华为的智能能不能跑得上?我没有细想过,但看它的技术基础和硬件配备,似乎有点硬核底气。这让我想到,未来智能驾驶是不是会像自动化家庭一样,逐步变成家常便饭。
说到安全——我一直挺在意的。家用车,安全省心才是真的。这个我比较认可它主动安全配置,包括智能预瞄系统、自动刹车、碰撞预警……都帮我们挡掉了不少潜在危险。你会不会觉得,买车其实还在拼安全感?
让我困惑的是,虽然这款车配备了不错的硬件,但软硬件结合是不是还差点火候?换句话说,硬件底子都很扎实,但软件调度和算法优化,还需时间打磨。不然,像我这样比较挑剔的人,用着用了觉得还行,但还可以更顺畅。
说到空间,我忍不住又想起那天跟朋友聊起:他开的是一个价差不多的合资SUV,座椅没有这么舒服,也没有零重力设计。有一次他感叹:我都觉得坐车像坐沙发。像这辆传祺,舒适的座椅、宽敞,反而更适合每天的家庭日常。我总觉得,汽车空间是不是也得跟车身结构有关?它是不是用了那种内外结合的设计思路,既保证宽敞,又不损车身刚度。
我特别留意到,车里面那个养眼的大屏幕,不知道是不是我平时用手机太多,忽然觉得,车里的界面设计得很流畅,没有卡顿的感觉。它的操作逻辑是不是像手机一样简单直观,也是厂家下了不少功夫吧。
你们觉得,未来这个价位能不能看到像这样综合体验?还是说,硬件越做越好,软件还差点?我心里突然想—— 这车会不会真成为爆款?还是只是有趣但不够实用的一阵风?
午夜梦回,有时候会想:未来的车,究竟会不会成为第三个家?还是说——它只是一个移动的便利工具?
好了,留点悬念给你。今天的体验,就是在试驾完后,突然意识到:最值得期待的,还有那个小细节……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