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召回11万辆,主动承认问题,网友调侃圈粉

你们说,现在造车造到这份上,“召回”还算新闻吗?一口气把11万辆车召回,这事儿要是放在以前,说不定还得轰动全国,车主愤怒维权,厂家装死躲瘟;可现在真到小米了,网友们反倒多了点讨论和调侃。难怪要问:小米这一波,到底是“翻车”,还是“圈粉”?这个问题我挺喜欢,问得够实在,但答案并不简单。

我们得先搞清楚“召回”这事到底意味着啥。很多人一看到“召回”,心头一紧,什么?是不是有质量大问题了?是不是车子不安全了?厂家是不是要躲起来了?其实你想想,假如今天你买的车出了点小问题,对方直接找你:兄弟,软件有点漏洞,我这给你修一修,不收你钱,不让你跑来跑去,半夜充电顺带就升级好了。你愿不愿意?以前买车,恨不得一出问题就“踢皮球”,能把责任推给谁推给谁,别说主动找你了,怕是连售后电话都死活打不通。

小米召回11万辆,主动承认问题,网友调侃圈粉-有驾

可是现在小米,宣传“用户为中心”,一发现智能驾驶有风险,赶紧砸锅卖铁召回11万台标准版SU7。有人说是不是小米出去唬人的,这么大的动作会不会砸了招牌?但你各位冷静想想:现在智能汽车,本质跟手机很像——手机系统Bug,厂家远程修复,大家早就见怪不怪。汽车“OTA升级”,这不是科技进步的事吗?召回也跟过去不一样,没让你排队上门维修,而是按个手机App就能解决。这操作省心省力,甚至比修手机都方便。

然后我们再说“责任心”。现在社会好像都在比谁更会甩锅,谁能把黑锅甩得远。小米这次主动承认问题、主动召回,没藏着掖着,这其实是很厉害的。你对比一些传统品牌,也不是我黑他们,有些厂商,一出问题就先自查,最后查来查去,结论是:“用户不会用,路况特殊,个别案例”。时间耗得杳无音讯,最后还弄个不疼不痒的“服务升级”。反而像小米这样坦坦荡荡,哪怕是大范围召回,反倒让人觉得可信。这个时代,“敢说错”比“死不承认”更有竞争力。

而且你仔细琢磨,今后智能驾驶、辅助驾驶,一定是未来的大趋势。路面复杂,算法太新,怎么可能没Bug?不用说小米,哪怕是全球造车百年老厂,也有今天没料到的路况。重要的是,有问题能不能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修复、第一时间反馈给用户。每个小问题都当大问题处理,最后你用车才安心。这和考试犯错一样,犯错不可怕,关键是老师能不能立刻让你改正,别把小过错放大成大事故。

当然也有些人不买账:你怎么知道小米没掩盖更大的问题?召回都搞得理直气壮,是不是公关在引导舆论?我跟你说,这种怀疑其实也有道理。商业世界,谁敢说自己一点瑕疵没有?但现实是,只要它依规召回——不是让你开着不安全的车在市区狂飙——那咱们总要给点信任吧。如果哪天真发现了很严重、致命的安全隐患,这公众监督可是不会那么快让小米敷衍过去的。你看那些以前出过刹车门、油门门的大品牌,哪个最后不是被市场敲打得老实了?

反过来你要看,小米这次生怕用户不方便,可以远程“OTA推送”修复,你不用上店、不用等几小时、不用折腾排队。晚上充电的时候软件就修好了。你对比一下传统的召回——专车去店里等维修师傅,修一天还怕缺零配件,小米现在一键升级,全网覆盖。不得不说,这种互联网思维、生态链底子,真是赶潮流赶对了地方。“手机厂造车”,没想到最先过关的居然是售后体验。

当然了,这么大范围的召回,也说明一条:“早期版本,大家都是小白鼠”。谁都知道,头一批用户尝鲜,总有踩坑的风险。买小米SU7的朋友,表面是“极致性价比”,实则也是给小米打磨产品的机会,谁用谁知道:便利,风头,风险,全都自己承担。所以厂家才要有比别人更高的责任心,把每一个问题都赶在扩散前解决。这次召回,某种意义上也是小米对早期用户的一次“交代”,不是光陪笑脸,而是真把问题解决了。

但你说,这会不会影响大家对小米的看法?我觉得吧,普通人并不会因为一次召回就改口骂小米烂泥扶不上墙。毕竟,大家早就见识过各种品牌的召回剧情了,谁家企业不出岔子?更别说,如今智能汽车更新节奏都快赶上手机App,哪个不是推送一堆升级包,全都是“修复已知问题,优化用户体验”?问题来了,你到底介意“问题出现”,还是更在意“怎么解决”?有些厂商出事先道歉,后续措施一堆拖延,有些干脆不理你,等着风声过了装死。转回来看小米,主动认错,主动召回,主动远程修复,咱们至少心里踏实一点。这种态度,也算是“圈粉”的一块砖。

小米召回11万辆,主动承认问题,网友调侃圈粉-有驾

可是你要问我:“小米这波真全是好评吗?”我说,肯定也有翻车的地方,毕竟,车本来就是怕出事的东西,安全受关注早就不是一句公关语能糊弄的。多少人本想买小米,就是图个安心,结果第一批车上路几个月就要召回,还偏偏是“高智能辅助”方面的Bug,这让不少科技发烧友气不打一处来:“这不是主打功能吗?怎么最先掉锅?”但换个角度讲,这种主打功能一旦出锅,你敢第一时间修复,比那种悄悄藏着一辈子当“冤种”的用户强多了。说到底,车企的核心还是要让用户觉得自己被尊重、被关心、被负责。光靠广告吹牛逼,最后还是没有用。

咱们也得现实点,现在整个造车圈,不管是老品牌还是新秀,都在“智能化”上打仗,一边比功能,一边比响应速度。用户体验,已经不是产品功能单一可以解决的。两个同样卖“智能辅助驾驶”的品牌,一家能半夜OTA直接修复,一家非得你开车进厂,等几周才能处理,你们自己选吧。小米这次其实用行动证明了自己,哪怕有Bug,也就不怕你知道,能修好才重要。未来智能汽车,召回会越来越常态化,谁能站稳脚跟,靠的不是零缺陷,而是高响应和信任感。

小米召回11万辆,主动承认问题,网友调侃圈粉-有驾
小米召回11万辆,主动承认问题,网友调侃圈粉-有驾

总之,这回小米这一波,既有翻车的风险,也有圈粉的机会。翻车在于技术上还是新手,没法做到零失误;圈粉在于,把每一个小毛病都当大事来办,用远程升级这种互联网思路,解决了用户的最大痛点。要我说,现在这社会,不怕你有瑕疵,怕你死不承认、拖拖拉拉。只要态度够坚定,措施够落地,用户其实没那么计较。“召回”本质不是洪水猛兽,只是产品成熟过程里必经的坎儿。谁跳过去,谁就赢了第一波信任。

朋友们,你们觉得呢?如果有一天你自己的车遇到类似问题,你希望厂子主动通知你,还是愿意最后一秒才知道?小米这波操作,是勇气还是无奈?是技术不成熟,还是回馈信任?这个问题,其实每个用户都得自己琢磨。但我觉得,这年头能把产品做成这样,出岔子还玩命修补,至少比那些“睡着不管事”的厂子,要靠谱多了。以后车圈谁能圈住粉,还得看谁能把错误“变成进步”,你说是不是?

最后,车子是用来开的,不是用来遮丑的,小米主动点,也算给整个行业提了个醒。以后的智能车,别光玩花样,细节安全和用户体验,才是决定你能不能“圈粉”的关键。你是更怕厂家藏着问题,还是更怕被忽悠当小白鼠?你会因为一次主动召回而放弃一个品牌,还是更信它敢于认错的气魄?这个问题,留给每一个还没买车、正在买车、已经买车的人想一想。

小米召回11万辆,主动承认问题,网友调侃圈粉-有驾

本平台致力于传播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信息,若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认真核实并改进。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