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为何在欧洲逆势高价突围,三大麻绳撼动特斯拉市场地位

深夜,柏林的一条小巷里,一辆亮银色的比亚迪ATTO 3,静静地停在路边。车窗下挂着新鲜的购车贴纸,背后是一家大众专属维修站。技师走出来,揉揉背,嘴角咕哝着什么,视线却不自觉地停在了ATTO 3的牌照上。新车,外来者。柏林的街头开始习惯这种陌生面孔了。至少在统计表里——比亚迪的销量曲线,比特斯拉还要陡。你打开手机查查,比亚迪在欧洲居然一口气卖了13500台,同比暴增225%。腾腾冒烟的数字,冷不丁让人心头一紧:不是中国本土市场,不是特价促销,怎么突然在欧洲变天了?

琢磨这事的时候,我愿意让自己稍微代入一点:假如你是德国人,会不会想,花更高的钱买个陌生品牌,图的到底是什么?毕竟,特斯拉Model 3在欧洲的起售价才3.3万欧元,比亚迪ATTO 3竟然敢标到3.8万欧元,连元UP这种小型车也开到2.9万欧元。让很多中国消费者听了直皱眉:这不是国内7万块搞定的小车嘛,到了欧洲摇身一变,比特斯拉还贵?但事实就是这样,比亚迪在欧洲上市的价格普遍是中国价格的三倍以上,和我曾经以为的“低价扩张”背道而驰。

原因并不稀奇。欧洲拍着胸脯搞“保护主义”,归根到底是怕自家车厂日子越来越难过。比亚迪要在欧洲卖得便宜,不是它不愿意(谁不希望多抢点市场份额),而是“不允许”。你放个10万块的元UP,德国大众、雷诺、标致怕是要集体请愿了。于是,比亚迪变贵了,价格也和特斯拉拉得不远了。如果仅仅从价格入手,解释不了比亚迪为什么能在欧洲蹿红,相反,这个谜底还更让人迷糊。

实际上,比亚迪超越特斯拉,倒是有三根麻绳牢牢系在一起。

一麻绳是马斯克本人。他一手握着电动车大旗,一手却不断搅浑欧洲政坛。这年头做企业家,顺便还热衷政治参选和干涉他国内政,这气势确实不小。支持特朗普就算了,还当众声援德国选择党,法国、英国都没放过。结果怎么着?品牌光环秒变负资产。欧洲人嘴上可能不说,心里却很清楚:你卖的不只是车,你顺手还捎带个政治风向,这我不买账。特斯拉一夜之间,从“科技向往”变成了“政治风险”,这一刀扎得不轻。

二麻绳是补贴收割机。欧洲电动汽车的补贴,玩了几个回合之后,说不玩就不玩了。补贴一停,特斯拉价格直接上天,买车人的钱包开始发抖。往年说“政策红包”,今年就变成了“成本自理”。乖乖,欧洲大妈不是傻子,油车就算动力落伍,好歹便宜。特斯拉的“油改电”,在没有额外政策下,就像特供牛奶撤掉折扣,立马让人望而却步。比亚迪本来也是电车,要按说也会吃亏,结果呢?人家产品线足够宽,顺手就甩出一堆插混车。有电的、加油的、混合的,能选的种类多,谁还非得上纯电车这条独木桥?

说实话,如果不是混动技术这块,比亚迪在欧洲根本不敢叫板特斯拉。看数据,今年欧洲插混汽车销量增幅超过50%,而纯电车只有30%。你让我选,我都愿意做个“骑墙派”:加油不焦虑,充电不依赖,开出去不心慌,这种“能上能下”的插混,正好切中欧洲消费者的老实心态。就像吃面条加个蛋,没蛋也能活,但有蛋就是舒服。

三麻绳是产品全面开花。特斯拉这几年海外搞得风生水起,产能是挺大,但车型始终围着“纯电轿车”绕圈。没MPV、没插混、没增程,更别说平价车型。欧洲消费者不是傻子,看车就像买衣服,能挑的越多越高兴,谁愿意被一条裤子锁死选择权。比亚迪的“卷车型”策划,放在欧洲正好补上了特斯拉短板。何况还有“MG名爵”助攻,上汽也不是吃素的。今年上半年,MG在欧洲卖车量又是突破15万,预期能干到30万。两大国产品牌在欧洲赛道齐头并进,特斯拉压力直接拉满。

再往深里翻,比亚迪的技术策略里,插混、电池、底盘、智能驾驶……一连串黑科技整得花哨。欧洲老百姓不追风口,但很在乎性价比。比亚迪的插混技术本来就是“能油能电”,每次换代都变得更耐造,再加上中国制造这块“卷价格”,人家虽然入场起步价贵,但细算下来,保养便宜、毛病少、保险好搞,油电双修就是比纯电省心。特斯拉的牛气一遇到“看重实际”的欧洲市场,立马掉半截。至于“特供中国”的Model YL,只能说拐了下弯,出海压力大,家里温床长不住了。

作为老刑侦,见惯了案情反转。欧洲的汽车市场其实也不比一桩“浅显案件”简单。技术是一方面,政治环境、补贴、品牌形象、产品矩阵,每一层都是案发现场的指纹。你爬梳下来,谁都不是单纯靠一板“便宜”。有人吐槽比亚迪“到处摆摊”,其实欧洲政策环境根本不允许便宜;而特斯拉“高冷”,也冷到了门可罗雀。

比亚迪为何在欧洲逆势高价突围,三大麻绳撼动特斯拉市场地位-有驾
比亚迪为何在欧洲逆势高价突围,三大麻绳撼动特斯拉市场地位-有驾

当然,比亚迪的蹿红,并非“胜券在握”。欧洲车市猫腻多,一转头补贴政策说不定又回来,或者本土品牌猛搞创新,指不定哪天又翻盘。插混车的未来,纯电车的扩张,甚至汽车产业链的政治变量,都可能随时重新定义市场格局。技术上,谁也不能拍胸脯说自己百分百碾压,下一个周期,步子迈错就全盘皆输。

比亚迪为何在欧洲逆势高价突围,三大麻绳撼动特斯拉市场地位-有驾
比亚迪为何在欧洲逆势高价突围,三大麻绳撼动特斯拉市场地位-有驾

深夜柏林小巷的那辆ATTO 3,或许明天会被扫进大数据分析里,又或许三年后被欧洲本地品牌的逆袭甩在后头。只不过,那些决定买下这辆车的欧洲普通人,也许更在乎“实用性”而非光环。到底是插混的务实打败了特斯拉的高调,还是欧洲政治的风向决定了一家企业的天命?这个问题,或许比“谁卖得多”还要值得慢慢琢磨。

比亚迪为何在欧洲逆势高价突围,三大麻绳撼动特斯拉市场地位-有驾
比亚迪为何在欧洲逆势高价突围,三大麻绳撼动特斯拉市场地位-有驾

说到底,市场现场就是一场不断发酵的多线推理——你怎么看?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依法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