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SUV市场越来越卷了!电动化浪潮下,谁能杀出重围?

关注我吧,咱们聊点实在的。

中国SUV市场越来越卷了!电动化浪潮下,谁能杀出重围?-有驾

中国这二十年,SUV真叫一个火。

不是一般的火,是家家户户都想买一辆的那种火。

你去小区里转一圈,十个车位八个停的是SUV。

中国SUV市场越来越卷了!电动化浪潮下,谁能杀出重围?-有驾

我老家在成都,每年车展我都去凑热闹,人山人海全是来看SUV的。

去年我表弟结婚,本来想买个轿车图个省油,结果他妈就定了:“不买SUV?那你开啥车接亲?”

连婚车都得是SUV,不然没面子。

中国SUV市场越来越卷了!电动化浪潮下,谁能杀出重围?-有驾

车企也明白这点。

谁敢说自己没SUV?那基本等于宣布退出中国市场。

哪怕特斯拉那么高冷的品牌,现在都出了六座Model Y L。

中国SUV市场越来越卷了!电动化浪潮下,谁能杀出重围?-有驾

说实话我当时看到新闻还愣了一下,特斯拉不是一向极简吗?怎么也开始搞空间堆料了?

后来我才懂,不是他们变了,是市场逼的。

现在的SUV,光能跑不行。

中国SUV市场越来越卷了!电动化浪潮下,谁能杀出重围?-有驾

得有冰箱,最好还能热咖啡。

得有大屏,越多越好,三块五块都不嫌多。

座椅要像沙发,第三排不能是摆设。

中国SUV市场越来越卷了!电动化浪潮下,谁能杀出重围?-有驾

我朋友买了某新势力的七座电车,结果他儿子坐在第三排喊:“爸爸我头顶撞车顶了!”

这哪是家庭用车,这是折叠式成年人的愧疚现场。

更离谱的是智能系统。

中国SUV市场越来越卷了!电动化浪潮下,谁能杀出重围?-有驾

动不动就是“元宇宙座舱”、“沉浸式影音体验”。

我在4S店试过一次,刚上车语音助手就说:“欢迎来到您的移动生活空间。”

我差点回它一句:我不是来生活的,我是来开车的。

中国SUV市场越来越卷了!电动化浪潮下,谁能杀出重围?-有驾

可我们有没有想过,SUV本来是干啥的?

上世纪三十年代,雪佛兰出的第一辆SUV叫Suburban Carryall。

那玩意儿根本不像现在的车,像个铁皮箱子加四个轮子。

中国SUV市场越来越卷了!电动化浪潮下,谁能杀出重围?-有驾

但它能拉货,能走烂路,能在没路的地方开出一条路。

那时候的人买车不是干活。

后来欧洲人把它升级了。

路虎玩越野,奥迪搞四驱。

我记得我爸当年特别崇拜一辆老款Q7,他说那车跑川藏线稳得像贴地飞行。

八十年代奥迪quattro技术还在拉力赛拿冠军,派克峰连着三年第一。

那种车,不是靠屏幕多赢得尊重的,是靠底盘和操控说话的。

但现在呢?

电动SUV一窝蜂上来,拼的就是谁更大、谁更智能、谁续航更长。

20到40万这个价位,简直就是修罗场。

每个品牌都说自己是“为家庭打造”,可我真的怀疑,他们到底见过几个真实家庭?

我就认识一对夫妻,为了选车吵了三个月。

男的想要驾驶感,女的要看后排能不能放儿童安全座椅。

最后去了七八家店,发现几乎所有车都在讲“场景生态”,没人谈刹车距离和弯道支撑。

最后他们买了辆进口Q5,理由很朴素:“坐着踏实。”

说到踏实,最近奥迪出了个Q6L e-tron。

我没急着吹它,我去试驾了两次。

第一次在城里开,感觉平顺,没啥特别。

第二次我直接开上了成雅高速,又拐进了一段施工便道。

那一刻我才明白这车不一样。

路面坑洼,车身却稳得很,方向盘指哪打哪,完全没有电动车常有的“飘”。

最让我吃惊的是加速和刹车。

官方说百公里加速多少秒,我自己用手机测了三次,平均还快了零点几秒。

销售后来悄悄跟我说:“我们标数据时故意留了余量,怕用户失望。”

这话要是放在别的品牌嘴里,我肯定当笑话听。

但从奥迪人口中说出来,我信了。

他们在中国做了大量路试。

不只是高速和城市道路,还包括重庆的坡道、东北的冰雪、云南的泥地。

这些事没人宣传,但你能感觉到。

比如悬架对连续,比如雨天变道时的稳定性。

这不是算法堆出来的,是工程师一寸一寸调出来的。

我觉得Q6L e-tron最特别的地方,是它不着急讨好所有人。

它不像某些新车一上市就请一堆网红直播,也不天天发通稿说“重新定义出行”。

它就静静地在那里,等着那些真正懂车的人来发现。

我采访过一个老奥迪车主,五十多岁,在成都做建材生意。

他说他换了四辆奥迪,从A6到Q7再到现在的Q6L e-tron。

问他为啥不试试新势力,他说:“有些东西看着新鲜,但我开起来心里没底。”

他还说了句让我记住的话:“车子嘛,关键时刻别掉链子就行。”

现在整个市场都在卷“大”和“多”。

好像车越大就越幸福,功能越多就越先进。

但我越来越觉得,真正的进步不是加法,而是知道该留下什么,该去掉什么。

我认为,一辆好车不该让用户去适应它。

而应该是车去适应人,适应中国的路,适应真实的每一天。

就像Q6L e-tron做的那样。

它没有喊口号。

但它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坐我爸那辆老Q7翻越二郎山的感觉。

那种安心,十几年过去了,居然还能找到。

这可能就是为什么有些人宁愿慢一点,也要选一个靠谱的。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