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方程豹钛3这车最近卖得不错,月销奔着八千去了,数据一摆出来,感觉全场都得起立鼓掌,高呼“国货之光”。但你冷静下来想一想,诶,这事儿就有点玄学了。销量好,和这车适合你,这中间隔着一个东非大裂谷。KFC的吮指原味鸡也卖得好,你天天吃,吃到最后看见老爷爷的笑脸都想吐,一个道理。
这年头,卖车已经不是卖车了,是一场大型的行为艺术。大家不务正业,卷配置卷价格卷到最后,发现嗨呀,决定胜负的,居然是外观这个最不讲理的东西。我敢说,买钛3的消费者,十个里面有九个,都是被它那张“方盒子脸”给忽悠瘸的。剩下那个,可能是销售他二舅。这种造型,就是汽车界的压缩毛巾,看着不大,但只要舆论的水一浇,瞬间就膨胀成一个庞然大物,让你觉得不买就亏了。它不只是个方盒子,设计师还往里加了一堆“未来科技感”,整得跟个随时要变形的赛博坦逃犯一样,特别能唬人。
你坐进去,内饰也确实能打。讲真,贵有贵的道理,细节做工是到位的。那个档把区域,搞得跟个灵魂法杖一样,握上去冰冰凉凉,仿佛随时能召唤出什么不干净的东西,高级感一下子就上来了。它给你提供的情绪价值,是100%拉满的。你买的根本不是一台车,是一个移动的舞台,一个证明你审美在线的艺术品。开着它,你感觉自己不是去上班,是去参加一场随时可能爆发枪战的科幻电影首映礼。
但是,但是,重点来了。这场行为艺术的门票,是你几乎为零的实用性。这车的空间表现,简直就是对它2745mm轴距的公开处刑。设计师怕是把所有的天赋点都加在了外观上,到空间这块直接没蓝了。后排坐进去,感觉自己像个被塞进罐头的沙丁鱼,尤其是那个坐垫,短得让你怀疑人生,时刻考验你大腿的肌肉力量。后备箱也别指望了,常规操作。后面的“小书包”?那玩意儿就是个装饰品,你敢往里放瓶矿泉水,它就敢给你来一路的交响乐。前备箱倒是有一个,算是找补了一下,但整体来说,这空间,就是个笑话。
讲真,我最近在想,为什么所有的车评人都要聊空间,好像我们买车就是为了拉一车哈士奇一样。我自己开车,后排一年都坐不了几次人。
好了,不扯淡了,咱们上硬菜,聊驾驶。
第一,那个视野。坐进去,车头又高又大,你感觉自己不是在开车,是在开高达。这种上帝视角,对于喜欢“高高在上”感觉的人来说,简直是毒品。但对于新手,尤其是女司机,那就是一场噩梦。虽然有360影像,但那种心理上的压迫感,是摄像头弥补不了的。你得适应,必须适应。
第二,也是最要命的一点,底盘。这车的底盘,就一个字,硬。如果有人告诉你它底盘挺软的,那他要么是收了钱,要么就是刚从拖拉机上下来。我这么说吧,这底盘的调校师傅,上辈子一定是个钉子,这辈子就想把所有坐车的人都扎一遍。车又高又重,零百加速还快得一批,底盘不做硬点,转个弯车都能给你表演个原地起飞,这叫物理规律。但规律是规律,难受是真难受。
过个减速带,车里的人感觉就像是被关在滚筒洗衣机里开了个“强力甩干”模式,Duang Duang两声之后,还有无数细碎的余震,跟得了帕金森一样,持续不断地从屁股传到你的天灵盖。这他妈根本就不是车!是个刑具!说实话,这种感觉很烦躁,它在时刻提醒你:“嘿,哥们,路不平”。所以这车千万别走烂路,它的底盘会让你深刻理解什么叫“修仙渡劫”。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把这车的底盘比喻成滚筒洗衣机,可能对洗衣机有点不太尊重,毕竟洗衣机还没这么颠。
第三,噪音。低速还行,中高速一上来,由于那个方方正正的造型,风噪大得跟开敞篷车一样。你和副驾说话基本靠吼。这没办法,物理学圣剑了属于是,方盒子造型的车,风阻系数都是来报仇的。所以这车也别跑高速,不然你可能会以为自己得了耳鸣。
所以你看,这车就是一个巨大的矛盾集合体。它用一张帅到人神共愤的脸,掩盖了它在空间、舒适性上的各种反人类设计。它把所有的资源都砸在了“情绪价值”这个玄学上。但这种情绪价值也是有代价的,就是你得用你的腰和你的耐心,去换取路人的一句“卧槽,好帅”。
这就像现在的车圈竞争,已经不是请客吃饭了,而是掀桌子。我比亚迪就是要发疯,就是要用一个极致的长板,配合一堆让你难受的短板,然后用一个让你无法拒绝的价格或者一个让你无法拒绝的外观,直接把市场给爆了。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钛3就是这种掀桌子式竞争法则下的产物,它不求面面俱到,只求单点爆破。只要外观这个长板足够长,长到能让你忽略其他所有短板,那它就赢了。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所以这车到底值不值得买?我的建议是,你先问问你的腰。如果你的腰觉得可以,你的日常通勤路况良好,且你对“成为焦点”这件事有种近乎宗教的狂热,那就买。毕竟,人生苦短,及时行乐。让别人去考虑什么保值率、舒适性、实用性吧,我们这种人,就是要活得像个行为艺术。车颠怕什么?只要心态不崩,万物皆可盘。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依法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