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近光总被闪?交警揭秘:小心,你的车灯已成“光污染”真凶!

车灯“刺客”:夜幕下无声的“光污染”,谁是真凶?

各位驾驶员朋友,夜安!

今晚用车社想和各位聊聊,看似微不足道,实则关乎行车安全的大事——夜间会车时,那忽明忽暗的“闪灯”现象。

不知各位是否也曾遭遇:明明恪守交规,开启近光灯,却冷不丁地被对向来车以远光“洗礼”,那一瞬间,真是满腹委屈,却又无处申诉!

开近光总被闪?交警揭秘:小心,你的车灯已成“光污染”真凶!-有驾

这究竟是怎样的状况?

莫非如今道路之上,兴起了以“灯语”争高下的新风尚?

抑或是座驾气场不合,平白无故引来“仇恨值”?

且慢!

用车社这就拨开迷雾,揭露真相。

此事并非全然归咎于对面驾驶员的个人素质,很有可能,是你的近光灯,在无形中已经化身为“光污染”的制造者!

这又是从何说起?

车辆行驶,需遵循一套名为“强制性国家标准”的规范约束。

简而言之,就是国家为车辆灯光划定的硬性指标。

其中,对于近光灯的“明暗截止线”有着尤为严格的要求。

何谓“明暗截止线”?

通俗地说,即近光灯投射出的光束,必须具备一条轮廓鲜明的明暗分界线。

光明区域照亮行车路面,而阴影区域,则务必避免照射到对向驾驶员的视线范围。

开近光总被闪?交警揭秘:小心,你的车灯已成“光污染”真凶!-有驾

这条分界线,实乃夜间行车安全的“生命防线”。

而问题的症结,恰恰潜藏在这条“生命防线”之中!

当今车市,诸多车型,特别是那些原厂便配备透镜式LED前照灯的车辆,生产厂商为求在各项测评中取得耀眼成绩,常会将这道“明暗截止线”调校得略显偏高。

日常空载行驶,尚且相安无事,视野也的确更为开阔。

然而,一旦后备厢塞入诸如周末采购的日用商品,或是后排乘坐几位身形略显“丰满”的朋友,车身前部便会不自觉地抬升,原本的“生命防线”也随之攀升,直刺对向驾驶员的双眼!

明明开启的是近光灯,实际效果却与远光灯无异!

面对这般情景,换作是你,又怎能忍住不闪灯提醒呢?

这仅仅是冰山一角!更为普遍的状况,恐怕源于我们自身的操作不当。

请各位车主仔细观察爱车,在方向盘左下方,是否隐藏着一个带有“0-1-2-3”等数字标识的旋钮?

此物正是前照灯光束高度调节器,其功用在于调整“生命防线”的垂直位置。

“0”代表最高位,对应空载状态;数字越大,光束越低,对应车辆负载越重。

但用车社斗胆推测,诸多车主恐怕自购车之日起,直至车辆报废,都未曾触碰过此旋钮!

它便始终停留在“0”档,默默地积攒灰尘。

试想一下,后备厢堆满杂物,后排挤满乘客,车头高高扬起,你的近光灯又怎能不对他人造成视觉干扰?

开近光总被闪?交警揭秘:小心,你的车灯已成“光污染”真凶!-有驾

非法改装车灯,更是不容忽视的重灾区!

部分车主嫌弃原装卤素灯亮度不足,擅自更换为LED或氙气灯泡。

亮度固然有所提升,但各位是否考虑过,原厂灯碗的设计,是与卤素灯丝的发光特性相匹配的!

若更换为发光点截然不同的LED灯泡,光线便会发生漫反射,所谓的“明暗截止线”也荡然无存!

此等车辆行驶于道路之上,犹如一盏移动的探照灯!光芒四射,危害无穷。

至于那些看似高端的矩阵式前照灯、自适应远光(ADB)系统,听起来颇具科技感,实际上也存在一定的响应延迟。

系统需要时间来识别对向来车,进而分区调整灯珠,这一过程虽短暂,却足以让对面的驾驶员瞬间失明。

因此,各位,下次遭遇“闪灯”警告时,切莫急于抱怨,不妨先冷静自查:

是否因后备厢载物过多,忘记调低灯光高度?

是否在不适宜启用雾灯的天气,错误地开启了雾灯?

(晴朗之日开启后雾灯,无疑是对后方驾驶员的一种折磨!

是否擅自改装了前照灯,反而弄巧成拙?

开近光总被闪?交警揭秘:小心,你的车灯已成“光污染”真凶!-有驾

平日驾车出行前,不妨抽出几分钟,在车库内对着墙面进行一番简单的灯光检测。

观察近光灯的明暗截止线,是否低于前照灯的中心高度。

若高于此标准,务必及时调整!

切记,车灯是用以照亮道路,而非“亮瞎”他人的!

行车上路,安全至上,礼让为先。

切莫为了一己之便,使座驾的前照灯沦为潜在的安全隐患。

用车社今夜就与各位聊到这里。

当然,某些时刻,遭遇“闪灯”也或许存在其他原因。

例如,部分车型配备的日间行车灯亮度过高,夜间望去酷似远光。

此外,某些特种车辆,其灯光亦可能较为刺眼。

但归根结底,唯有先规范自身行为,方能理直气壮地要求他人。

时下,已有汽车厂商着手研发“智能灯光”技术,可依据路况自动调整灯光高度,甚至主动避让行人和车辆。

期盼此项技术能够早日普及应用,从根本上解决远光灯滥用的顽疾。

总之,安全驾驶,文明行车,从你我做起。

各位在日常驾驶中,是否也曾遭遇远光灯的困扰?

又是如何应对的呢?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宝贵经验,共同探讨如何使夜间行车环境更加安全有序!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