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有个情节值得深思:韩楚风为竞争正天集团的总裁,向丁元英讨教,并以一辆100万的宝马730作为赌注。而丁元英给的建议是“不争”,结果,韩楚风如愿当上总裁。不得不佩服丁元英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正天集团的总裁病逝,在遗嘱里向董事局提名韩楚风为总裁候选人。前总裁是正天集团最有威望的人物,遗嘱提名的分量可想而知。但提名并不等于决议,此外,还有两名副总裁是当然的候选人,这使正天集团高层掀起了一场不小的风波。
韩楚风想当正天集团的总裁,却不知道怎么争,于是向丁元英请教。
丁元英建议韩楚风“不争”,以退为进反而会有好的结果。
韩楚风不明白丁元英为什么会出这一招,按照常人的思维,不是遇到机会就要赶紧争夺吗?
而丁元英给出的解释,则看出了丁元英思维不同常人的地方。
丁元英对韩楚风说的原话如下:
“这件事是退后一步,让出一条道儿,让两个副总裁先过去,胜算可能会大一些。你办事,老总裁放心,但董事局不一定放心。董事局关心的不是老总裁的遗嘱,而是利润。同时,这里面还有一个资历问题,对你来说也是一个潜在的障碍。退一步,让两个副总裁之间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让他们去内耗,等他们斗得两败俱伤的时候,企业必然会蒙受损失,这就是此消彼长,有个比较。当董事会看出谁是争权的、谁是干事的,自然就众望所归了,这个时候,你才有可能建立真正的权威。否则,你一登上拳台,就会促使他们先结成联盟,你很可能是第一个牺牲品。”
丁元英的这段话可分三个部分解读:
1、让韩楚风置身矛盾之外。
韩楚风的资历不如两位副总裁,如果直接去和两位副总裁竞争,就会让两位副总裁先结成联盟,把韩楚风先踢出局,这样,韩楚风就再也没有参与竞选的资格了。丁元英建议韩楚风先退一步,让两位副总裁自己去竞争,而韩楚风继续做好自己的工作即可。
2、让韩楚风给董事会最想要的结果。
当时老总裁已经去世,谁来升任总裁,决定权在董事局那里,而董事局并不关心谁来担任这个新总裁,他们关心的是谁能给公司带来更多的利润。所以,谁能解决利润问题,谁就能得到董事会的投票。
3、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丁元英建议韩楚风按兵不动,先让两位副总裁去竞争,让他们内耗,等两位副总裁斗得两败俱伤的时候,企业必然遭受损失。这个时候,董事会就能看出比较:两位副总裁是争权的人,会给企业造成损失,而韩楚风才是做事的人,会给企业带来利润,那么董事会就会更倾向于让韩楚风来当这个总裁。
丁元英的建议让韩楚风陷入思考,他又问丁元英:“那他们要是不内耗呢?”
丁元英便说:“这是文化属性问题,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
韩楚风沉思了片刻,说:“打个赌吧,将来也算是一个段子,就赌我那辆宝马车,打上7折,作价70万,你看如何?”
丁元英的底气,看出他对自己有非常大的把握。
这件事情的最后结局正如丁元英所料,当韩楚风退后一步之后,两个副总裁斗得风生水起,导致企业遭受了很大的损失,董事局在商量之后,决定让韩楚风这样一个真正能干事的人担任新总裁的位置,而韩楚风也信守承诺,将那辆宝马车送给了丁元英。
韩楚风和丁元英关于总裁之争的这段对话中,除了“夫唯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的策略,更值得让我们思考的是丁元英分析问题的角度,他是从文化属性出发的,丁元英认为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任何一种命运都是那种文化属性的产物。
丁元英就是用文化属性来推断两位副总裁的结局的。
“文化属性”这个词是原著作者的独创,也是整部剧的灵魂,但是“文化属性”这个命题很大,不是几句话就能解释清楚的,现在我们只在总裁之争这个维度上,讨论一下丁元英的文化属性:
文化属性的一个狭义理解,就是传统观念决定行为模式。中国有所谓“枪打出头鸟,一山不容二虎”的传统文化观念,在总裁之争这件事上,无论董事局的领导和两位副总裁有如何的自身修养,又有如何的现代化思想,但是最终他们都逃不脱文化属性的局限。
所以因势利导,丁元英觉得自己这一局的胜算很大。
你如何看待丁元英处理韩楚风总裁之争的思维方式,欢迎留下你的看法,大家来讨论一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