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车从26万跌到12万,囤车的人现在慌了

你要说这两年车市最热闹的事,那得数燃油车的价格大跳水。从2023年年初开始,这个降价的势头就没停过,到现在还在继续。有些人看到便宜就赶紧下手,怕晚了就没这价了。还有一帮人,手里有点闲钱,琢磨着这价格降到底了吧,不如多买几辆,等着涨回去再卖出去赚一笔。你猜后来怎么着?这些想发财的人,现在肠子都悔青了。

说起这轮降价,得从2023年1月份说起。特斯拉率先动的手,把Model 3和Model Y的价格一口气砍了好几万块,从26万多直接掉到22万多。这一下子就把整个车市搅和起来了,比亚迪、小鹏这些新能源车企业也跟着降,优惠力度一个比一个狠。

燃油车从26万跌到12万,囤车的人现在慌了-有驾

燃油车这边本来日子就不太好过,看着新能源车抢市场,只能咬着牙跟着降。到了3月份,东风集团在湖北搞了个大动作,各种补贴往上堆。东风雪铁龙C6从21万多一下子降到12万,这降幅可真够吓人的。东风日产的轩逸优惠4万多,东风本田CR-V也给了5万块的现金减免。你说这力度大不大?

这股风很快就从湖北刮到全国,一汽大众、上汽通用、广汽丰田这些合资品牌全都卷进来了。2023年整整一年下来,燃油车的平均终端价格跟前一年比跌了15%。那些入门级别的车降得更猛,跌幅达到25%。

为啥降得这么狠?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新能源车太能打了。以前燃油车的天下,大家比的是品牌、配置,技术上都差不太多。新能源车一出来,整个游戏规则就变了。老百姓买车不光看牌子了,还得想是烧油的还是用电的。油价涨到每升8块多,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还限行,单双号的,很多人就转投电动车了。

燃油车从26万跌到12万,囤车的人现在慌了-有驾

数据不会骗人。2022年底,新能源车的销量占比还只有20%,到了2023年上半年就接近30%了。燃油车的市场份额被挤得越来越小,为了抢客户,只能靠低价来吸引人。乘联会给出的数据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燃油车平均价格跌了15%。一汽大众的高尔夫从14万降到10万以内,上汽通用别克英朗直接优惠3万。

疫情的影响也不能忽略。2020年到2022年,全国管控严格,工厂停工,物流受阻,2022年汽车产量才2700万辆,远远低于计划。2023年放开以后,车企开足马力生产,结果库存堆到400多万辆。

燃油车从26万跌到12万,囤车的人现在慌了-有驾

这边车堆成山,那边老百姓的钱包却瘪了。失业的失业,降薪的降薪,房贷压力又大,银行还给延期还款的政策。公共交通又方便,地铁覆盖率80%,高铁把大城市都连起来了,私家车对很多人来说不是必需品。供大于求,不降价能怎么办?

到了5月份,降价的阵容越来越大。长安福特的蒙迪欧降4万,广汽丰田凯美瑞优惠3万。豪华车也扛不住了,宝马3系从29万降到24万,奥迪A4L给置换补贴2万。

这降价的风从沿海往内地吹。广州6月份搞夜市促销,零首付、分期利率0%。成都那边团购东风风神,单日能卖上百辆。行业报告显示,2023年上半年,燃油车销量同比下滑10%,不过靠着低价,月均还能卖出150万辆。

燃油车从26万跌到12万,囤车的人现在慌了-有驾

说到这儿,得提提那些想靠囤车发财的人了。底层老百姓抓住机会买车代步,入门车的门槛降到8万,分期付款每月还2000块钱以内就能搞定。轩逸、帝豪这些实用型车特别受欢迎,出租车司机、外卖小哥都在买。公共交通虽然方便,可总归不如自己有车自由。经销商说,3月到5月这段时间,成交量翻了一倍。

可那些有钱人想的不一样。他们看到价格这么低,觉得是抄底的好时机,批量买库存车。奔驰E级从50万降到40万,他们就存到仓库里等着涨价。广州深圳的拍卖会上拿货,每辆能省10万块。

社交平台上有人晒,说自己买了好几辆丰田凯美瑞,准备转手赚一笔。听起来挺美,实际上呢?他们忽略了上牌、保险这些成本,还有仓储占地方的问题。更关键的是,汽车不像房子,一入手就贬值20%。油价还在波动,国家政策又偏向新能源,转手的时候赔得一塌糊涂。

燃油车从26万跌到12万,囤车的人现在慌了-有驾

经济回暖后,2023年下半年销量月均200万辆,燃油车占比60%。进入2024年,降价不但没停,反而更卷了。乘联会的数据,2024年1到12月降价的车型有227款,比2023年的148款多,比2022年的95款翻了一倍还多。

合资品牌的日子更难过。上汽大众、一汽大众、广汽本田这些,销量断崖式下跌。广汽丰田上半年销量大滑坡,保时捷中国从月入9亿到无人问津,2024年卖5.7万辆,2025年第一季度连1万辆都不到。哪吒汽车的销量都能进前十了。

为啥?新能源车的渗透率超过50%了,连续6个月保持这个水平。国内新能源车零售1100万辆,同比增长42.2%。传统燃油车就算促销幅度达到22.2%,也拦不住下滑的趋势。

燃油车从26万跌到12万,囤车的人现在慌了-有驾

以旧换新的政策也在推波助澜。补贴范围扩大,金额提高,时间延长,拉动了不少销量。报废补贴和置换政策支撑着2024年2300万辆的零售量,其中29%的销量都得益于补贴。

那些囤车想发财的富人现在什么心情?买的时候美滋滋,觉得自己抄到底了。等真要转手的时候才发现,二手车价格贬值15%,每辆车亏几万块。存了十几辆车的,加起来得亏多少?上牌费、保险费、仓储费,这些成本一算,更亏。

燃油车从26万跌到12万,囤车的人现在慌了-有驾

市场已经重构了。消费者不再盲目追逐降价,都在等着下一个惊喜。车企搞预售,价格差距拉得很大,就是为了吸引眼球。经销商的库存满得都放不下了,只能不断降价应对,盈利越来越难。

你看看现在的车市,新能源车一路高歌猛进,燃油车的份额越来越小。不过话说回来,燃油车技术成熟,维修方便,还是有一定市场的。东北那边冬天冷,电动车的电池不给力,燃油车的需求反而很稳定,降价后销量增长了20%。华南地区热雨多,空调效果好的燃油车还是受欢迎的。

车企之间的竞争从价格战打到价值战。老百姓买车看性价比,有钱人想靠投资车赚钱?这条路走不通。行业大洗牌,淘汰赛已经开始读秒了,利润率低到5%。补贴政策还在继续,销量还在攀升。燃油车不会完全凉掉,只是日子肯定不如以前那么好过了。

燃油车从26万跌到12万,囤车的人现在慌了-有驾

说到底,这一轮燃油车降价潮,穷人得了实惠,有车开了。那些想囤车发财的富人,算盘打得啪啪响,最后却赔得一塌糊涂。市场就是这样,看似简单的道理,真正理解的人不多。汽车不是投资品,是消费品,买来是用的,不是用来炒的。

你身边有没有人买了好几辆车想等涨价的?现在他们怎么样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