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在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由中国公路车辆机械有限公司主办,欧科佳(上海)汽车电子设备有限公司冠名,中国公路学会客车分会、北京汇力思迪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承办的首届“中国—东盟商用车产业发展交流会”在广西南宁隆重召开。来自东盟多个国家的政府官员、行业组织、专家学者和采购商代表及国内主管单位或主管部门、行业学会、主流整车及零部件企业、媒体代表等共150余人齐聚一堂,共探中国与东盟商用车产业发展新机遇,共绘中国与东盟商用车合作新蓝图。
中国公路学会主持工作的副秘书长 王大鹏
中国公路学会主持工作的副秘书长王大鹏在致辞中指出,中国商用车企业凭借日益提升的产品质量、丰富的产品线以及良好的适应性,越来越多地进入东盟市场,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同时,东盟各国市场的需求特点,也推动了中国商用车企业在产品研发、市场服务、本地化生产等方面不断优化和创新。这种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不仅深化了双方的产业融合,更增进了人民之间的友谊。当今世界,绿色化、智能化正重塑全球商用车产业的未来,他呼吁大家深化合作,共同迎接中国—东盟商用车产业的新机遇,加强战略对接,共绘产业发展新蓝图;聚焦技术创新,共建协同研发新生态;拓展应用场景,共促商业模式新突破;深化产业链协同,共建安全稳定新体系;促进人才交流,共筑智力支撑新基础。他强调,建议双方行业组织、政府部门和企业加强沟通,共同研究制定适应区域特点的商用车产业合作发展规划,特别是在标准法规领域,推动中国与东盟在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的技术标准、测试认证、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协调与互认,减少贸易壁垒,营造更加开放、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
中国公路学会客车分会理事长、中国公路车辆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 刘峰
中国公路学会客车分会理事长、中国公路车辆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峰在致辞中表示,当前正迎来中国—东盟商用车产业发展新机遇,但双方合作仍面临一系列挑战。为此,他建议,一要加强政策沟通与协调,共同打造有利于商用车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环境;二要深化产业链合作,充分发挥中国和东盟各自优势;三要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共同推动产业创新发展;四要关注后市场服务,建立完整的售后保障体系;五要加强人文交流,培育合作氛围。他特别指出,未来中国与东盟商用车产业融合将呈现三大趋势:一是绿色化,新能源商用车将成为合作重点,带动双方绿色物流和低碳经济发展;二是智能化,智能网联技术将广泛应用于商用车领域,提升运输效率和安全性;三是一体化,双方产业链、供应链将深度融合,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体。
马来西亚 雪兰莪州立法议会议员 张睷洋
作为东盟国家嘉宾代表,马来西亚雪兰莪州立法议会议员张睷洋在致辞中表示,马来西亚长期以来在汽车与零部件制造、半导体与电子产业方面积累了坚实的基础,而中国则在新能源车、电池技术、智能网联与制造规模上具备全球领先的优势,双方若能携手,将在产业链协同、技术转移、标准互认等方面取得巨大成果,共同开拓更广阔的区域与国际市场。马来西亚将继续保持开放的姿态,欢迎高科技与绿色产业的投资,特别是在智能车、清洁能源商用车以及充电与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期待与中国企业展开更深入的合作。
中国公路学会客车分会秘书长、中国公路车辆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 赵东旭
中国公路学会客车分会秘书长、中国公路车辆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赵东旭在交流会上发布了“中国—东盟商用车产业合作路线图”,提出将打造中国-东盟行业交流平台、科技创新平台、绿色智能平台和综合服务平台的创新构想。
中国公路学会客车分会理事长刘峰、马来西亚雪兰莪州立法议会议员张睷洋、印尼工商会—中国委员会副主席陈炜贤、越南S.VN投资集团董事长阮三思、泰国中国—东盟工商总会总会长杨天华共同启动了“中国—东盟商用车产业合作宣言”,宣誓将同心协力共谱“中国—东盟商用车产业融合”新篇章。
会议中,中国公路车辆机械有限公司与马来西亚星驭新能源有限公司、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分公司分别进行了战略合作签约,通过强强联合来共同探寻中国与东盟地区商用车产业发展的新路径。
马来西亚雪兰莪州立法议会议员 张睷洋
在主题演讲环节,马来西亚雪兰莪州立法议会议员张睷洋详细介绍了马来西亚智能车产业的现状、未来与发展潜力,并期待中国企业投资兴业,共创智能出行新时代。
马来西亚HI Mobility Berhad首席战略官 黄士豪
马来西亚HI Mobility Berhad首席战略官黄士豪介绍了该公司的电动巴士战略及生态体系,以及马来西亚电动巴士市场需求的未来趋势。
欧科佳(上海)汽车电子设备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李安
欧科佳(上海)汽车电子设备有限公司作为本次会议的冠名单位,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李安详细介绍了法国欧科佳集团和欧科佳中国的发展历程、核心竞争力及客户群体,并着重推介了“欧科佳ACTIA商用车动态数据全生命周期具象化方案”。该方案依托欧科佳在商用车和非道路机械电子控制系统领域的全球领先技术优势,通过构建高效、安全的电子电气架构,聚焦商用车动态数据的制造、工作、运营三大环节,系统阐释了数据来源与数据演变过程,实现了从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到分析应用的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这一创新方案在确保数据全链路安全的基础上,能够为企业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提升,以及为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可借鉴的实施范本。
中国公路车辆机械有限公司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何文彪
中国公路车辆机械有限公司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何文彪详细介绍了公司绿色化、智能化、数字化的发展思路,并通过积极打造“智能制造、智慧运营、海外业务和机电装备”四项核心业务,来共对海外发展新机遇,共谱合作发展新未来。
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海外新能源业务部负责人 刘洋
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海外新能源业务部负责人刘洋详细讲解了中国平安面向海外车险的相关解决方案,希望通过保险服务赋能商用车行业,为中国商用车出海保驾护航。
河南少林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毅
河南少林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毅通过介绍少林客车数智化商用车的解决方案,期待与东盟各国实现在技术、服务、模式上的全方位创新,互利共赢,共同迎接绿色智能交通新时代。
格力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汽车研究院院长 何国华
格力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汽车研究院院长何国华则着重介绍了公司钛酸锂电池在商用车领域的应用优势及典型案例。
太原重工(广州)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 魏锋
太原重工(广州)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魏锋在发言中对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的产业格局、科技创新、产品体系和发展愿景进行了详细介绍。
襄阳达安汽车检测中心有限公司法规研究室经理 雷斌
襄阳达安汽车检测中心有限公司法规研究室经理雷斌分享了主要东盟国家的汽车准入制度及法规要求。
招商局检测车辆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整车事业部高级专家 朱红岩
招商局检测车辆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整车事业部高级专家朱红岩针对海外路试全链条解决方案进行了技术分析。
江苏长江交通科技有限公司镀膜研究所所长 刘建超
江苏长江交通科技有限公司镀膜研究所所长刘建超介绍了基于ITO纳米涂层的多功能客车玻璃的产品技术优势和市场应用前景。
烟台创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立磊
烟台创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立磊对新能源安全技术全场景应用进行了展望,并呼吁共同开创电池安全技术与新能源产业全场景融合发展的新篇章。
会议还对中国公路车辆机械有限公司、欧科佳(上海)汽车电子设备有限公司、比亚迪汽车销售公司、格力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少林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烟台创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13家企业的23款优秀产品和创新技术进行了推荐。
此前一天的9月18日上午,由中国公路学会客车分会主办,中国公路车辆机械有限公司、北京汇力思迪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国际展览中心有限公司承办,欧科佳(上海)汽车电子设备有限公司协办的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绿色智能交通运输与工程设备展区”也在南宁国际展览中心正式拉开序幕。该展区是中国—东盟博览会首次设立,致力于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间交通运输车辆装备领域的商贸合作和技术交流,全面展示中国商用车制造在新能源、数智化方面的创新成果,展品类别涵盖客车、卡车、物流车、专用车、汽车零部件、工程设备、智能网联成果等。
欧科佳、中交车辆、比亚迪、太原重工、格力钛新能源、少林客车、安凯客车、南京依维柯、牡丹汽车、九龙汽车、中通客车、金旅客车等众多国内主流整车及零部件制造企业携40余款新产品集中亮相,充分彰显了“中国智造”的强大实力和独特魅力。
来自马来西亚、越南、印度尼西亚、泰国等多个东盟国家的政府官员、行业组织、专家学者和采购商代表等多次到访“绿色智能交通运输与工程设备展区”,并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对接,已然成为本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扫一扫,慧买新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