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重启路边停车收费,新规取消罚款,信用提醒成焦点

珠海重启路边停车收费了,这事你怎么看?你会乖乖去交那个钱吗?说实话,换了以前,馒头馅都能掀起来吵,现在这停车费还搅动了不少珠海车主的神经。大家心里都有杆秤——停车本来就不便宜,这回不仅没降价,还直接人现场收了,咱老百姓的日子是真让停车费全给算计明白了。

珠海重启路边停车收费,新规取消罚款,信用提醒成焦点-有驾

先想一个问题,你觉得路边停车应该收费吗?收可以,但得让人觉得收得值。这钱收了,是不是能花在刀刃上?路面更顺溜,停车位更多?可实际上,珠海这次更新换代,说白了,啥都没降,标准没变,唯一的大新闻就是“不交不罚款了”。以前要不缴停车费,警察叔叔分分钟敲你两百块钱,还额外不带笑脸。现在好了,新规把罚款条款直接整没了。不挨罚是不是松口气?可新毛病又来了。

停车管理员上一秒还在收钱,下一秒又挂出一张“友情提醒”,说“停车欠费累计记录,到时候影响你信用!”这不是罚款直接到位,而是拿信用做文章,让你有点自觉,不敢太肆无忌惮地赖账。于是你会犹豫,这玩意以后会不会跟征信有一腿?弄不好哪天贷款利率都高半毛钱。逼得人虽然不怕罚,但也不敢不交。

一个停车行为,变成收费、提醒、信用威胁三件套,大家不禁琢磨,这到底是便民还是便政策?想找到一个更高明的管理办法,似乎还没见着苗头。真的有多少人是因为交不起那几块钱,而心心念念想着赖掉?更多的人关心这钱怎么用,能不能用出效果来,珠海的泊位是不是更好停了,还是还是只让利益分成的那几个公司赚了?

这事说到底,还是市民觉得不值。好多珠海人现在一算账,停车这笔开销一年下来能顶不少油钱。珠海七个多亿卖了两万个多停车位的经营权,20年下来,平均一年的出让费是一千大几。这么一算,企业还得回本还想赚钱,就得从你我这些车主身上捞。为啥当初出让费拍得这么高?答案写在经济学教材里了,大家都盯着这钱,投资人想着稳赚不赔,管理方想着收进兜来,老百姓自然就得掏钱。

说到底,这就是一场羊毛互薅的游戏。你不交,他不交,最后都等着那条“信用黑名单”出来吓人。关键是,这顶大帽子戴下来,作用真的有多大?有多少人真被征信弄怕了?是不是实际上根本没有法条依据,吓唬一下就完了?要是以后真的征信动了手脚,岂不是连最基本的民生需求都成了资本的提款机?

还有一点不能忽视,珠海一直标榜自己是“宜居城市”,但有没有宜居到愿意为路边那几十分钟停车一直交钱?自从高价经营权一甩20年,市民与公司、政府三方的关系,就变味了。等着“非必要不开车”的,慢慢都成主流。多出来的钱流向公交、网约车,苦的是靠车生活的小生意人、跑腿党,甚至连带着一波一波的消费都能受影响。社会会慢慢变得更好吗?你想想看,停车贵了,物价没跟着涨,哪家老板还想着多进点货?哪位家长去接孩子放学时,还能悠闲地下车买点小吃?

珠海的这个操作,看上去很精明,实际又有点拎不清。你让车主乖乖地缴费,理由就是“没了罚款也逃不掉责任”,但大家都清楚,这点钱收起来到底归谁,政府能分成多少,有没有公开透明地用在交通管理上?技术上升级了点,人却回到原始模式——人工现场收钱。这是不是倒退,还是根本无所谓效率,反正钱要到位就行?

珠海重启路边停车收费,新规取消罚款,信用提醒成焦点-有驾

路边收费本来的本意,是调节资源、引导错峰、分配有限公共空间。可现在,收费标准高高挂着,泊位绝对数量没变,反而感受到管控更严——这收费和罚款的边界越来越暧昧,市民的选择空间反而变窄。没错,不交不罚,看似轻装前行,实际你敢真不交吗?信用这把刀游走在你头顶,永远让你半信半疑。

城市停车难题,其实是流动性的矛盾。不管谁,到了一个繁华地段,总想方便地找一处离自己最近的车位。如果合理规划、动态调价、信息共享、挖掘地上地下一切可能、再重视一下公共交通,也许大家都能接受适度的收费。问题是,这么多年,路边收费是越来越贵,但珠海的堵没见少多少,泊位并没见着谁家楼下宽松过。这才是车主们更在意的——你不是真正为了提高城市效率,而是把一项原本为人民服务的事情,变成了一种新的生意。

再提一句,别光想着让每个市民自律自觉、信用融化。政策制定者的自觉也要提一提。你说监督哪去了?每年这泊位收益、管理细账有没有公示一份?真拿出来让市民看看,钱去哪儿了,办了啥实事,多少人会反对收费?但只要这部分信息一紧闭,市民的猜忌就永远擦不掉。

大家都想知道,这波新规是不是意味着,“以后欠费也不过是个数据,没什么威胁”?还是在我们睡觉的时候,某家公司把你的欠费单自动接到征信?再或者有一天,用车买房的关键一刻,突然蹦出一句“你在珠海路边停车欠费未结清”。到时候扼腕的,还能抱怨这事合理不合理吗?

所以,我觉得珠海这回路边停车收费,其实最需要反思的两件事:一是,公共资源到底是谁的?是不是所有权变成了经营权,我们的权利只能一退再退?二是,我们作为纳税人,停一次车,付的钱,买到的究竟是什么?只是空间吗,还是被割的韭菜,顺带还得操心信用的问题?

有人说了,那我干脆就不买车了。我觉得吧,这不是办法。发展的城市,车越多,需求也越多,靠单纯高收费、吓唬未缴费、转嫁资本压力,最终不会有真正的解决方案。还是得想办法:加大公共交通吸引力,实实在在增加泊位数,鼓励错峰共享,哪怕非盈利的方式建设几批公益车位,大家都有喘气的空间。而不是一逮到机会就狠狠地收,不交钱就给“戴帽子”——久了,连“宜居”这张招牌都保不住。

珠海重启路边停车收费,新规取消罚款,信用提醒成焦点-有驾

最后,回到一开始的问题,你会不会去缴费?我的答案是,打算还是得交,毕竟咱还迷信那点儿信用分数。但心里总觉得憋屈,这世界有时候不是付不起,而是看不到希望,你说对吗?珠海路边停车收费这事,不止是收钱那么简单,多少都藏着点咱们生活的真相。

我们坚持传播有益于社会和谐发展的信息,如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正规方式联系我们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