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最近汽车圈儿是真热闹,比过年放炮还炸。
奇瑞的高管姚飞,这位仁兄,在自家的车友群里,对着吉利的新车银河星耀8,那是火力全开,直接开喷,说人家“烂车一台”,还嫌“二排挤的很”,甚至连音响都吐槽了一把。
这火药味儿,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
更绝的是,喷完之后,姚总直接解散了车友群,这操作,真是让人拍案叫绝。
咱们细说说,这事儿吧,它绝不只是简单的口角,背后牵扯的东西可多了。
你想想,现在哪家企业高管不是谨言慎行,生怕一句话说错,就惹出浑身骚?
姚总这波操作,直接把“冲动是魔鬼”这几个字,演绎得淋漓尽致。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在商场上,高管的言行,那就是企业的门面,代表着企业的形象。
试想一下,你作为一名营销副总,殚精竭虑地琢磨着怎么把产品卖出去,结果倒好,先在自家地盘上,把竞争对手给损了一通,这算哪门子事儿?
这就像三国时期,曹操明明想一统天下,却先在自家后院放火,岂不荒唐?
咱们得承认,汽车行业竞争激烈,大家互相看不顺眼,这太正常了。
但你得讲究方法呀。
你可以从技术参数、性能表现、配置差异这些方面,客观地去比较,去分析,去证明自己的产品有多优秀。
而不是像姚总这样,用一些主观的、情绪化的词汇,去贬低别人。
这就像什么?
就像古代的文人,写文章的时候,可以针砭时弊,可以指点江山,但你总不能直接骂街吧?
骂街那是泼妇骂街,不是文人干的事儿。
这让我想起了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
人家舌战群儒,那是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把对手驳得哑口无言。
人家骂人,那也是骂得有水平,骂得有文化。
不像姚总,直接“烂车一台”,这水平,差远了。
再说了,现在咱们中国汽车工业,好不容易才有了点起色,大家都在努力,想把中国制造的招牌擦亮。
这时候,更需要的是合作,是良性竞争,而不是互相拆台,互相攻击。
这就像咱们小时候玩游戏,大家一起组队打怪兽,你非得在队友背后捅刀子,这算什么事儿?
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大家都输。
更何况,姚总作为营销负责人,应该比谁都清楚,口碑的重要性。
现在是信息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有多快,大家都知道。
你随便说一句话,可能就会被无限放大,造成负面影响。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消费者,本来对奇瑞的车挺感兴趣的,结果看到了姚总的言论,心里会怎么想?
是不是会觉得,奇瑞的品牌文化,就是这样的?
是不是会觉得,奇瑞的高管,都这么没素质?
所以说,这事儿就是姚总犯了一个低级错误,而且是一个非常致命的错误。
那我们再换个角度想想,姚总为什么会这么做?
难道仅仅是因为他对吉利的新车不满意吗?
我觉得,可能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或许,他觉得自己站在了“正义”的一方,觉得自己的产品才是最好的,所以才会忍不住去贬低别人。
或许,他只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来刺激一下自家车友的购买欲。
但不管是什么原因,这种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因为这种情绪化的表达,最终损害的是整个企业的形象。
这让我想起了《道德经》里的一句话:“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意思是说,最大的祸患,就是不知道满足,最大的过失,就是欲望太盛。
姚总的行为,不正是在说明这一点吗?
他可能对自己的产品不够自信,所以才会通过贬低别人,来抬高自己。
当然,这件事也给所有人敲响了警钟。
在数字时代,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会被记录下来,都会被传播出去。
所以,我们必须谨慎,必须自律。
尤其是企业高管,你们的一句话,可能就会决定一个企业的命运。
你们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到成千上万的员工,影响到无数的消费者。
所以,请记住,说话之前,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那么,这件事到底该怎么看呢?我觉得,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奇瑞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企业文化出了什么问题。
为什么会允许这样的高管,做出这样的行为?
是不是在管理上,存在着一些漏洞?
其次,姚总应该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职业素养是否合格。
作为一名营销负责人,他应该更加专业,更加理性,而不是任由情绪左右自己的行为。
最后,整个汽车行业,都应该引以为戒。
大家应该共同努力,营造一个良性竞争的氛围,让中国汽车工业,能够健康发展,走向世界。
有趣的是,这件事也引发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
有人说,姚总的言论,代表了某些企业高管的真实想法,他们就是见不得别人好。
也有人说,这件事说明了,中国汽车工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说来说去,还是那句话,中国汽车品牌的真正对手从来不是彼此,而是如何在全球市场赢得更大话语权。
当我们的企业管理者都能以专业、大气的姿态参与竞争时,中国制造的国际形象自然会更上一层楼。
所以,咱们还是希望,奇瑞能以此事为契机,整肃内部管理,将精力回归产品本质。
毕竟,消费者才是最重要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