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上,很难找到完全没有华为身影的品牌。9月8日,深蓝汽车正式官宣:原荣耀中国区首席市场官姜海荣出任深蓝汽车总裁。
官宣首日,姜海荣便与深蓝汽车董事长邓承浩一起出席了深蓝汽车秋季新品全球发布会前的媒体沟通。这对新搭档向大家介绍了这场双向奔赴的来龙去脉,背后深蓝汽车的战略思考以及未来的协调分工等。
邓承浩表示,与姜海荣的搭档,形成了“智电双全”的组合。在外界看来,长于产品技术的邓承浩与长于市场营销的姜海荣,不但让深蓝汽车实现了两条腿走路,更将推动深蓝汽车实现两条腿“奔跑”——恰如这场新品发布会的主题所预示的那样。
“把华为的人请来”
作为中国长安“香格里拉计划”“北斗天枢计划”和“海纳百川计划”的先行探索者,深蓝汽车深谙“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学华为也要比别人学得更深入。
邓承浩表示,这一轮深蓝向华为的学习,是在学习华为的IPD和IPMS理念。这二者被认为是华为最先进的产品开发与销售流程体系的核心。而在学习的方式上,固然深蓝自己通过慢慢摸索也能掌握相应的理念,但奈何市场不等人,邓承浩更担心的是:“摸索了几年,市场就不给我们机会了”。
于是,深蓝得出结论:最好的学习方式就是“把华为干这个事的人”请来。因为一个在华为体系内、围绕IPD和IPMS理念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管的到来,将直接为深蓝带来体系能力和流程能力的巨大飞跃。“姜海荣就是这样的人。”邓承浩说。
邓承浩回忆说,真正促成这场双向奔赴的就是“一个月前一通电话”。双方可以说是一拍即合。这一是源于双方之前很好的沟通,二是源于大家真正的价值观一致、目标一致,“应该一起来干一件伟大的事”。
邓姜搭档 智电双全
于是就有了深蓝汽车董事长邓承浩与总裁姜海荣的新搭档。
姜海荣是20年的通信与智能终端领域老兵,在他看来,深蓝拥有强大的技术底蕴,得到了年轻用户的喜爱,完全能够成为世界一流电动车品牌。“(我)接下来要跟邓总一起做的是,把强大的产品体验、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姜海荣说。
邓承浩对新搭档在深蓝汽车中扮演的新角色有着更细致的理解:“我是带电,他是带智,智电双全”。
邓承浩表示,认知往往决定了人们做事情的效率。一直被称为“邓工”的邓承浩的认知更多是站在汽车的角度,而姜海荣的到来可以带来新的认知,可以用ICT行业的认知来看汽车行业。这是汽车认知、汽车思维和ICT认知、ICT思维的碰撞,而邓承浩和姜海荣都相信,这个碰撞一定能产生出非常美妙的火花。
从认知延伸到产品,邓承浩希望,姜海荣能把自己对智能网联产品的理解、在智能化领域实战的经验融入到深蓝电动化的基因中。因为这一轮汽车产业变革是电动化与智能化双向拉动的,在这个过程中,电动化的成熟、智能化的发展也在相互促进。。
从更现实的角度来看,姜海荣更擅长市场与营销,这回与擅长产品与技术的邓承浩形成深度融合,而姜海荣在海外市场有丰富的营销工作经历,能够以更国际化、更体系化的思维推动深蓝的全球化。
把产品和技术“变成故事”
这场媒体沟通会在姜海荣上任的第一天举行。
数小时前,姜海荣完成了与公司经营团队的见面和核心干部的沟通;数小时后,深蓝汽车秋季新品全球发布会上,五款新车分别登上了重庆和慕尼黑的舞台;在此之前,这对新搭档还与公司股东见了面。
紧凑的日程似乎预示着姜海荣上任后的工作节奏,也反映了姜海荣上任的时机:深蓝汽车正身处规模化突破的前夜,更站在整个新长安快速发展的前沿。
作为董事长的邓承浩对深蓝汽车接下来的发展有着更明确的期待:全年销售36万辆的目标没有变,而随着五款新车的发布,深蓝汽车也要开始一轮“大单品”的孵化:深蓝S05和S07的定位是全球大单品,两款产品都将面向全球市场,深蓝S05的月销量要达到2万辆,深蓝S07的目标是1.5万辆;深蓝L06有机会成为全新的供给,打开全新的需求,也将成为销量规模比较大的单品。“今天要开最大的花,最后结最大的果。”邓承浩说。
这就需要姜海荣将其“毕生所学”尽快赋能给深蓝品牌。
姜海荣对接下来的工作重点有清晰的认识。“无论是ICT行业还是深蓝汽车,其实我们解决的都是直接要面向消费者的问题。”姜海荣说。
二者的另一个共性是供给均大于需求,即消费者有很大选择。姜海荣认为,取胜没有取巧的方式,不能片面依赖营销能力或者政策支持,本质上还是要提供差异化的产品,“你永远要相信一个好产品”。
而关于好产品的定义,姜海荣表示,好产品不是品牌方认为的好,只有消费者认为它好,才是真正的好。一方面,产品研发团队要做出差异化的产品体验,另一方面市场团队需要通过有效与消费者和媒体沟通,让用户感知感受到产品的差异化,从而从前端到后端形成闭环。“让大家看到我们做了什么,我们把内在的东西分享给你们,这些东西慢慢会影响到消费者,它就会变成故事。”姜海荣说。因为唯有如此,方能在当前供大于求的市场下,有机会让人们看到自己的产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