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看见合资车还在折腾燃油版,多少有点像是看一位老手艺人在快消时代坚持磨刀——精神可嘉,但路子是真窄了。
刚下线的新款日产天籁,最让我没想到的是,它居然真把鸿蒙座舱给装进去了。说实话,听到这个消息时我愣了一下,毕竟日产这种倔脾气,以前连个CarPlay都给你使得磨磨唧唧,现在居然一步到位,直接拥抱华为。这算不算是一种打不过就加入的顶级阳谋?不得不承认,这招虽然看着有点被迫无奈,但对现在的合资车来说,可能是最快能救命的速效药。连隔壁高傲的奥迪,还有那个怎么都不肯低头的丰田,私下里都在跟国产智驾眉来眼去,天籁这一步,走得不早,但好歹是赶上了末班车。
你想想以前的天籁是什么?移动大沙发。那会儿买天籁的人,图的就是个坐着舒服,发动机平顺,谁在乎你车机卡不卡?那时候的车机能放个蓝牙音乐就算高科技了。现在不一样了,市场早就变天了。现在的消费者被国产新能源惯坏了,上车要是不能用语音喊出个满汉全席,这车基本上就得被划入上古产物。新款天籁这一刀动得挺狠,有了鸿蒙,那所谓的油电同智就不再是句空话。流畅度、生态互联这些东西,鸿蒙确实能打。对于那些还有燃油车情结,又眼馋新能源智能化体验的人来说,这可能还真是个刚好卡在中间的痒点。
说到车本身,我看了一眼这新车的长相,怎么说呢,心情复杂。它明明喝的是95号汽油,但这脸长得是真想往新能源队伍里混。那个巨大的倒梯形格栅,还要特意弄个黑化效果,再加上两边凌厉的大灯,整个前脸都在用力过猛地喊着:我很年轻!我很运动!以前那种四平八稳的商务范儿算是彻底不要了。还有那个双拼色车身,在工厂里看着是挺唬人,质感也还行,但真到了4S店,有多少买天籁的大叔愿意多掏钱选这个配色?我持怀疑态度。毕竟这还是台B级车,有时候用力过猛,反而容易两头不讨好。
车侧和车尾倒是没怎么大改,维持了现款那种想运动但又得顾家还要保留点商务的纠结状态。C柱上那个小尾巴装饰还在,贯穿式尾灯也在,还是那种熟悉的味道。4米9出头的车长,2米8出头的轴距,放在现在满大街5米级的新能源轿车里,这块头只能说是中规中矩了,当年的大车感现在也没剩多少优势。
动力上还是那台2.0T的VC-Turbo,参数很漂亮,243马力,371牛·米。这机器技术是真牛,可变压缩比,当年的黑科技。但问题是,现在的舆论场,大家都在聊零百加速几秒,聊电机扭矩多大,还有几个人愿意沉下心去研究你内燃机的精妙机械结构?这就像你拿着一把绝世好剑去参加枪战,剑是好剑,但时代变了。
日产这次是真的急了。看着销量报表上那些刺眼的红色箭头,换谁谁都急。这不仅仅是一次改款,更像是一次在悬崖边上的自我抢救。引入鸿蒙,说明他们终于承认了自己在智能化上的短板,而且短时间内根本补不上。与其自己瞎折腾搞出个半成品被用户骂,不如直接用现成的最好方案。这看起来是妥协,其实是清醒。
只是这剂猛药下去,能续多久的命?燃油车市场的萎缩是肉眼可见的不可逆趋势,智能化补强了短板,但改变不了它是辆燃油车的本质。那些还在坚持买燃油B级车的人,最后会被这套鸿蒙系统打动吗?还是说,他们其实更在意的,依然是终端优惠能不能再多给两万?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