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看了数据,比亚迪今年的销量能让我心里稍微有点踏实。尤其是仰望系列,8月成交了34000多辆,虽然还是小众,但今年的增长势头明显快了一点。我还记得我跟那位销售聊的,他说仰望U8L真是比赛中突然亮眼的那一下,说完还冲我眨眨眼。你有没有遇到过那种第一次看车,瞬间就知道哎,这次不同感觉的?我就有点在想:为什么这款车一亮相就能让人印象深刻?它究竟有什么硬核吸引人?
我翻了下我的笔记(这段先按下不表),发现设计特别中规中矩的豪车里,最容易出错的,就是设计语言太过惯性——大多都是豪华但没有情绪。而仰望U8L这个鼎字,第一眼就让我觉得威严,可能因为那个鼎状大灯?或者说,它那个直线条感,完完全全有国之重器那意思。其实我估算了一下,车身长5400mm,宽2049mm,轴距3250mm。算算长度,跟我上次试驾宝马X5差不多,但这个宽度和轴距,明显给我一种站出来就要霸气的感觉。
说到霸气,我还是比较在乎内部布局的。你知道的,咱们不都是为了实用?仰望U8L的后排布局,像是个移动会议室。那2+2+2的座位,最大硬核点在于二排那双零重力座椅,最大角度120°,我试了试,躺进去像在卧室睡觉一样舒服。你可能会问,躺着驾车安全么?我觉得新技术都跟人类进化一样,反正我的判断是:厂家那点自适应调节,比我自己调坐垫都准。
不过细想,豪华配置并非只在外面。门板用的那些珍稀木纹,我一开始以为真的是环保的,结果后来问了工程师,原来用的是取自一棵树的不同部分,这个做法我也没细想过。就像你用一块木头,切一半做桌面,一半用作装饰,纹理自然对称。有点像生活里,吃饭时只用一块菜板,但都能切不同的菜。
当然说到安全,别惹我,我会说这车在微调动力上面,确实花了心思。它的四轮扭矩独立控制,就像有人在操控舞台背后的灯光和音响,精准到毫秒。我还试着猜:是不是用多传感器来做预判?答案大体是对的,毕竟前置150米预判路况,但我心里又有个疑问:这智能预判会不会误判?会不会在某些极端天气里反而出错?说白了,哪怕再先进,总会有没想过的临界点。
补充一个我没怎么考虑到的猜测——也许未来的智能预判有点像我们看恐怖片,影像越真实越会让人误以为真的是眼前的景象。但试想在高速公路上,算法又太自信了,我就怕那种自动调节突然出错,把车带偏。你们觉得呢?(这段先按下不表)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看到提到一项云辇-P智能液压系统。实际体验我没试过,但依稀可以想象,那里面的传感器像侦察兵一样,时刻在监视路面情况,然后快速调节悬架。结果就像开在多变的天气中的车子,不会因为一段坑洼或冰雪,就不停摇晃。是不是?其实一辆车,很多细节都在告诉我:这不只是个交通工具,更像个移动的‘办公室’或者‘战场指挥部’。(你们会不会觉得,说得好像在开练兵?)
再说动力,它搭载的2.0T加四电机,那能不能称为新时代的动力战士?我想象中,这车扭矩足够,能在城市塞车中游刃有余,临场表现不错。估算一下,每百公里油耗大概在16升左右(这还是体感/估算,样本少),正常情况下,日常成本每月大概略高于300元油费。反正,也比之前的燃油车效果要干脆多了。纯电续航180公里,再加上千公里的混合续航,基本上就是说我突然呃,里程焦虑这事可以被扔一边了。
或许你会问:它的豪华真的值这个价?我觉得答案还得看个人需求。这个配置对我来说,确实帅到氮气,但我也不排除,某些豪华感用料其实比不上外资大牌。毕竟,成本管理在国产车上面还是有点舍得与补偿得差距。有人说:这车是不是要用很长时间才能值?额,硬件更换,只要材料耐用,应该不会太快掉价。或者说,我在看的时候,心里想的不是折旧率,而是我能不能开得安心。
那我还真有个问题:会议室般的空间,坐进去后,能不能像在家一样码字或者沉思?我感觉可以啦。但是,要是真的长时间开下去,腿长的朋友是不是会觉得空间还是有限?我有点在想,车里科技体验越好,感官越有沉浸感,但长时间驾驶,依旧会觉得嘴角扯得有点累。
仰望U8L让我觉得,也许豪华已经不仅仅是豪华的用料或者配置,更像是一份心情的调配。开它的时候,我的心情会不会比普通车厢更好?这个就不好说。它带给我的是那份中式尊贵的氛围感。你们呢?有没有试过那种开车也像回家的感觉?或者真得像它的名字,仰望让你抬头看到天的那一瞬间,心里是不是也有人在暗暗欣赏的?
(这段稍微有点啰嗦,但我觉得,最后还是要留点悬念,毕竟一辆车值不值得,还得自己开过才能有真体验。你说这车的鼎级设计,外观看上去追求的就是那份威仪,但用起来是不是更像是个文化符号呢?)
总归,仰望U8L让我觉得重视的,可能不仅仅是豪华和科技,还有那份文化的传承。你们怎么看?它会不会成为未来中式豪华新的标签?还是说,真正国内的豪华还得继续打磨,变得更有底蕴?
嘿,走到这,我突然卡壳了。反正嘛,我觉得这车的威严来自它那鼎的造型和文化底蕴。是不是更像是一种象征——不只开在路上,更象征一种国之尚品的精神?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