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下乡”背后:朱晓彤推进销售体系下沉

掌舵人暂离,体系隐现裂缝

时针回拨至2022年夏,当朱晓彤踏上赴美征途时,或许未曾预料到这场离别会掀起怎样波澜。
这位曾在上海超级工厂创造"特斯拉速度"的悍将,转战北美主抓全球生产体系。
期间他悄然卸任中国区8家核心企业法人职务,仅保留董事长头衔。
而这份职务变迁记录,恰似刻录光碟上的螺旋纹路,暗藏着即将到来的震荡。
这种震荡很快在人事架构上显露端倪。
韩陶琪的火箭升迁轨迹,像是平地突起的龙卷风。
这个2020年才加入企业的职场新贵,2022年7月便已坐镇北京大区,手握特斯拉华北市场命脉。
更令人瞠目的是其雷霆管理手段——上任不足百日,超10位资深店长接连请辞,为京城车圈增添一桩茶余谈资。
区域布局的棋盘也展开新博弈。
原本清晰的东西南北四区划分在2022年末被揉成八块,犹如摔碎的水晶折射出不同光芒。
这次重组既像在测试多核处理器的运算能力,又似乎预示着更大风暴的来袭。
有趣的是,在这场架构重组中,中国区用骄人业绩托起全球半数江山,2023年二季度营收占比达51%,创下历史新高。
销量寒潮催生断臂重生


当时间轴滑动至2023年末,降价冲锋号带来的狂欢正在透支未来。
Model3/Y车型高达4万元的价差诱惑,如同强效止痛药暂时掩饰了内在隐疾。
转眼2024年一季度数据揭晓,13.24万的销量像一记闷棍敲醒美梦——同比3.64%的跌幅揭露出狂欢后的虚脱。
这股寒流迅速触发连锁反应,马斯克挥动成本大刀,全球10%裁员浪潮中,中国区部分部门近半员工被卷走。
昔日繁华的超级展厅开始弥漫焦虑气息,区域负责人如走马灯般轮换,南区换到沪上,东区调往华南,架构重组速度堪比科幻电影里的基因剪辑手术。
转折点在2024年5月悄然而至。
随着朱晓彤低调返沪的消息不胫而走,车圈友人圈掀起一阵涟漪。
这位以爱下基层闻名的铁帅甫一落地便开启"走店模式",足迹遍布长三角核心门店。
耐人寻味的是,这次回归后首次公开亮相并非新品发布会,而是亲临一线与基层人员恳谈——"能不能别再为数据压货?"的直白发问,暴露出体系积弊所在。
战略变形记持续进化


在经历半年震荡调校后,特斯拉销售体系开始呈现全新进化形态。
原本割据的北京大区重新纳入北区版图,继而裂变为华北、西北、东北三翼齐飞格局。
韩陶琪的职责范围如同被精准激光切割,从纵横八区缩减至企业客户单一板块,其雷霆手段的试错周期就此定格在财报备注栏。
更精妙的布局在渠道下沉展开。
随着2025年Model3/Y车型入选下乡目录,特斯拉开始将触角伸向县城街巷。
全国2100座超充站构建的能源网络,恰似铺就电力丝绸之路。
那些曾驻扎一线城市的"洋气"门店,正以更接地气的姿态扎根三四线城镇,展现出从空中楼阁转向乡土耕耘的战略转身。
在这轮深度调整中,朱晓彤似乎扮演着外科医生与建筑设计师双重角色。
既要用手术刀剔除病灶,又要搭建适应新战局的组织骨架。
这种看似矛盾的平衡术背后,实则是全球化车企在本土化进程中必经的蜕变之路。
当充电桩开始出现在小镇街头,当方言导购熟练讲解OTA升级,这场电动革命才算真正扎根东方沃土。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