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汽车圈和车评圈都因为一件事闹得沸沸扬扬——知名车评人陈震炮轰小米YU7的24小时耐力挑战,直接冲上热搜。这事儿就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
事情还得从几天前说起。雷军在微博上为小米YU7造势,说这车做了个“夸张”的24小时耐力挑战,连续跑24小时,中间换人不换车。还强调这相当于“用短跑的速度跑马拉松”,是对整车各方面极限的考验,说这挑战是模仿勒芒24小时耐力赛设计的。什么“夸张的挑战”“超高速”“残酷测试”这些词儿用得那叫一个带劲,让人感觉小米YU7简直牛到飞起。
小米汽车方面也赶紧出来解释,说这测试是对动力、续航、充电等全方位的严酷考验,对电车来说尤其难,得续航长、充电快、性能强稳、散热好。可这话一出,网友就开始犯嘀咕了,其中反应激烈的还得数车评人陈震。
陈震连发好几条微博,直接开炮。他先是好奇,这24小时耐力挑战具体是咋回事?是跑没电了充,充好了继续跑吗?这测试到底想体现啥性能?看照片是在测试场高环上,是一直极速跑吗?一连串的问题,把小米宣传里的“极限”二字给怼得有点发毛。
他还说,很少见到品牌做这种测试,而且也没公布成绩,好像就只有保时捷和奔驰干过这事。在他看来,这测试主要考验的是高速状态下的续航达成率。陈震就觉得,小米这24小时耐力测试根本不够“极限”,跟宣传时吹的牛差远了。
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陈震还查了资料,说保时捷是2019年做这个测试的,那时候是为了展示Taycan的800v平台和270kw的充电功率。可这一查,网友们可不干了,开始质疑陈震的专业性,#陈震 小米#这个话题一下子就上了热搜。
网上那叫一个热闹啊!有的网友就单纯好奇,这测试到底有啥意义;有的网友则觉得陈震是故意找茬,说要是给了钱,肯定得夸得天花乱坠,可现在却鸡蛋里挑骨头。
陈震被网友说得有点懵,大呼自己就好奇一下有啥问题。不过也有网友站他,说质疑很正常,毕竟陈震专业。后,陈震说大家还是等着看小米YU7的正式售价吧,可这话里话外又透着一股子深意。
其实啊,陈震和小米之间早就有一段“爱恨情仇”。以前陈震可是小米手机的忠实粉丝,对小米手机那是赞不绝口。可自从小米进军汽车领域,推出首款电动汽车SU7后,俩人就闹掰了。陈震试驾完SU7,居然拿它跟保时捷、奔驰这些百万豪车比,这下可捅了马蜂窝,双方矛盾越来越深。后来陈震还因为一些事儿停用小米手机,俩人现在可以说是彻底对立了。
另一位车评人韩路对这事儿看法就不同了,他觉得24小时全程对电车来说挑战不小,尤其是热管理系统,电机、电池都得散热,充电时也得大功率散热,想想都辛苦。
这事儿现在就像一团乱麻,谁也理不清。有人觉得陈震就是故意搞事,有人觉得他是在认真质疑。不过话说回来,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就像那句老话,“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咱们就静观其变,等小米发布会后,看看这24小时耐力挑战到底是个啥情况。说不定啊,这事儿就像一场戏,后的结果会让我们大跌眼镜呢!毕竟,在这个充满变数的汽车世界里,谁又能说得准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