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跃亭又“造车”了!这次他真能翻身?

最近,贾跃亭的法拉第未来(FF)和长城汽车搞了个大新闻——长城旗下的高端MPV车型魏牌高山,摇身一变成了FF的第二品牌FX Super One,准备以“美国制造”的身份杀进美国市场。这事儿听着就魔幻:一个是中国车企的“出海焦虑”,一个是贾跃亭的“PPT造车”老剧本,愣是被包装成了“中美汽车产业桥梁战略”。

贾跃亭又“造车”了!这次他真能翻身?-有驾

事情要从7月18日说起,FF在美国发布了FX Super One,这款车从外观到内饰,和长城魏牌高山相似度高达95%。尽管FF官网一度出现“高山9”的字样,但很快删掉,可网友早把“抄袭”实锤焊死了。不过,双方很快甩出合作声明:长城提供零部件和技术,FF负责在美国组装,贴个新牌子卖高价。魏牌高山在国内卖25万人民币,FX Super One在美国直接翻倍到6万-8万美元,利润空间惊人。更戏剧性的是,发布会刚结束,FF宣称收到1万多台预订,其中80%来自租车公司,这波操作直接让资本市场掏了1亿美元救命钱。

贾跃亭又“造车”了!这次他真能翻身?-有驾

贾跃亭这一波操作,堪称“资本游戏2.0版”。表面上,他解决了长城的出海难题,又给FF续了命,但细看全是漏洞。

贾跃亭又“造车”了!这次他真能翻身?-有驾

第一,贾跃亭的“信用破产”人设没变。从乐视欠债144亿跑路美国,到FF九年亏掉50亿美元,贾跃亭的标签早就是“中国最大忽悠”。这次合作,长城为啥敢赌?说白了,美国市场对国产车关着门,关税高达147.5%,FF的美国资质能绕开这道坎。但问题是,FF自己都交不出一辆量产车——FF91累计交付才两位数,工厂年产能1万辆,但发布会后订单秒光,这哪是市场认可?分明是资本游戏。

贾跃亭又“造车”了!这次他真能翻身?-有驾

第二,长城的“曲线出海”藏着风险。美国市场看着诱人,但FF的售后、品控、合规全是问题。FF在全美只有3家体验店,售后体系几乎为零,而FX Super One的订单全靠B端采购,租车公司买完车,谁来负责维修?更关键的是,长城的产能能不能跟上?国内新能源车卷成红海,魏牌销量一直上不去,现在把生产线压给FF,万一合作黄了,库存和口碑都得崩。

贾跃亭又“造车”了!这次他真能翻身?-有驾

第三,美国市场真能“躺赚”?。贾跃亭吹嘘的“中美桥梁战略”,本质是拿中国供应链的便宜货,换个壳子赚差价。但美国消费者真会买单吗?FX Super One加个LED屏就敢卖8万美元,这价格能买特斯拉Model X了。更扎心的是,美国车企现在都在搞降价促销,FF这种高价贴牌车,怕是连汤都喝不到。

贾跃亭又“造车”了!这次他真能翻身?-有驾

说到底,贾跃亭还是那套“画饼-融资-填坑”的老套路。他需要长城的产能和现金流,长城需要美国的门票,但双方各怀鬼胎。FF的工厂产能只有1万辆,但订单已经爆单,这数据谁信?长城的财报显示,二季度利润暴跌41%,这时候押注贾跃亭,无异于饮鸩止渴。

贾跃亭又“造车”了!这次他真能翻身?-有驾

贾跃亭和长城的联姻,像极了资本市场的“饥饿游戏”——一方需要救命钱,一方需要出海捷径。但别忘了,美国市场不是慈善场,消费者的眼睛是雪亮的。如果FX Super One只是换个标签的“中国制造”,迟早会被揭穿。

贾跃亭又“造车”了!这次他真能翻身?-有驾

说到底,中国车企出海,靠的不是资本魔术,而是真本事。贾跃亭的故事讲了十年,从乐视到FF,从“下周回国”到“中美桥梁”,他唯一没变的,是让一群人相信他还能翻身。这一次,你信吗?

#热点观察家#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