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全球汽车产业在复杂经济环境中寻求突破时,比亚迪以技术创新为帆、海外市场为舵,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半年答卷。其不仅在国内市场稳扎稳打,更以海外市场的爆发式增长,成为推动中国汽车产业向上的核心力量。
财务稳健 研发投入筑牢根基
8月29日晚,比亚迪发布2025年上半年财报,营收3713亿元、归母净利润155亿元、现金储备1561亿元等核心指标均创同期新高。更引人注目的是,其研发投入达309亿元,同比增长53%,远超同期净利润。这一数据背后,是比亚迪对技术创新的长期坚守——从刀片电池到DM-i超级混动,从e平台3.0到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比亚迪通过持续迭代核心技术,构建起覆盖纯电、混动、商用车全场景的产品矩阵。例如,其纯电车型凭借高安全性的刀片电池和长续航能力,成为家庭用户的首选;混动车型则以低油耗、强动力特性,满足用户对经济性与性能的双重需求。
海外突围 销量与口碑双丰收
在全球经济承压、贸易壁垒增多的背景下,比亚迪海外销量逆势上扬。2025年前七个月,其全球销量达249万辆,其中海外乘用车及皮卡销量超55万辆,同比增长超130%,销量已超去年全年。这一成绩的取得,源于比亚迪对海外市场的精准布局:截至7月,其新能源车已进入全球超112个国家及地区,并在意大利、土耳其、西班牙、巴西等市场斩获上半年新能源销量第一。在巴西,比亚迪海豚凭借小巧灵活的车身和智能化配置,成为城市通勤热门车型;在欧洲,唐EV以豪华内饰和强劲性能,打破消费者对国产车的固有认知。
技术壁垒 专利数量彰显硬实力
比亚迪的海外成功,离不开其深厚的技术积淀。据中汽信科发布的《全球汽车新能源技术中国专利授权量排名》等榜单,比亚迪包揽新能源、混合动力、纯电动三大领域专利榜首。以电池技术为例,其刀片电池通过结构创新将体积利用率提升50%,同时通过针刺试验等严苛测试,解决用户对电池安全的顾虑;在混动领域,DM-i技术通过双电机串并联架构,实现百公里油耗低至3.8L,兼顾动力与经济性。这些技术成果不仅转化为产品竞争力,更推动比亚迪在全球市场建立技术壁垒。
责任担当 纳税与公益并行
在追求商业成功的同时,比亚迪始终践行社会责任。2025年上半年,其国内纳税总额达271亿元,比同期净利润高出一百多亿。此外,比亚迪还通过“绿色梦想”公益计划,在全球范围内推广新能源应用,例如在非洲建设太阳能电站、在东南亚推广电动巴士,用实际行动诠释“技术为民”的理念。
从财务数据到市场表现,从技术专利到社会责任,比亚迪正以全方位的领先优势,重塑全球汽车产业格局。未来,随着海外产能的进一步释放和技术迭代的加速,比亚迪有望成为全球新能源时代的标杆企业。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