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粮液跨界造车?NO,是借汽车卖酒!

前言:

白酒二哥五粮液,居然跟凯翼汽车搞了个合作 。

你买凯翼一款 5.99 万的电动车,就能用 75 折买五粮液的第八代普五(平时这酒要 1100 元,折后才 825 元)。

五粮液跨界造车?NO,是借汽车卖酒!-有驾

有意思的是,五粮液没花大价钱控股凯翼,只通过旗下的普什集团,持有凯翼 1.33% 的股份。

就这么点股份,却把 “白酒 + 汽车” 的话题炒热了,成了一次典型的 “互相蹭流量”骚 操作。

一、1.33% 的股份,为啥能搅动市场?

五粮液这么做,核心是想借汽车的 “腿”,解决自己的难题:

1、抓下沉市场和年轻人

凯翼这款 5.99 万的电动车,瞄准的是想买便宜代步车的人(比如三四线城市用户);

而 75 折的五粮液,瞄准的是需要商务送礼、请客的人。

五粮液跨界造车?NO,是借汽车卖酒!-有驾

两者混搭,其实是五粮液想吸引两类人:一是平时不怎么接触高端白酒的年轻人,二是下沉市场里有潜在饮酒需求的用户。

但有个问题:2025 年 1-7 月,凯翼总共才卖了 17125 辆车,平均到每个月才 2000 多辆,这流量其实不算大。

2、让 4S 店帮着卖酒

现在部分凯翼 4S 店,已经摆上了五粮液的酒。

说白了,就是借汽车 4S 店这个 “新渠道” 卖酒 。

毕竟有人去看车、买车时,说不定会注意到 “买酒能打折”,顺手就买了。

3、攒用户信息

不管是买车的人,还是想打折买酒的人,都得用凯翼的 APP。

这样五粮液就能通过 APP,记下这些人的喜好,比如谁爱买便宜车、谁爱喝高端酒,以后再针对性推产品。

二、五粮液的 “小算盘”:靠酒补贴车?

其实这事儿很简单:

5.99 万的电动车,几乎不赚钱(甚至可能接近成本价);

但 825 元的五粮液,还是有不少利润的。

所以五粮液是想靠 “卖酒的利润”,弥补汽车端的薄利,同时借汽车的话题,让更多人知道五粮液 。

尤其是 2023 年的时候,白酒行业普遍库存多、不好卖,五粮液急需要新话题让资本市场有信心。

三、风险也很明显:买车的人,会买酒吗?

最大的问题就是 “人群不匹配”:

1、买 5.99 万电动车的人,大多图便宜、讲性价比,可能平时不喝 1000 元级别的高端白酒;

2、而常喝五粮液的人,大概率不会因为 “能打折买酒”,就特意去买一辆凯翼电动车。

3、买酒又买车,这不是酒驾吗?

还有个数据能说明问题:凯翼卖得最好的昆仑车型,每个月才卖 573 辆。

这么低的汽车销量,就算有人买酒,能帮五粮液卖出去多少呢?

四、对比茅台:五粮液的跨界,为啥更难?

之前茅台跟蒙牛合作出了 “茅台冰淇淋”,火得一塌糊涂。

靠冰淇淋这个大众零食,轻松触达了年轻人,还没花太多钱。

五粮液跨界造车?NO,是借汽车卖酒!-有驾

但五粮液选的 “造车” 这条路,难多了:

1、造车要持续投钱(研发、生产、售后都得管),比做冰淇淋重多了;

2、五粮液只占凯翼 1.33% 的股份,根本管不了凯翼的实际运营,想调方向都难。

所以有人(包括投资大佬段永平)质疑:五粮液一会儿搞低度酒、一会儿碰汽车,是不是因为主业不得力,才搞多元化?

结尾:

不管营销多热闹,最终得看 “实效”。

那些买了凯翼电动车的人,到底有多少会用 75 折买五粮液?

如果买酒的人多,说明 “车酒联动” 真有用;

如果没几个人买酒,那这场跨界可能只是 “热闹一场”,甚至还会让五粮液显得尴尬。

又是酒又是车,让人搞不清重点。

五粮液跨界造车?NO,是借汽车卖酒!-有驾

段永平说:“我不太赞成一般意义上的多元化,尤其是为多元化而多元化”、“多元化常是失败的开始。”

他强调企业应聚焦主业,避免因盲目多元化导致失败 。

所以说,五粮液搞汽车,老段肯定不高兴,这就不是伟大公司该干的事儿!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