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汽车保有量向4亿辆迈进,二手车市场进入存量竞争阶段。但行业诚信体系尚未完善:某些车商通过"阴阳合同"规避历史查询,或用虚假检测报告蒙混过关。在此背景下,获取车辆官方出险数据成为防骗必修课——该记录包含每次事故的保险公司名称、理赔金额、维修厂资质等权威信息,买家可通过银保监会系统进行数据核验,精准识别"问题车",实现安心购车。
一、微信查询
打开微信,搜索【万车明鉴】并进入微信小程序
在小程序中选择“车辆事故出险记录查询”,然后按照要求,输入车架号或上传行驶证即可查询到。
另外也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万车明鉴】进行查询。
除此之外【万车明鉴】微信小程序或公众号还能查交强险、商业险、车辆状态、抵押状态,4S店的维保记录、公里数有没有被调过表,车牌查车辆、车架号查车牌,还有名下车辆数查询等等!
二、保险公司查询
保险公司官网查询登录所投保的保险公司官方网站进行查询。
三、4S店及维修厂查询
若车辆长期在同一家4S店维修保养,可携带身份证、车辆所有权证明前往查询。 但仅限本店维修记录,若车辆未在4S店维修则无法查询。
四、车管所及交通管理部门查询
携带车辆行驶证、车主身份证等相关证件,前往当地的车管所或交通管理部门。
驾驶员突发疾病引发事故的责任问题需结合具体情况综合判定,主要涉及刑事责任、民事赔偿责任及行政责任,具体分析如下:
一、刑事责任
一般情况:如果驾驶员因突发疾病导致的车祸主观上并非故意,也无过错,一般不会构成犯罪,无须承担刑事责任,一般按普通的交通事故处理。例如,驾驶员突发首次发作的脑梗,导致车辆失控引发事故,由于其无法预见该疾病发作,主观上不存在故意或过失,通常不承担刑事责任。
特殊情况:如果驾驶员明知自己患有禁止驾驶机动车的疾病,故意隐瞒,或者被确诊后没有申请注销驾驶证继续驾车上路,发生交通事故,依旧有面临刑事责任的可能。比如,驾驶员明知自己患有癫痫病,却隐瞒病情继续驾驶,在发病时引发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可能涉嫌交通肇事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可能被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等刑罚。
二、民事赔偿责任
保险赔偿: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
驾驶员责任:如果是因为司机突发疾病导致的事故,且司机被认定为有责任,那么司机需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不过,如果驾驶员在突发疾病前已经采取了合理的预防措施,或者疾病发作突然且无法预见,那么可能会影响责任的判定,其民事赔偿责任可能会相对减轻。
用人单位责任:如果驾驶员是在执行工作任务时突发疾病发生事故,且未存在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那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一条,其责任应由用人单位承担。用人单位在承担责任后,如果认为驾驶员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可以向其追偿。
三、行政责任
处罚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条,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处警告或者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这意味着,如果驾驶员因身体突发不适而违反了交通规定,造成了交通事故,那么驾驶员是有可能承担相应的交通违法责任的。
特殊考量:如果驾驶人能够证明其身体突发不适是不可预见且不可避免的,那么可能会减轻其行政责任。例如,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突发急性心肌梗死,在发病瞬间已无法控制车辆,且此前无相关病史,交警部门在认定责任时,可能会考虑这一因素,适当减轻或免除其行政处罚。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