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发生了一件挺有意思的事,让不少关注汽车的人都感觉有点看不懂了。
事情是这样的,德国老牌豪华品牌奥迪,推出了一款全新的纯电动旅行车,叫奥迪E5,起步价格定在了23万多。
这本来没什么,但巧就巧在,就在同一天,咱们中国这边由华为深度参与的享界品牌,也发布了一款纯电动旅行车,叫享界S9T,结果它的起步价直接定到了32万。
这一下,很多人就纳闷了,这情况是不是有点反常?
按大家过去的印象,豪华品牌的车,尤其是带个“奥迪”标的,怎么也得比咱们自主品牌的新车贵上一截吧?
结果现在反过来了,德国的老牌豪华车,竟然比咱们的科技新势力品牌便宜了将近9万块钱。
这事儿一出,大家就开始琢磨了。
这两款车,都是瞄准了旅行车这个相对小众的市场,也都是采用了当前主流的800V高压平台技术,可以说在技术路线上是站在同一起跑线的。
可为什么价格差距这么大?
这背后到底反映了什么?
是奥迪放下了身段,还是享界过于自信?
其实,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定价问题,它更深层次地反映了两种完全不同的造车理念,以及对“旅行”这两个字截然不同的理解。
这就像是两位厨师,用同样的食材,却做出了两道风味迥异的大餐,一道讲究火候和刀工,追求食材本身的原汁原味;另一道则擅长运用各种新式调料和烹饪技巧,创造出全新的复合口感。
那么,对于我们普通消费者来说,究竟哪一道菜更对胃口呢?
我们先来看看奥迪E5这边。
奥迪作为一家拥有百年历史的汽车制造商,它的强项一直都在于车辆的机械性能和驾驶感受上。
这次推出的E5,虽然是一台电动车,但它骨子里依然流淌着奥迪的血液。
德国工程师们似乎想通过这台车告诉大家,即使没有了轰鸣的发动机,一台好车开起来的感觉,那种扎实、精准、人车合一的体验,依然是它的灵魂所在。
为了实现这一点,他们在这台车上花了很多心思。
比如,为了让这台车长接近5米、轴距接近3米的大车开起来不那么笨重,奥迪给它配备了渐进式转向和后轮转向技术。
这些技术说白了,就是能让车子在小区里挪车、掉头的时候感觉更灵活,像开一台小车一样轻松;而在高速公路上变道、过弯的时候,又能感觉车身特别稳定,给人很强的信心。
再加上那套能爆发出将近800马力的电动四驱系统,可以说,奥迪E5在驾驶层面是下足了功夫的。
更有意思的是,奥迪在这台车上还做了一个看似“反潮流”的设计。
现在的新车,恨不得把车里所有的按键都取消掉,全换成触摸大屏,觉得这样才显得有科技感。
但奥迪E5在那块巨大的59英寸一体式长屏下面,特意保留了一排实体的物理按键和旋钮,他们管这个区域叫“奥迪智慧岛”。
这个设计其实非常体现德国人的造车逻辑。
他们认为,在开车的时候,驾驶员需要快速、准确地操作一些常用功能,比如调节空调温度、音量大小等,用实体按键进行盲操作,远比在屏幕上点来点去要安全和方便。
这种对驾驶本质的尊重和对细节的考究,正是传统豪华品牌多年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
所以,从奥迪E5身上,我们能看到一种坚持:旅行的意义在于过程,在于驾驶者手握方向盘,去感受路面传来的每一次反馈,去享受车辆在弯道中划过的优美弧线。
接下来,我们再把目光转向享界S9T。
如果说奥迪E5是一台为“开车的人”设计的车,那么享界S9T可以说是一台彻头彻尾为“坐车的人”打造的车。
华为在进入汽车行业后,带来了一套全新的玩法,他们更擅长从用户体验和生活场景出发去定义产品。
享界S9T的诞生,本身就带有一点“曲线救国”的意味。
它的原型车是轿车版的享界S9,那款车在上市后,前排的乘坐空间,尤其是副驾驶的腿部空间,受到了一些用户的批评。
如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把整个车身结构推倒重来,那成本和时间都太高了。
于是,华为的工程师们想出了一个非常聪明的办法:既然前排有短板,那我们干脆就把后排的体验做到极致,让后排的豪华舒适成为一个让人无法拒绝的理由。
所以,当我们看到享界S9T的配置清单时,就会发现几乎所有的亮点都集中在了后排。
后排座椅不仅有通风、加热、按摩这些常规功能,甚至还有零重力模式。
车里配备了可以制冷到零下6度的车载冰箱,炎炎夏日长途旅行,随时能喝到冰镇饮料。
B柱上专门为后排乘客设置了出风口,保证了空调效果。
更夸张的是,它的后排还有一个可以电动升降的32英寸大屏幕,配上高级音响,直接把车厢变成了一个移动的私人影院。
这种设计思路非常贴合一部分中国家庭的用车场景。
试想一下,节假日一家人出游,堵在高速公路上几个小时,驾驶员可能很疲惫,但后排的家人可以看着电影、喝着冷饮、享受着按摩,旅途的劳累感会大大降低。
从这个角度看,享界S9T所理解的旅行,重点不在于“驾驶”,而在于“享受”。
它把汽车从一个单纯的交通工具,变成了一个移动的、舒适的、充满娱乐功能的“第三空间”。
至于驾驶本身,它似乎被放在了一个次要的位置。
比如,虽然享界S9T的车身尺寸比奥迪E5还要大,但它并没有配备后轮转向系统,这意味着在狭窄路段的灵活性会稍差一些。
那么,市场对这两款理念截然不同的车,给出了怎样的反馈呢?
出人意料的是,两款车都取得了非常不错的初期销售成绩。
奥迪E5在上市后半小时内订单就突破了一万台,其中选择价格更高、更能体现驾驶性能的四驱版车型的用户超过了一半,这说明市场上依然有大量的消费者,认可并愿意为奥迪所坚持的驾驶乐趣和品牌价值买单。
而享界S9T同样在三天内大定破万,更值得关注的数据是,购买它的用户中,有超过九成是增购或换购,并且其中很多是原来开奔驰、宝马、奥迪的车主。
这说明,享界S9T所打造的这种“科技豪华”体验,成功地吸引了一批追求新鲜感和舒适享受的高端用户,让他们愿意从传统豪华品牌转向中国的新势力品牌。
这个现象其实非常有意思,它清晰地勾勒出了当前中国汽车市场两条并行的发展路线。
一条是以奥迪为代表的,在拥抱电动化和智能化的同时,依然坚守着汽车作为驾驶机器的核心本质,试图证明纯粹的驾驶乐趣在任何时代都不过时。
另一条则是以享界为代表的,它们认为汽车的核心价值正在从驾驶属性转向空间属性和体验属性,未来的汽车竞争,更多的是关于车内时间的争夺。
这两种价值观,目前来看没有绝对的谁对谁错,它们都在市场上找到了自己的知音。
或许,当一辆车最吸引人的地方,更多地来自于后排的冰箱和屏幕,而不是方向盘后驾驶者发自内心的微笑时,我们关于“旅行车”的传统定义,就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被改写了。
而这种改变,正是当下中国汽车市场最真实、也最激动人心的写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