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闹了,这哪是车圈盛世,这分明是科技大逃杀

朋友,你最近刷手机是不是感觉脑子有点不够用?

前脚刚看完“XX品牌颠覆行业”,后脚就看到“YY技术捅破天花板”,一票新车跟下饺子一样往外蹦,个个都说自己是“年轻人的第一台”、“奶爸的终极梦想”、“50万以内最好的选择”。

别闹了,这哪是车圈盛世,这分明是科技大逃杀-有驾
别闹了,这哪是车圈盛世,这分明是科技大逃杀-有驾

你以为这是中国汽车工业的盛世繁华?

别闹了,这哪是车圈盛世,这分明是科技大逃杀-有驾

别闹了,这哪是什么田园牧歌,这分明是吃鸡进了决赛圈,安全区就剩个厕所那么大,周围全是红名,谁敢停下来喘口气,下一秒就得变成别人的快递盒。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商业竞争,这是一场你死我活的“科技大逃杀”,所有人都在用命往前拱。

别闹了,这哪是车圈盛世,这分明是科技大逃杀-有驾
别闹了,这哪是车圈盛世,这分明是科技大逃杀-有驾

你看这周的车圈,简直就是这场大逃杀的缩影,充满了血腥味和荷尔蒙。

先说那个最狠的,奇瑞。

这哥们平常闷声发大财,突然在创新大会上掏出了一个“全固态电池模组”,电芯能量密度600Wh/kg,装车上续航能干到1300公里。

这是什么概念?

这就像一群武林高手还在比谁的马步扎得稳,谁的拳法更花哨,结果奇瑞直接从背后掏出了一把加特林,对着天空一顿扫射,然后问一句:各位,刚才聊到哪了?

现在市面上的电动爹,续航焦虑就是那份永远P不掉的“体检报告”,三元锂、磷酸铁锂,说白了都是在想办法让你忘掉“肝上的阴影”,但阴影始终都在。固态电池就是直接要把这份报告撕了,告诉你根本没病,你可以随便浪。

别闹了,这哪是车圈盛世,这分明是科技大逃杀-有驾

虽然奇瑞说2027年才装车验证,听着还有点远,但这玩意儿的威慑力已经拉满了。它告诉所有同行,你们现在卷的什么800V、超快充,可能在新技术面前,都只是过渡方案。

这就叫技术军备竞赛,比的不是谁现在跑得快,而是谁能直接开辟新赛道,让别人无路可跑。

技术上要掀桌子,智能化上更是要卷成麻花。

你看零跑,发布个新车D19,直接塞了两颗高通骁龙8797芯片,算力干到1280TOPS。方程豹那边,豹8直接拉着华为ADS,说要改写高端SUV市场格局。坦克400也上了激光雷达,要搞城市NOA。

别闹了,这哪是车圈盛世,这分明是科技大逃杀-有驾

大家发现没有,现在的车,越来越像手机了。

卷芯片、卷算力、卷屏幕、卷软件。以前我们聊车,聊的是发动机、变速箱、底盘。现在我们聊车,聊的是几颗激光雷达、算力多少T、能不能自己从地库开到公司。

这种“快种快收”的模式,让车企陷入了一种癫狂的状态。新功能恨不得今天发布,明天就OTA给你。

但这背后是什么?是风险。

是把不成熟的技术和功能,甩给了第一批“勇敢”的用户。

所以,你看,监管这只手马上就伸过来了。

工信部说,要强化对“组合驾驶辅助系统”的生产一致性监督,规范OTA升级。市场监管总局说,要加快修订《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重点搞那些“驾驶员易误操作、系统预警不及时、软件升级不规范”的问题。

别闹了,这哪是车圈盛世,这分明是科技大逃杀-有驾

翻译翻译,什么叫惊喜?

监管来了。OTA不能乱搞。辅助驾驶出了事要负责。

别闹了,这哪是车圈盛世,这分明是科技大逃杀-有驾
别闹了,这哪是车圈盛世,这分明是科技大逃杀-有驾

这话什么意思?

别闹了,这哪是车圈盛世,这分明是科技大逃杀-有驾

意思就是,别光顾着吹牛逼,先把屁股擦干净。你喂到嘴里的功能,最好是熟的,不然用户吃坏了肚子,连你带锅都得端走。

这就是典型的利益相关方博弈。车企想激进,抢市场;用户想要新奇体验,又怕当小白鼠;监管就得当那个裁判兼家长,一手拿着红牌,一手拿着药箱,随时准备把玩脱了的选手抬下场。

别闹了,这哪是车圈盛世,这分明是科技大逃杀-有驾

战场上除了真刀真枪的干,还有舆论场的口水战。

这周微博把好几个汽车博主给禁言了,理由是“恶意抹黑诋毁企业”。

这说明什么?说明打急眼了。

当产品本身的差异化越来越难做,当所有人都挤在同一个价格带里肉搏的时候,搞臭对手就成了一个性价比极高的选择。今天你说我刹车失灵,明天我就说你数据造假。黑公关、水军满天飞,搞得整个舆论场乌烟瘴气。

现在平台出手了,就像是给这场拳击比赛的选手都带上了更厚的拳套,你可以打,但不能插眼、不能掏裆。商战比的不是谁拳头硬,是谁更会抓节奏,在对手喘气的时候给他一记闷拳,而不是靠下三滥的手段。

在这一片喧嚣和混乱里,新兵老将们都在疯狂出牌。

广汽传祺M8,25万的MPV给你配激光雷达。魏牌高山7,同样是MPV,给你搞个5.6米转弯半径,专治各种地库疑难杂症。东风奕派,纳米01直接干到5万多起,eπ008五座版把价格也打下来,主打一个“我用性价比淹死你”。

这些车,你说它们有什么革命性的创新吗?好像也没有。但它们就像一群打了兴奋剂的工蚁,疯狂地堆料、降价,用极致的内卷去蚕食每一个细分市场。

这就是典型的“瞎积薄发”,先不管三七二十一,把所有能给的配置都给你,用诚意(或者说用成本)砸晕你。

有新人笑,自然就有旧人哭。

你看本田,9月份销量才5万多台,同比下滑得有点难看。日产急了,搞个40周年庆,又是推插混,又是上鸿蒙座舱,连压箱底的性能车Z NISMO都拿出来了,一副“再不努力就真晚了”的架势。

在新能源的火山口上,这些曾经的燃油车巨头,就像穿着厚棉袄参加游泳比赛,不是说你实力不行,是你压根就没换对装备。等你反应过来要换泳裤的时候,别人已经游到终点了。

所以,朋友们,我们现在看到的车市,根本不是什么消费升级的盛宴,而是一场关于生存的血腥斗争。

每一项不明觉厉的新技术,背后都是无数工程师的头发和某个对手的噩梦。

每一场光鲜亮丽的发布会,台下都可能躺着几个被卷死的同行。

每一次让你惊呼“卧槽真便宜”的定价,都是在用一家企业的利润,甚至生存空间,来换取你的订单。

别闹了,这哪是车圈盛世,这分明是科技大逃杀-有驾

对我们消费者来说,这当然是好事。我们可以用更少的钱,买到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但对于整个产业而言,这种极致的内卷,就像一场高烧。它能杀死病毒,也能烧坏脑子。它催生了伟大的产品,也制造了大量的资源浪费和潜在风险。

别闹了,这哪是车圈盛世,这分明是科技大逃杀-有驾

我们正站在一个前所未有的汽车变革时代,它不是优雅的交响乐,而是一场充满了死亡重金属和土味摇滚的野蛮派对。

而我们,就是那些在舞池中央,被震耳欲聋的音乐和闪瞎眼的灯光搞得晕头转向,但又忍不住跟着摇摆的狂欢者。

至于谁能活到最后,天知道。

本文内容旨在弘扬真善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请通过正规途径联系我们。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