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路虎揽胜极光L在9月份仅售出333辆的消息传出时,不少车迷开始议论纷纷:这款曾经以时尚设计和越野能力著称的豪华SUV,为何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失声? 2025年10月14日,奇瑞捷豹路虎正式发布了2026款揽胜极光L,售价42.98万元起,与老款保持一致,但新增了全系防侧翻系统等安全配置。
价格公布后,社交媒体上立刻出现了两极分化的评论。 一部分消费者认为,极光L在豪华品牌中型SUV中定价偏高,尤其是对比凯迪拉克XT5或沃尔沃XC60的入门价格;另一部分人则坚持路虎的品牌溢价合理,毕竟它保留了经典的英伦血统和全地形能力。 这场争论背后,折射出燃油车市场在新能源浪潮下的微妙处境。
2026款极光L的外观调整主要集中在车身颜色上。 富士白、圣托里尼黑等五种新漆面替代了原有的首尔珍珠银和夏朗德灰,这些颜色均可免费选装。 设计语言依旧延续了揽胜家族的“创世金线”风格,悬浮式车顶和隐藏式门把手辨识度极高。 但有趣的是,网友晒出对比图显示,2026款与2024款的造型几乎毫无变化,这引发了一波关于“年度改款是否诚意不足”的讨论。
内饰方面,低配SE版提供了檀木黑、薄云色等双色搭配,而高配HSE版则标配石榴红/檀木黑组合,并增加了温莎真皮扩展套件。 12.3英寸液晶仪表和11.4英寸中控屏搭载了最新的InControl OS 2.0系统,响应速度提升明显。 不过,有车主在论坛吐槽:同级竞品如林肯航海家已开始普及更大尺寸的屏幕,极光L的科技感是否已落后半拍?
配置清单显示,SE版和HSE版的价差为4.6万元,但后者多出了360度全景影像、座椅通风、15扬声器音响等十余项功能。 这一差距让不少潜在买家纠结:是选择基础版后期加装,还是直接一步到位? 社交媒体上,一名刚提车的用户分享体验称,HSE版的自动泊车功能在狭窄车位中表现惊艳,但SE版的性价比更适合日常通勤。
安全升级是2026款的核心亮点。 全系标配的动态稳定控制和侧倾稳定控制系统,旨在降低SUV高重心带来的侧翻风险。 这一改动被业内视为对IIHS等安全评测机构的积极回应。 然而,有业内人士指出,同级的沃尔沃XC60早已将类似功能作为标配,路虎此举虽值得肯定,但并未形成独特优势。
动力系统延续了2.0T发动机+48V轻混的组合,最大功率183千瓦,匹配9AT变速箱和四驱系统。 实测数据显示,百公里加速约7.5秒,油耗表现与老款持平。 在电动车当道的今天,这套动力总成引发了争议:一方面,粉丝称赞其平顺性和越野适应性;另一方面,批评者质疑路虎为何不加速混动化,毕竟比亚迪唐DM-p等国产车已实现更低的能耗。
越野性能依旧是极光L的招牌。 Terrain Response®第二代全地形系统支持雪地、沙地等多种模式,涉水感应功能在HSE版上得以保留。 但有趣的是,有越野爱好者发布视频对比指出,极光L的离地间隙和通过角不如自家发现运动版,这让人疑惑其“轻度越野”的定位是否模糊。
市场竞争分析显示,极光L的对手不仅包括凯迪拉克XT5、林肯航海家等燃油车,还面临特斯拉Model Y、理想L7等新能源产品的挤压。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5年1-9月,豪华中型SUV细分市场中,新能源车型份额已突破40%。 极光L连续数月的销量下滑,或许正是这一趋势的缩影。
价格策略也成为热议焦点。 42.98万元的起售价与宝马X3、奥迪Q5L接近,但后两者终端优惠后实际价格更低。 有经销商透露,2026款极光L上市后,2024款库存车已开始大幅降价清仓,这进一步动摇了消费者对新车保值率的信心。
内饰材质的选择也引发讨论。 HSE版专属的温莎真皮被部分用户诟病为“过度豪华”,认为与其城市SUV的定位不符;而SE版的织物混搭材质反而更受年轻群体欢迎。 这种分歧反映出消费者对豪华定义的多元化演变。
科技配置方面,极光L的InControl OS 2.0系统虽支持微信、网易云等应用,但对比蔚来ES6的NOMI语音交互或小鹏G9的Xmart OS,其智能化程度仍被评为主流偏下。 一名数码博主在评测中直言:车机系统的流畅度提升值得肯定,但生态扩展性已被国产新势力甩开身位。
空间表现是极光L的加分项。 2841mm的轴距比标准版极光加长160mm,后排腿部空间明显优化。 然而,有家庭用户实测后指出,后排座椅加热功能仅限HSE版标配,而竞品林肯航海家已将此功能下放至入门款,这让人质疑路虎的配置分配逻辑。
品牌影响力是另一个争议点。 路虎的贵族形象在老一辈消费者中根深蒂固,但Z世代更青睐特斯拉的极简风或理想的家庭属性。 社交媒体上,一场关于“路虎是否正在失去年轻市场”的投票显示,参与人群中18-30岁用户仅占27%。
售后服务也成为讨论话题。 一名车主在论坛分享经历:极光L的保养成本比同价位的沃尔沃XC60高出约15%,且部分零部件等待周期较长。 这一反馈引发了对豪华品牌“后期体验”价值的重新审视。
动力系统的争议持续发酵。 虽然2.0T+48V轻混的组合在平顺性上表现稳定,但对比比亚迪唐DM-p的4.3秒破百成绩,极光L的性能数据显得中庸。 有车评人调侃:当对手都在比拼零百加速时,路虎似乎还在坚持“从容不迫”的英式哲学。
越野配置的实际应用场景也受到质疑。 尽管全地形反馈系统技术成熟,但大数据显示,95%的极光L车主从未驶离铺装路面。 这种情况下,高配版的涉水感应等功能被讽刺为“伪需求”。
颜色选择的调整同样引发两极反应。 新增的贝尔维亚绿和瓦雷泽蓝被时尚博主追捧为“高级感配色”,但保守派用户则怀念被取消的夏朗德灰,认为新配色过于跳跃。
市场终端的动态进一步加剧讨论。 有经销商透露,2026款极光L上市首周订单量不足百台,而同期理想L7的单日订单破千。 这一对比让业内开始反思:传统豪华品牌的光环是否正在消退?
消费者调研数据显示,潜在买家最纠结的问题集中在“燃油车未来价值”上。 一名准车主在访谈中坦言:担心现在购买极光L后,三年内会被电动车的技术迭代淘汰。 这种焦虑在30-40岁人群中尤为普遍。
社交媒体上的实车评测视频则呈现另一种视角。 一名越野博主在轻度off-road路段测试后称赞极光L的电子限滑效率,但同时指出其接近角小于路虎卫士,限制了极端路况的通过性。
配置差异的讨论持续升温。 SE版缺少的并线辅助和全景影像被年轻用户列为“刚需”,而HSE版的方向盘记忆功能则被中年群体视为亮点。 这种需求分层反映出市场细分趋势的深化。
价格敏感度分析显示,当极光L的终端优惠达到5万元时,订单转化率会显著提升。 但这也引发疑问:是否说明官方定价存在水分?
内饰配色选择权的问题被推上风口浪尖。 SE版提供三种免费双色搭配,而HSE版仅限一种,有用户抱怨此举限制了个性化表达。
动力参数的对比成为技术论坛的热点。 尽管183千瓦的输出功率处于同级中等水平,但网友实测发现,极光L的初段调校偏柔和,与宝马X3的激进风格形成鲜明对比。
安全配置的升级虽获好评,但碰撞测试爱好者指出,极光L至今未参与中保研的正面25%偏置碰撞测试,这为其安全口碑留下悬念。
市场策略的批评声渐起。 有分析师指出,路虎在极光L上坚持“配置分级”的传统模式,而新势力品牌已普遍采用“标配即高配”的策略,这种反差是否会导致客户流失?
实车体验的细节也被放大。 一名车主在长测中发现,极光L的隔音效果优于沃尔沃XC60,但车机系统在低温环境下偶发卡顿,这类反馈在车主社群中引发共鸣。
最终,所有讨论都回归到一个核心问题:在电动化转型的十字路口,一款坚持燃油动力、定价40万以上的豪华SUV,究竟还能吸引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