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朋友都有过这种感觉,在马路上走着,突然听到一阵特别尖锐、绵密,跟咱们平时听到的摩托车“突突突”完全不一样的声音,那声音又高又亢奋,有点像赛车冲过来一样。
等你好奇地回头看,却发现只是一辆体型不算特别大的摩托车从身边一闪而过,留下一串让人心跳都快几拍的声浪。
很多人可能都会纳闷,这小车怎么能发出这么不一般的动静?
其实,你很可能遇上了一种现在已经非常少见的“神兽”——来自上个世纪的日系250排量四缸街车。
咱们得把时间往回倒个三十多年,回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日本。
那个时候的日本经济特别好,手里有钱,整个社会都憋着一股劲,要在各个领域都做到世界第一。
这种劲头反映在摩托车制造上,就变成了一场近乎疯狂的技术竞赛。
当时日本的摩托车驾照分级很细,250cc是个很重要的门槛,很多年轻人拿的都是这个级别的驾照。
为了争夺这批用户,也为了向全世界炫耀自家的技术有多牛,各大摩托车厂想出了一个在今天看来有点不可思议的办法:在250cc这么小的排量里,硬生生地塞进去四个汽缸。
要知道,咱们现在马路上跑的大部分汽车也就是四个缸,把四个缸做进一个只有普通摩托车大小的发动机里,还要让它转速高得吓人,这在技术上、成本上都是非常奢侈的事情。
但那时候的厂家不计成本,只为荣誉,于是,一批搭载着四缸发动机的250cc小怪兽就这么诞生了,它们每一台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和脾气。
咱们先说说川崎这个牌子,在车迷圈里,川崎素有“疯子”的称号,因为它造的车总是那么极致。
1991年,川崎推出了一款叫Balius的250街车,国内车友根据它的发音和特性,给它起了个外号叫“马神”,也有人叫它“猪叫”。
这台车的核心,就是一颗从赛车ZXR250上移植过来的发动机。
川崎的工程师几乎是原封不动地保留了它赛车般的高转速特性。
它的最大马力有45匹,这个数字现在看好像也还好,但关键是,这45匹马力要到每分钟15000转的时候才能完全发挥出来。
最夸张的是,它的发动机转速最高可以拉到19000转!
这是什么概念?
我们平时开的家用车,转速表到七八千转就已经到头了,而这台小小的摩托车,转速能达到普通汽车的两倍还多。
骑上它,只要你敢拧油门,转速指针就会疯狂地向上甩,发动机的声音会从低沉的嗡嗡声,迅速变成尖锐的呼啸,最后变成撕裂空气一样的咆哮,那种感觉是现在任何同排量的单缸或双缸摩托车都给不了的。
再加上它车身很轻,干重才141公斤,所以操控起来特别灵活,加速非常快,是那个年代最纯粹的性能小钢炮。
再来看看本田,本田向来给人的印象是技术好、做工精细,像个“理工男”。
在250四缸这个领域,它也派出了两位风格不同的选手。
首先是1991年推出的Jade,翻译过来是“翡翠”的意思。
它的发动机也是来自于当时非常出名的跑车CBR250RR,但调校上更温和一些,更适合在城市街道骑行。
它的性格就像它的名字,温润如玉,动力输出很平顺,不会像川崎“马神”那样暴躁。
但你别小看它,它发动机里用了一种叫“凸轮齿轮传动”的技术,这种结构非常精密,成本也很高,运转起来会有一种独特的“咻咻”声,像精密机械在歌唱,一听就知道是本田的手笔。
几年后的1996年,本田又推出了Hornet 250,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小黄蜂”。
它就像是“翡翠”的一个更时尚、更强壮的弟弟。
发动机还是那个底子,但外形设计在当时非常抢眼。
最让人过目不忘的,就是它那个宽得有些夸张的后轮胎,尺寸达到了180毫米宽。
要知道,这在当时是600cc甚至1000cc的大排量跑车才会用的配置,安在一台250的小车上,从后面看过去,视觉冲击力特别强,显得非常敦实、有力量感。
它既有本田的精致,又多了一分野性,成了很多人心目中的经典车型。
铃木这边也派出了两位性格完全不同的高手。
一位是Bandit 250,我们叫它“盗匪”。
这款车在国内的保有量很大,很受欢迎。
特别是后期带字母V的版本,用上了铃木的VC可变气门技术。
说白了,这技术就像给发动机装了两种模式,在低转速的时候,它能保证足够的力气,让车子在市区里起步、穿梭很轻松;等你到了开阔路面,把转速拉高,它又能切换到高性能模式,让你体验四缸发动机带来的快感。
它不像川崎那么极端,也不像本田那么斯文,它是一种恰到好处的平衡,能陪你疯,也能踏踏实实地陪你上下班。
另一位则是GSX250S Katana,人称“小刀”。
这台车就完全是另一个路子了。
它诞生的目的,就是为了向铃木历史上非常传奇的一款叫“大刀”的跑车致敬。
它的外形设计非常特别,在当时一片追求流线型的车里,它反其道而行之,用上了方方正正的大灯和刀锋一样硬朗的线条,看起来充满了复古的科幻感,就算放到今天,也是一件特立独行的艺术品。
为了看起来更像风冷发动机的老车,工程师还特意给它的水冷发动机设计了很大很密的散热片。
骑着它上街,可能不是为了追求最快的速度,而是在展示一种独特的审美和态度。
最后要说的是雅马哈的Zeal。
雅马哈给它起的名字很有诗意,叫“跃动的海豚”。
这个名字很形象地描述了这台车的特点。
它的整车线条非常圆润流畅,充满动感。
发动机同样来自跑车,但调校得非常友好,特别注重中低转速的动力表现,可以说是这几台车里最亲民、最容易上手的一款。
它的轴距特别短,重心也低,这让它在拐弯的时候特别灵活,就像海豚在水里一样自如。
它还有一个很特别的设计,就是排气管是两根都放在了右边,造型很别致。
如果说川崎“马神”是个狂野的战士,那雅马哈Zeal就像一位优雅的舞者,骑起来轻松愉快。
回过头来看这些三十多年前的老车,我们不得不佩服那个时代日本摩托车工业的创造力和不计成本的投入精神。
它们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现在因为成本太高、排放法规越来越严,已经很少有厂家再愿意生产这种复杂的小排量四缸车了。
然而,这种追求极致工程技术的精神并没有消失。
让人欣喜的是,如今我们中国的摩托车工业正在飞速发展。
过去我们可能更多的是模仿和学习,但现在,像春风、钱江、凯越这些国产品牌,已经开始走上了自主研发的道路,并且取得了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特别是凯越推出的450RR,就是一款真正意义上的四缸仿赛摩托车,它的出现,可以说是在新的时代下,接过了当年那些日系四缸小钢炮的精神火炬。
这表明我们中国的摩托车企业,已经有能力和底气去挑战这种高精度的复杂机械,去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高性能产品。
致敬经典,是为了更好地开创未来。
看着这些凝聚了国人智慧和汗水的新车,我们有理由相信,属于中国摩托车的黄金时代,正在到来。
全部评论 (0)